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媒体转型不是生产精致的视频垃圾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02 19:37:00 来源:缘之心

摘要:所谓“全员视频转型”,已成为一种内耗、内卷、内伤的媒体形象工程。转型,是用技术给内容生产减负,让精品出位,让新闻上位,让垃圾走开。用户对媒体的不满,没有一条是嫌媒体“不够视频化”,也没有一条怪媒体技术不先进、融媒不炫酷,焦点都集中在缺乏真正的新闻内容和优质产品。电视换一圈频道没有一个可以看,一叠报纸翻一两分钟就“看”完了,缺乏真正的可视、可思!

吐槽青年出品

对于时下流行的视频化、可视化和媒体长图融创产品,我在友圈写了一段话,引起不少同行的共鸣,贴出来供讨论:

你真喜欢那种又臭又长的全是漫画、截图、表情包式的阅读吗?我是很不喜欢的,明明可以用文字写清楚、说清楚的,为什么非要用又臭又长的漫画和截图。评论也是这样,如果可以用文字表达,尽可能用文字表达,不要用短视频,所谓“可视化”只会损耗效率。就像我特别反感微信交流时,突然甩过来几大段语音。文字是新闻与评论最清晰、有效、直接的方式,“图频”不是特别精彩,不是现场突发,不具有“文字不可还原性”,对方文化水平不是特别低,就不要用图频和视觉呈现。媒体融合和转型,是“优质内容”与用户的连接,不是折腾自己玩那些不擅长的东西,既生产图频垃圾,也浪费用户时间。

之所以写这段,是因为对那些没有新闻信息含量、既费眼睛又费流量的视觉图频垃圾忍够了。你不直接拒绝,他真以为所谓媒体融合就是把传统能用文字表达的都转化成视觉,真把那些又臭又长的漫画截图当转型成果了,真以为读者爱看那种“一张图”了。一到节气转换,朋友圈一水儿全是那种节气海报。如果没有模板生成,做这玩艺儿还挺辛苦的,但,说实话,真没人看啊!何苦用这样的“一张图”去拼存在感呢。

做评论的朋友老徐发了个朋友圈,观点我也很认同,他说:当下短视频挺火,昔日文笔犀利的朋友里,有的也开始玩起视频了。中国文字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是无与伦比的。所以我一直以为,能写字的,还是不要去录音频。能录音频的,就不要去录视频。好多熟悉的大伽,他们的视频好尴尬,不忍直视。

确实如此,文字多好啊,与新闻和评论所需要的“简单、清楚、直接抵达”是最贴合的。柯勒律治说,诗歌是“最好的字按照最好的次序排列而成”。那么,新闻和评论应该是,最少的字按最恰当的次序排列而成。按西方哲学传统,语言就是逻各斯,也即理性。从受众角度看,文字默读的孤独性和理性思考,有助于读者和受众建构“理性而自主的自我”。从表达角度看,印刷文字的沉浸性和线性逻辑,有助于清晰、合逻辑和有效率的表达。想不清楚的,肯定写不清楚;;写不清楚的,肯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的,别人也看不清楚。写是固体,说是液体,想是气体,写文字,还是最靠谱的。

当然,视频和图像表达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从清晰有效性来看,文字表达应该有优先性,新闻类文体应克制视频和融合的使用。从表达和接受来看,视频表达应该最小限度地使用,我前面提到了“文字不可还原性”,这一点很重要,当文字不适合表达、不可表达、无法呈现那种视觉微妙性时,那时是最适合视频、图像和漫画表达的。突发事件在现场拍下的视频,让人震惊的瞬间,关键当事人的在场表达,等等,这些都是文字不可还原的,或者说,文字无法体现那种韵味(本雅明语),那就用短视频。但现在短视频和“一张图”真用滥了,视觉也被无节制地使用,对读者的理解构成极大的负担。海报、漫画、一张图、视频、语音,不仅没有增加表达和传播的简单性、清晰性、透明性,反而构成巨大的阅读障碍,在媒体与受众间横起一堵墙。

视频、长图和全媒体形式,应该是产品与受众之间的一座桥,有利于增加理解,有利于观点和信息的透明。而不是相反,成为面目可憎的阅读障碍。文字是帮受众节省时间和理解力,如果看文字就能了解,谁愿意去看视频?

文字没有声音,却震耳欲聋。文字表达在传播中应有优先性和基础性,先把文字理顺弄通了,再追求其他媒介形式的表达和表现,文字功夫是基本功。所以我讲新闻评论,一般着重讲文字评论和表达,这是起点和高点。文字评论写作应是评论从业的开始,即使以后往电视台主播、网络主播、短视频评论方向走,也得先从文字评论做起,第一份工作最好先去纸媒。如果没有文字评论的充分训练,直接做视频评论,马步不稳,很难脱颖而出。印刷文字对思想、逻辑、文字的要求是最高的,能驾驭文字,转型就比较从容。

当下媒体转型遇到的最大问题在哪里啊?是文字没人看吗?是读者嫌弃文字不愿看文字吗?当然不是,是不愿意看“垃圾文字”而已。不反思垃圾文字,不反思文章“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这个与受众失联的大问题,而用一堆垃圾视频、漫画、截图、长图取代垃圾文字,以为视频能点石成金,这是转型和融合的误区。我们应该有“精品内容”恐慌,而不是技术恐慌、形式恐慌、视频恐慌。应该用精品文字取代垃圾文字,有独家新闻,有优质特稿,有独到观点的评论,读者自然买账。没有优质文字内容这个基本面,搞一堆乱七八糟又臭又长的东西,只会生产新式垃圾。文字是媒体表达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读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别转型转晕了头,在短视频上折腾自己折腾读者。

前几天一家媒体宣布转型的“大动作”,但评论区却一边倒的“微词”,我选了评论区几条高赞评论,供参考:1,电视不关心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也不关心电视。2,讲真话,讲人话,讲实话,这才是媒体的生命力所在。讲假话,讲鬼话,讲套话,讲空话,讲屁话,这样的媒体自然被观众抛弃。3,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内容,这是今天电视台和报纸走向没落的真实原因,自媒体受欢迎,是因为大量信息中还有一些有价值的在里面。4,任何不与生活贴近的媒体都没有生命力的,而不在于用了什么载体和技术。5,曾经电视台走出来的人眼睛都往上看,哪里想到……时代抛弃你,再见都来不及说!6,不告别搞钱第一,不彻底回到观众第一,不紧跟科技潮流,你们必败无疑!7,作为官媒没能利用手中的资源做深度采访报道,要么直接用通稿,要么采编一些不痛不痒的新闻,这样的节目怎么能吸引到观众和听众呢?

这些,没有一条是嫌媒体“不够视频化”,也没有一条怪媒体技术不先进、融媒不炫酷,焦点都集中在缺乏真正的新闻内容和优质产品。电视换一圈频道没有一个可以看,一叠报纸翻一两分钟就“看”完了,缺乏真正的可视、可思!

转型需要化繁为简,而不是化简为繁。把明明文字可写清楚的去熬夜视频化,明明把一个标题可以说清楚的拉拉杂杂搞成长图长文,明明300字可说清的水成无数表情包拼成的融媒垃圾,这是乱折腾,所谓“全员视频转型”,已成为一种内耗、内卷、内伤的媒体形象工程。转型,是用技术给内容生产减负,让精品出位,让新闻上位,让垃圾走开,而不是困在技术系统中给新闻生产者增负,熬夜头秃伤身生产那些费钱费力又没人看的产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传西安高陵区竟有“病毒基地”?谣言!还原网络博主造谣套路
...实地核实。据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是一家生活垃圾发电企业,每天要处理西安市近五分之一的生活垃圾,被用于焚烧发电,而焚烧的所有过程都会被实时监测,相关的数据也会与各级监管
2024-04-29 11:29:00
“趣”学垃圾分类 争做环保卫士
...服务队,举办主题为“争当环保卫士,共护美好生活”的垃圾分类环保宣传活动。16日上午,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白庙街道长源热电社区携手蓝天社工、社区环保志愿服务队,举办主题为“争当环
2024-04-19 14:24:00
椰视频 | 海南学生纷纷跟着小AI读“萌新闻”
...信息背诵下来;有的孩子被《科学家发现海底有1100万吨垃圾》的新闻吸引;有的孩子则认真看着“南国学堂·萌新闻”的开栏语,想进一步了解该栏目。海口市琼山五小五(6)班学生齐声朗
2024-04-09 19:35:00
2023内容科技应用典型案例:“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发布
...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打造了“央视听媒体大模型”(以下简称“央视听大模型”),以海量视听数据和深度专业知识为驱动,利用原创先进算法和超大规模算力进行训练,赋能视
2024-04-08 17:07:00
“好看”的新闻一刷就来(网上中国)
...新闻视听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积极开展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专家认为,随着媒体融合取得长足进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将得到进一步提
2023-01-30 05:35:00
融媒体正面报道的媒介形态研究
...受众媒介技术素养的差异,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融媒体本身就具有多元的媒介形态,这些差异性造成了“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受众在面对多元而复杂的信息时,
2024-12-10 15:40:00
关注美丽乡村建设,请您参与
...不足,一同探讨解决方法,并将分享先进经验。现如今,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污治理、农村清洁取暖改造、违建整治、“四好农村路”建设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建设美丽
2023-07-07 01:59:00
...别组织评选,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评选出的新媒体作品将择优推送至应急管理部参与全国应急管理新媒体作品征集展播活动。8月对评选出的优秀科普作品、新媒体作品进行展播。征集作
2024-05-19 12:53:00
华为云盘古媒体大模型:三大技术创新重塑数字内容生产与应用
...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4)上,华为云推出了盘古媒体大模型,通过在语音生成、视频生成和AI翻译三方面的技术创新,重塑了内容生产和应用的新模式。盘古媒体大模型在视频生
2024-06-23 19: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新泰市人民医院:“医”路芬芳 鲜花致敬生命守护者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肿瘤二科医生办公室洋溢着温馨感人的氛围。患者家属将精心准备的鲜花与手写感谢卡送到科里。这些饱含深情的礼物
2025-08-20 18:27:00
“我找不到家长了……”萌娃街头徘徊,东昌府交警暖心出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怀磊 通讯员 吴霜8月17日15时许,东昌府区交通管理大队执勤二中队民辅警在路面执勤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引起了执勤人员的注意——一名约7岁的小朋友独自在路边行走
2025-08-20 12:49:00
凡人歌丨女子晨练晕倒众人救援!街道回应:准备申报见义勇为荣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震8月18日早晨,一名在胶州市二里河公园内晨练的女子突发急症晕倒,头部重重砸向地面,受伤不轻。危急时刻以孙先生为首的一众市民纷纷伸出援手对女子进行了救助
2025-08-20 10:29:00
今秋厦门中学转学办法公布这几所学校初中部不接收转学生东南网8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厦门市教育局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秋季中学转学工作的通知
2025-08-20 10:12:00
邮储银行廊坊分行全面运用“客户清单靶向法”和“数字网格靶向法”,精准绘制优质客户“作战地图”,创新构建“大走访”工作机制
2025-08-20 10:17:00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把码头修进霞关群众心里
鲁网8月20日讯“王工,欢迎再到我们这里建码头。”刚刚走进霞关村,中交一航局霞关渔港三期工程项目负责人胡安平就被村民们热情的招呼弄得一头雾水
2025-08-20 10:28:00
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和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察费……近年来,为激励无偿献血,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包括“三免”在内的多种优待措施
2025-08-20 08:0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雨彤记者吴春霞实习生沈奕菲)“平时跑在路上,最怕的就是身体出状况。没想到今天医生到服务区给我们免费做体检
2025-08-20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 通讯员吴梦然胥林花退休后的生活有千万种可能,60岁的蒋谦却选择了最“折腾”的一种。2024年8月
2025-08-20 07:42:00
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决赛落幕15支网络精锐队伍金陵论“创”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实习生饶嘉萱)8月19日,作为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8-20 07:42:00
中国网8月20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境内人员充当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线人”案件。涉案人员余某实施间谍行为后
2025-08-20 07:57:00
“金陵诗仙馆”等4座文化场馆同开
市民在参观金陵诗仙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来了!8月19日
2025-08-20 07:41:00
华瑞物流再收海事罚单:未按照规定显示号灯、号型或者鸣放声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中国海事局监管信息公开栏获悉,8月15日,华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瑞物流”)收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5-08-20 07:36:00
两男子出海钓鱼遇发动机故障,青岛消防员用时30分钟成功救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李颖 张秀帅8月18日13时39分,青岛西海岸新区后岔湾码头附近海域发生险情,两名人员被困海上
2025-08-19 17:26:00
运动医学科医生李建:让更多患者“重返运动场”
8月13日临近午夜12点,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手术室的灯终于熄灭。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建揉了揉发僵的后颈
2025-08-19 1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