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刘玉新
我把一本年历递到父亲手中的时候,父亲脸上的皱纹,瞬间抚得平平的。我知道父亲于年历的那份情结,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
今年给父亲的年历,不是买的,是我退休的学校春节慰问时送来的一本年历。大开本,红色,封面上写着“2024盛世龙年”的主题词,在它的上方,还有一行小字:“教育政策宣传学习资料”。我粗略地翻看了一下,整体设计得像一本笔记本,每一个月分设两页,一面是日历,另一面是记事栏,剩下的页码,附录着相关教育政策。《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此外,还有各种教育资助政策。
父亲拿着年历,立马就沉浸在翻阅中。他当了二十多年的村支书,对各类政策性文字,似乎天生有着一种敏感。父亲笑着对母亲说,现在的年历,适合老年人看,字大,行宽,除了公历和农历的对照外,干支纪年和节气节日标注得准确详尽。
父亲在我们家里,是推算干支的高手。他们那一代人对于天干地支,背得滚瓜烂熟,而且可以根据前后的干支日期推算出月日时,推算出家里人的生肖属相,也可以根据干支纪年法,推算出农时耕种的时间。
小时候,在村里看见一班老人,掐着手指头,口中念念有词,算年龄,算属相,我就觉得有些神叨叨的。而当我弄明白了干支纪年法后,我才知道,干支纪年原来竟是那么博大精深,太阴历是可以和西方的太阳历媲美的历法。
父亲喜欢在年历上写下备忘录,这么多年,经他手写下的年历本本,码起来有了一大摞,他都视为珍宝,把它一本一本整整齐齐地存放在一口红漆木箱里。要是哪年有件什么事,想不起来或是记忆不准确,父亲就会打开存放年历的箱子,按顺序找到当年的那本年历,翻看当时的记录。
我们从小就知道,那是父亲记录岁月的“活档案”,比我们今天在手机记事本上记录备忘鲜活多了。记得父亲的年历,封面从最早的“工农兵”群像到后来的寿星福娃,再到钢厂的铁炉十里的稻香,直到如今千姿百态的各地风景,一段岁月一段记录,一年有一年的不同,一年有一年的美好。
父亲常常就把家里收获的农特产品,甚至打来的山货,简而言之地记录在年历上,比如某日摘春茶12斤,某天打五贝子3斤,某周又挖鱼腥草58斤,有时,也把花生、绿豆、小麦的斤两记录下来。只有大宗的玉米、红苕、洋芋,他是一定记录在封底上的,大概在父亲心里,那是一年的总结,画一个句号,必须是在最后一页。
我们有时也偷摸着看父亲的记录,那真是一个大杂烩,钢笔、铅笔、圆珠笔,颜色红红绿绿,字也大小不等,有些地方,甚至修改过多次,一页页的简直就是一幅抽象派的画,看得我们禁不住掩嘴而笑。
今天,父亲接过年历后,看了又看,有些爱不释手。我看到他拿起笔,在今天的日期栏里,郑重地题写了几个字:儿子赠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