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新年伊始,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4位退休老人组建的竹馨斋元书纸公司扩股并将法人代表传承给有着15年党龄的退伍军人,继续恢复古法工艺,再做高品质元书纸。
图为竹馨斋元书纸生产技艺新传承人李锋平
自1982年下半年,湖源乡新二、新三两村纸农分山、分槽到户后,生产的元书纸自产自销,供销社统一收购,分成七个等级,质量严格把关。市场开放后,元书纸质量没有统一收购标准,纸农们为追求产品利润最大化,逐渐放弃和改良古法造纸工艺流程和生产工具及设备。
古法造元书纸手扣有声,闻有清香,百年不褪色,千年不霉变(纸张的纯自然性),薄如蚕衣,韧似锦帛(用料纯真,做工精细,纸张外观达到的表象)。技艺历代以来以口口相传得以延存,自1993年后,虽然被当地纸农彻底放弃,但懂得这一技艺的老人有很多健在,他们是活教材,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产品质量。
图(左)为从事手工竹浆纸生产20余年的老师李胜玉
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使湖源乡4位退休老人走到一起。李少军是原富阳竹纸协会秘书长,2015年至2021年,竹浆纸首席专家,今年77岁;周兴法原新二村村主任,在乡干部任上退休,77岁;李大春原湖源供销社会计,后下海经商办厂,77岁;李胜玉从事手工竹浆纸生产20余年,教师退休,66岁。他们3人是湖源本地人,其中两位是业内人士。
2013年初,这4位退休老人参与古法造纸,至今已有10个年头。酸甜苦辣感触良多。他们深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创业路上,难关重重,但他们却有舍我其谁的忧患和担当执念。传承元书古法工艺是他们的初心,古法工艺融入现代科技是他们奋斗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老人们不懈努力,他们所在的杭州富阳竹馨斋元书纸公司已批量做出杭州市富阳区35年来最顶尖用古法工艺生产的元书纸。
该公司还邀请中科大手工纸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中国造纸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教授做技术顾问,助力传承先人古法工艺。同时,与杭州一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用现代营销理念和科学营销手段打造品牌,培育市场,同时企业用古法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产品推陈出新,延展产业链。
从事手工竹浆纸生产20余年的教师退休李胜玉说,我们不是心血来潮,有的是危机感、紧迫感和痛心感,也深感年事已高,精力不足,观念滞后,后继乏人,但已迈出坚实第一步,相信在有生之年会更好地走好第二步、第三步,使革命老区湖源竹纸真正成为镶嵌在湖源美丽山水中的明珠,让上天赐予湖源人民的稀缺资源发扬光大。
新年伊始,有着15年党龄、退伍军人李锋平成为新任杭州富阳竹馨斋元书纸公司法人代表、竹馨斋元书纸生产技艺传承人。李锋平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湖源新二村人,父母也是做元书纸的。小时候印象是做纸比较辛苦。长大后,没有再接触造纸。去年,了解4位退休老人参与古法造纸后,感触很深,作为湖源人,对造纸有情怀,强烈要求加入他们行列,传承古法造元书纸工艺。老人们也看好我,去年年底把公司转承给我。
李锋平说,接下去会继续抢救性恢复古法造元书纸工艺及生产工具,制定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对成纸加工技术,砑光、棒锤、拖染、涂蜡、长效防蛀、纤维光热降解可控技术等进行基础研究,拓展产品种类,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对竹纤维纸浆、生物酶漂白技术研究,解决竹浆石灰温和纤化法、温和蒸煮法、破解有色基因团还原薄弱环节,提高元书纸白度,成为上乘的绿色环保书画用纸。再融合学、研、游次的发展,“元书纸制作园区”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社会价值。(弘涛)
来源:中国网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