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为何几乎没有人反对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16: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建立宋代,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经典的时刻,也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一大事件。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受幼主之命北上抵御北汉、契丹的联军,但行至陈桥时,将士们纷纷拥立他为皇帝,将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为何几乎没有人反对他

被"强行"拥戴为帝的他随即班师回京,靠着和京城守将的熟识,他直接进入了皇宫,颠覆了后周。

或许是从起事到进入京城登上皇位的过程过于简单,很多人都把赵匡胤称作上位难度最低的开国君主,认为他发动兵变没有遭到任何的妨碍。那么,后周在倾覆之际真的没有人站出来,没人愿意保卫后周的江山社稷吗?

事实上,当时的情况可能比人们普遍认为的更复杂,而赵匡胤的称帝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只能说,支持赵匡胤者比不支持者占据了更大的优势。那么,为何面对后周的灭亡,几乎没人维护呢?

显德七年(960),被部下们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率领兵马返回后周首都开封,而当时的守将石守信、王审琦都和赵匡胤关系很好,他们乐于见到好友当皇帝,于是积极响应。只不过,赵匡胤也并非人人喜爱,像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就坚决要捍卫后周,仓促间连忙组织禁军抵抗。不过,他很快被"王彦升">王彦升所杀,没能形成太大阻力。

赵匡胤在开封建立新政权后,原本后周的两员大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李重进坚决反对,他们联手起兵,准备光复后周。只不过,当时的赵匡胤已经接管了后周绝大部分的兵力,李筠、"李重进">李重进则势单力孤,因此他们二人很快就被平定,双双兵败身死。

有了这几人当反例,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赵匡胤并不是没有遇到妨碍,只不过支持他的人更多而已,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为何后周灭亡,却没什么人拯救。

其一、赵匡胤称帝得到了许多后周大臣的支持,想反对的人见大势所趋,因而不敢发声。世宗柴荣在位时,赵匡胤因为作战勇猛、踏实可靠而得到了重用,官居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在朝野内外有着很好的声誉,再加上他为人豪爽真诚,许多大臣都与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就像上文所说,当赵匡胤率军回到开封,守卫城墙的守将都是他的好朋友,这就为他的自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得知赵匡胤要登基,平时朝中和他关系好的人当然十分高兴,自己的好兄弟当了皇帝,肯定不会亏待自己;平时和赵匡胤没什么交集的人,看支持他者那么多,又想到不管谁当天子,对自己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还不如现在支持,混一个拥立之功,也好提高一点待遇;至于反对赵匡胤者,此时见大部分人都支持,赵又手握兵权,因此大部分也了解无力回天,只好接受现实,放弃抵抗。

其二、后周建立时间不长,很多大臣深知乱世强者为王的法则,对政权的更迭习以为常,对后周没什么归属感。我们提起李筠曾发兵讨伐赵匡胤,但那是因为他十分崇拜后周建立者郭威,家中还放着其画像,为了报恩,他才付出性命。

实际上,后周不过存在了十年时间,这样的短命和当时的乱世环境导致人们其实早已麻木,不愿为了一个自己为了糊口而效力的政权赴汤蹈火。

其三、当时后周主少国疑,外有强敌窥伺,人们需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领导者。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留下了年仅七岁的幼子柴宗训当皇帝,当时许多人认为小皇帝难以统治身处乱世的国家,自己的努力小皇帝也看不到,因此心里不愿为其效命。就在这时,赵匡胤站了出来,他军旅出身、领导力强、名声远播、令人尊敬,将二者进行对比,许多人都选择了站在赵匡胤这边,支持他当皇帝。

第四、赵匡胤尊重幼主和太后,入城后秋毫无犯,软化了反对派的态度。早在黄袍加身时,赵匡胤便昭告全军道:"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

受这条命令的限制,入城后的士兵基本做到了不惊扰百姓官员,对待幼主和太后,赵匡胤始终非常尊敬,一些反对派因此没有那么强烈地排斥他,最终选择了接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桥兵变:赵匡胤的传奇黄袍加身之路
提起赵匡胤,你可能立马就会想到其“杯酒释兵权”的壮举。但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其人格魅力岂止这一点?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便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了。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
2024-03-07 12:07:00
赵匡胤黄袍加身:一场精心策划的兵变
公元960年正月,在赵匡胤的操纵下,本来准备北征的后周军队,发动了兵变,然后赵匡胤假装醉酒,被拥立者黄袍加身,被迫成为了皇帝。其实黄袍加身,都是赵匡胤自己安排好的一出戏。公元95
2023-12-02 09:06:00
五代时期有三人“黄袍加身”,谁名气最大?
...位明君。最后说说名气最大、“黄袍加身”吃相最难看的赵匡胤(927—976)赵匡胤(960—976年在位),原是郭威的部下,郭威死后,养子周世宗柴荣继位,非常器重赵匡胤,封其为
2023-07-11 10:05:00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真的是圣君吗
...太祖本纪》,发生于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郭荣去世,赵匡胤掌权以后,相关人物为赵匡胤。原文如下: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
2024-03-27 17:12:00
说起赵匡胤,我们都知道,他是发动“陈桥兵变”,从而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的,夺取了后周柴荣的江山。但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他是怎么对待年轻貌美的后周太后的呢?说
2024-06-19 20:58:00
赵匡胤黄袍加身,五代乱世的转折与宋朝的崛起
后周显德七年(960常继位年),后周殿前督检点赵匡胤在赵普以及其他将领的撺掇下,黄袍加身,成功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而后的几年里,赵匡胤在柴荣的基础上带领大军南征北战,基本
2023-09-29 15:20:00
权力与智慧: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幕后故事与影响
...刚过完,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柴荣昔日的好战友禁军统领赵匡胤做了皇帝,柴荣死后不是应该太子继位吗?赵匡胤又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原来呀,在公元960年,也就是显德六年正月初一的黄昏,
2024-05-06 12:14:00
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创宋朝之后,柴荣的子孙过的怎么样
...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兵变,悄然发生。当时作为统军将领的赵匡胤,名义上被手下将领挟持,将皇袍披在赵匡胤身上,要求当时的皇帝周恭帝禅位给赵匡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
2024-03-07 21:01:00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怎么回事?
...帝解除权臣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的事件,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平定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外甥李重进叛乱之后,赵匡胤意识到要彻底解决地方叛乱问题,在听取赵普的削藩意见后实施的。赵匡胤的
2023-08-25 2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