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潮新闻客户端执笔李睿褚晶君
小学生们在观测蚕宝宝。潮新闻记者李睿摄4月,江南养蚕季。朋友圈里,家长们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全城寻桑”,因为孩子们会做一项观测蚕宝宝生长发育过程的“作业”,养蚕就要有桑叶。每年此时,也是嘉兴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最闹猛的日子。3月22日起,每天有两三千份“蚕宝宝饲养盒”,装着蚕卵和桑叶,从云龙村的小云龙蚕桑乐园出发,飞到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的学生手上。这是一个关于春天的约定。小云龙蚕桑乐园园区经理金肖黎介绍,自2021年起,乐园与中国丝绸博物馆每年都会合作发起“大家来养蚕宝宝”系列公益活动。不管多远,学生们只需要支付8元邮费,即可线上免费领取一份“蚕宝宝饲养盒”。一片片桑叶,带着富庶江南的水土,载着绿水青山的气息,藏着乡土文化的底蕴,一路飘洒。这很江南,这很浙江。
云龙村。受访者供图云龙桑绿从海宁宽阔的东西大道拐进,一条双向两车道的乡间公路延伸开去,浓密的行道树伫立两侧,一下子隔绝了杭海新区的车水马龙。大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蚕桑之乡云龙村,就藏在这郁郁葱葱之间。呼吸中,可以真切感受杭嘉湖平原腹地的良田沃野。绿油油一片,放眼望去,尽是桑树。平整的田间小路将云龙村近500亩的桑园分隔成一块块桑田,“这边长得比较茂盛,是给这一季蚕宝宝吃的。”云龙村党委副书记、妇联主席陈勤艳领着路,说着又指向另一片桑田,“这块刚刚修剪过,为下一季蚕宝宝作准备。”上午9时,桑田里,几名农户头顶草帽、挎着竹筐,一手固定枝桠,一手摘下新鲜的桑叶,“太阳出来露水干的时候,桑叶是最肥嫩的。“陈勤艳说,这些桑叶都是为蚕宝宝饲养盒准备的。
每天上千份“蚕宝宝饲养盒”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阿婆们正在准备。潮新闻记者李睿摄走过桑田,我们在几幢低矮的白色建筑里找到发货区,三四个阿婆安静地忙碌着。桌子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透明塑料方盒,阿婆们将一小袋新鲜桑叶、约20颗蚕卵、一份详细的喂养攻略等一一放入,合上盒盖打包好。每天上千份“蚕宝宝饲养盒”就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饲养盒上附有二维码,家长和孩子们扫码即可添加技术员,获得一对一的养殖辅导。乐园还开通了线上直播间,金肖黎每天中午和傍晚都会上线直播一小时,雷打不动地为学生们讲解养蚕知识,解答养殖困惑。“为了保证桑叶新鲜,首批准备的桑叶大约可供蚕宝宝吃一周。”金肖黎说,乐园还会根据蚕宝宝的生长规律分批赠送桑叶,确保它们能够吃上新鲜的“口粮”,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完整的养蚕体验。“养蚕对于北方孩子来说,是一次非常独特而珍贵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教育课程。”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农场学校的老师马春艳,是金肖黎直播间的常客,也是这项活动的忠实“粉丝”,不仅她的学生爱上了养蚕,她本人也对这个充满神秘魅力的小村庄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年,她打算再订200多份“蚕宝宝饲养盒”,“有机会还想带学生们去云龙村,亲眼见证蚕宝宝的故乡究竟是何等模样。”“像马老师这样的朋友还不少。”金肖黎说,此前就有来自沈阳的一位母亲,到浙江旅游时特地弯到云龙村,带孩子现场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与深厚的蚕桑文化。2021年至今,已有累计10万份“蚕宝宝饲养盒”陆续发往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200多所学校的孩子们接受了蚕宝宝带来的生命启蒙。
孩子们认真观察蚕宝宝吃桑叶。潮新闻记者李睿摄小村沉浮桑树不择土壤,耐贫瘠和干旱,生命力旺盛。“但蚕宝宝对环境十分敏感,蚊香、农药、香烟、油烟甚至香水等一切带有刺激性的气味,都会影响它们的生命。”陈勤艳说,蚕桑业做得好,就意味着生态优渥,水土养人。一片片发往全国各地的桑叶,亦带去了浓厚的浙江味道。丝绸是东方古老文化的象征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的国家之一。自古富饶甲天下的江南水乡——杭嘉湖平原,以蚕丝为衣,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既是中国丝绸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蚕桑丝绸产区。云龙村自古种桑养蚕,兴盛时期几乎家家种桑、户户养蚕。1978年,云龙村率先安装了先进的喷灌系统,用科学技术代替了人工双手,提高了桑叶的产量,并凭借“亩产千斤桑百斤茧”的科学养蚕术,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村民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就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富裕生活。《海宁市志》中曾这样记载——云龙村“1974-1988年间接待34个国家和地区,85个代表团,814人次外宾来访考察。接待国内24个省市及本省63个县的蚕桑代表团的参观学习。”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蚕丝价格大幅下跌,不少村民砍了桑树、撤了蚕室,逐渐转行搞起生猪养殖、温室甲鱼。腰包渐渐鼓起来,村庄却被来自猪棚、甲鱼棚的浊水臭气所包围。“环境差了之后,想种桑的村民也难以为继。”云龙村党委书记沈啸驰说。虽然退休两年了,云龙村原党委书记范卫福仍然对2002年他刚上任时的村庄困境刻骨铭心:“村级企业纷纷倒了,各项负债加起来高达2167万元,压力特别大。”如何重现昔日辉煌?范卫福坦言20年来一直一边摸索一边思考,少年记忆里那两张“国字号”的奖状,始终烙在他的心头,“蚕桑,是云龙的根和魂,不能丢。”借着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的东风,云龙村从环境入手,开始优化生态,整治村容村貌。随后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云龙村稳扎稳打,五年时间就从全海宁12个“环境卫生差村”之一变身为五星级美丽乡村。“环境好了,云龙的蚕桑业有了重现辉煌的可能。”有了环境基础,技术和理念也在持续迭代。2019年,云龙村引入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机构,通过小蚕共育等方式,帮农户解决前期养蚕压力,同时带动蚕桑产业从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变。种桑方面,优质的小桑苗先后出口到希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在“一带一路”上大放异彩。养蚕方面,“技术革新后,我们培育的蚕宝宝已经可以达到一年养13次。“金肖黎介绍。小村的新貌里,充满桑叶新绿的清新。这就是浙江的气息。
云龙村的桑叶叶绿肥嫩。潮新闻记者李睿摄生命如歌“这事儿不赚钱。”金肖黎坦言。但无论是她还是整个云龙村,都乐在其中。他们希望,更多人知道云龙村,也能吸引更多力量帮助村里的蚕桑产业更好地传承、发展。在经济富庶的江浙一带,在皮革产业兴盛的海宁市,云龙村却立志发展蚕桑农耕,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问题抛出,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云龙人范卫福、沈啸驰、陈勤艳,还是投身蚕桑业的隔壁村85后姑娘金肖黎,他们的答案都指向一句朴素的话:人不能忘本。他们希望走通蚕桑回归路,留住老底子的优势,同时为村民增收。“2013年起,浙江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创建成功可以奖励100多万元,给我启发很大。”范卫福回忆,“原来文化也可以创收。”他觉得,云龙村的蚕桑回归路有了眉目。文化、旅游、研学、体验,“蚕乡”走上文化经济复兴路。讲好蚕桑故事,村里建起蚕俗记忆馆,办起独具特色的蚕俗文化旅游节,重现蚕花戏等传统蚕桑习俗。老底子废弃的收茧站也重新装修利用起来。蚕宝宝科普馆、大茧房、采桑体验园、茧之屋、丝工坊……一条“从知识走向生活”的蚕桑研学路线,吸引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嘉兴等地的两万多名中小学生陆陆续续走进云龙村。不久前,项目获评嘉兴市首批儿童友好示范单元。云龙村还和企业合作,持续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如丝绸扎染文创产品、彩色蚕茧挂件、蚕丝被等,作为本村特色旅游伴手礼,并形成一条成熟的生产流水线。在金肖黎的带动下,村里成立小云龙蚕桑乐园巾帼共富工坊,吸纳全村45名妇女参与其中,人均增加年收入超3万元。
云龙村开发的文创产品。潮新闻记者李睿摄越特色越值钱。海宁自古养蚕,其中云龙村很具代表性,它成为迄今海宁蚕桑业保存最完整的村庄之一,堪称海宁养蚕活历史。这也是2021年,中国丝绸博物馆选择与云龙村共同推进“大家来养蚕宝宝”活动的主要原因。如今,从云龙村走出去的“蚕宝宝饲养盒”,带着更多的人气回流到这座小村庄。春天的清晨,阡陌纵横的云龙村,载着来自各地中小学生的大巴车,一辆接一辆,让74岁的村民贝利凤恍惚回到了四五十年前,那个外宾如织的年代。2023年,云龙村全村接待游客20.49万人,较三年前翻了2.5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15万元,同比增长15.8%。
云龙蚕桑文化研学营地。潮新闻记者李睿摄在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蒋文龙看来,无论是寄桑叶到全国,还是发展研学体验,一出一进,云龙村的探索是传统农耕文化产品化、产品文化化的有机结合,是浙江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一次有益尝试,“非常有价值。”“浙江‘千万工程’是乡村建设,也是乡村运营。”蒋文龙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意识到特色农耕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不过,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并非编一本村志、建一座乡土记忆馆。”他认为,关键的是如何重新注入活力,激发文化新的生命力。小村如人,产业和文化分别是它的任脉和督脉,“只有打通任督二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才能流畅起来,乡村才会具有生命力。”蒋文龙说。汉代乐府有诗《陌上桑》,云“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诗中所叙述的场景,一桑一蚕,如诗如画,2000多年后在青少年的眼睛里,依然生机盎然,这难道不是最伟大的生命之歌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