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碳排放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牛鼻子。要以降碳为总抓手,实现产业结构深度调整、重点行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应用。
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对于传统行业,要持续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以产业优化带动产业绿色化。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通过规模化发展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覆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产业,电力行业应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逐步将非化石能源发电转变为电力系统发电主体;交通运输行业应着力构建完善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运输工具的动力来源清洁化,提升新建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建筑行业应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节水降碳改造,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对于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应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资助力度,鼓励其参与相关国家科技计划。对于绿色低碳相关领域的重点项目,应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与运营。
研发和应用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先进装备。全面绿色转型高度依赖科技创新,需要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应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夯实绿色转型智力基础,以政策制度保障颠覆性技术创新所需的创新平台、耐心资本等,为科研创造条件。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明确构建技术驱动型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开展创新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推广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为先进适用技术提供可复制的商业化路径。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策划制作 张莹
编辑 王瑶 徐吉欧 秦文竞
二审 杨春凌 韦一茜 王塬钧
三审 陈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5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