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丈水,一个河谷的传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0 06:05:00 来源:贵州日报

黄泽

位于毕节市东大门金沙县境内的三丈水一带,至今仍流传着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石龙对石虎,石钟对石鼓,谁能识得破,银子万万五。”关于这首诗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一首堪舆地理的诗;有人则认为这是一首藏宝诗。传说是清朝时期,石达开率部来到当时属大定府黔西州的三丈水一带,把大量金银财宝藏匿于此,并留下了这首藏宝诗。

查阅《大定府志》,上面有这样一段记载:咸丰十年(1861),石达开率军西征,当大军经过大定乌江一带时,受到了当地彝苗民众的热烈欢迎,他们以接待最尊贵客人的仪式欢迎石达开,将埋藏于地下多年的陈酿美酒取了出来,犒赏太平军将士。这些酒盛在坛子里,放在了花场正中央,用通心的吸管插入坛内。石达开和将士们与彝苗民众一同手扶吸管,低头畅饮。席间,石达开即兴赋诗一首:“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这首诗被后世称为《咂酒诗》。

石达开是否在三丈水一带留下宝藏,至今没有更多的证据,但石达开经过乌江一带并且留下诗歌的史实,为古老的乌江增添了传奇色彩,使后人在游览乌江三丈水一带时,在欣赏河谷绮丽风光的同时,凭空多了些好奇和遐思。

其实,三丈水这个地名,从一出现,就注定与神秘和传奇有关。

据《金沙地名志》记载,三丈水,原名“三潮水”,又称“三涨水”,位于百里乌江画廊中段三丈水省级森林公园核心区域内,在金沙县沙土镇团山与黄泥村交界,与后山镇幸福村接壤。三丈水“依其源头黄鱼洞水每天三涨三消得名”。

据《贵州通志》记载:“三涨水在城西永丰里(今源村、沙土一带)”;《大定府志》也载有:三涨水,“在永丰里。有异处,一日三涨。”《采访册》云:“三涨水,在正北,其底水距城(贵阳)二百四十里,与遵义交界”。

三丈水地名的第一次演变,出现在明代。《后山乡志》记载着这样一段史实:明思宗崇祯十一年(1638)三月,地理学家徐霞客途经贵州,准备将修文“三潮水”写入游记,恰逢沙土镇文家田坝人刘在田在修文,听说后赶去将沙土“三潮水”的奇异之处对徐进行介绍。徐霞客听闻后颇感奇异,为避免重复,建议将沙土“三潮水”改名“三涨水”,后逐渐演变成“三丈水”。

沙土镇由于地处贵阳、遵义、毕节三市交界,又位于明清时期茶马古道连接黔中、黔北陆上的必经之路和发达的乌江航运水陆两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古道繁忙,人流如织。

据《黔西州志》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黔西州设立运盐队,由仁怀运川盐入州境,再转运至平远、安顺等地”。川盐从川南的自贡、盐津等地出发,经过仁怀、播州,进入黔西东部安底、沙土中转后,经三丈水附近过乌江到修文、贵阳、安顺等地。

为保护黔西州东部盐茶贸易的安全和征收关税,康熙四年(1665),清政府在沙土黑神庙设置沙土汛,有汛兵120名,下辖14个兵塘,负责管理新化里、永丰里和敦义里的治安和厘金。这条茶马古道中的曾家垅石雕楼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曾家垅在经三丈水到贵阳的必经之路上,位于沙土镇民族村。明清时期,这里的古驿道十分繁忙。清朝沙土汛在此设杨家关塘,派汛兵驻防。在这条盐茶古道上,至今仍保留着一座清末的石碉楼。杨家官塘几经变故,或毁或迁,只有这座碉楼,在历经沧桑后,至今仍然屹立在高高的山梁上,眺望着远去的乌江。

作为黔北、黔中文化交往的前沿,黔西州东部地区重要的水陆码头和著名的风景名胜,三丈水自古就人文荟萃,游人如织。

在沙土镇民族村石笋坡到三丈水的崇山峻岭中,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一块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始修石笋坡盐茶古道的石碑,碑文中记载着:“石笋一路,非名邦大邑,康庄大道,有学士及友往来于其间,骚人逸玩赏于其地,上下左右,多崇山峻岭,且险而崎岖,去来者未免有裹足不前之苦。”

碑文中的学士是否指李白,至今已无处可考,但明清时期沙土人对李白曾经活动在乌江这一带深信不疑。除《石笋碑》的指向外,距此不远、同是去播州要道上的石牛口渡口的巨石上就刻有李白《咏石牛》一诗;与三丈水比邻的后山镇幸福村马子沟一座明末清初的墓碑左边侧碑上,也刻有李白《和谢枋德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刻笔力遒劲,清晰可辨。

三丈水的传奇还吸引了大批清朝地方官员:清黔西知府王命来在《源水三涨》中说它“静翕才惊尘绝响,奔狂忽诧雨随车。阅来消息原非偶,堪补新图入志书。”黔西知州何缙在《源水三涨》中说它“天水曾传一画初,长留翕辟过幽渠。朝昏取次惊三涨,消息凭谁问太虚。”黔西知州冯光宿在《源水三涨》中说它“幽壑泉流亦幻哉,朝朝三涨白云隈”“峡底才停千级浪,源头又吼一声雷”。黔西州学政钱霦在《源水三涨》说它“潮音日每惊三听,天保诗堪缀九如”“兰亭久阔流觞会,蘸笔频将漫与书”。

光绪十九年(1893)十一月,云贵第一文状元赵以炯受好友毛文鸿之邀,从贵阳经三丈水到达黔西州新化里(今金沙县沙土镇),为其祖母毛杨氏撰写了一千多字的墓表。

作为黔西北茶马古道东线上一个重要的节点,明清时期的三丈水,不仅承担着盐茶运输的重任,还承载着黔中和黔北其他物资转运的使命。剽悍的马帮,从这条小小的河谷,运走了大量食盐、茶叶、兽皮、桐油、土布,还有彝、苗、汉等民族有关这条河谷的各种传说。

据三丈水《刘氏族谱》记载,明清时期的三丈水刘姓原为当地望族,为彰显家族威望,他们在河谷中修建了小桥,在一座小山上修建了宝塔。如今,刘家宝塔和小桥都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塔堡上坚实的巨石地基和民间“桥似弯弓塔似箭,射死刘家翰林院”的传说。

1935年3月,中央红军进驻沙土后,南渡乌江先头部队红一师指挥部就驻扎在三丈水黄泥村一侧的文家大院。3月31日到4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三万多主力红军,正是从这个河谷经过,从附近的梯子岩、大塘、江口三个渡口胜利南渡乌江,从而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包围圈。

如今,这里的三丈水省级森林公园山高林密,云雾缭绕,风景秀丽。站在黄泥村一侧的悬崖上望去,远处山峦起伏,卧虎盘龙;近处碧水蓝天,波光粼粼;更有铁索飞架,渔歌唱晚,如诗如梦,眼前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石牛口 一个不该遗忘的地方
...该遗忘的地方黄泽乌江画廊石牛口附近河段。 (金沙县沙土镇人民政府供图)石牛口位于毕节市东大门的金沙县沙土镇新光村乌江支流偏岩河下游,距干流汇合点两河口八公里,距乌江渡电站二十
2024-04-05 05:48:00
贵州金沙:美食节撬动“夜”经济
...展新消费,增添新活力,成为沙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沙土镇渡江广场夜市每当夜幕降临,街头巷尾、广场集市,琳琅满目的美食摊位升腾着集镇的“烟火气”,涌动着消费生机。在沙土镇渡江广
2023-07-26 17:34:00
老少同游基地 重走红色之路——金沙县关工委组织开展“游基地、学党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史教育基地部分优秀红领巾解说员及家长代表赴后山镇、沙土镇、木孔镇开展“老少同游基地 重走红色之路”实践活动。县关工委主任赵正乾,副主任刘仁刚、王晓映、王娜宁,团县委、县教育局
2024-08-30 21:40:00
...。庞贝讲述道:当时红军面临前后夹击的险境,在金沙县沙土镇一筹莫展。有人大胆提议,根据破译的敌人情报,可以按照敌人发送情报的习惯,冒充敌方最高领导人给追兵发报,红军后面的两支敌
2023-10-22 05:24:00
名家分享|庞贝:军委二局的年轻人创造了情报战奇迹
...庞贝讲述道:当时红军面临前后夹击的险境,在金沙县的沙土镇那里一筹莫展。当时有人大胆提议,根据破译的敌人情报,可以按照敌人发送情报的习惯,冒充敌方最高领导人给追兵发报,红军后面
2023-10-22 02:52:00
金沙县:党建引领聚力量 创新赋能谱新篇
...宣讲缺人、矛盾调解缺经验、产业发展缺指导”的痛点,沙土镇整合老干部资源组建三支专业队伍,集中力量发挥作用,拓宽基层治理新动能。“银发调解队”化解矛盾,运用“情理法融合”工作法
2025-08-28 17:32:00
沃野田畴农事忙
...洪水镇解放村村民收油菜。 (史开心 摄)图⑧为金沙县沙土镇官田社区群众收油菜。(金沙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2023-05-10 06:43:00
...网记者 王奉国 通讯员 李越熙 菏泽报道近年来,牡丹区沙土镇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育“人才”抓“振兴”,积极引导培育五类人才向农村聚集,为实现乡村全
2023-06-07 19:39:00
全国模范教师张巧:三十二年坚守 甘做筑梦人
...小,到教育学院进修后,从1997年至今一直任教于金沙县沙土镇官田初级中学,今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课堂上的张巧。裴忠钰摄1992年,刚满19岁的张巧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家
2024-09-21 08: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