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
从“一粒盐的阳光之旅”认知“溶液”
海口教师“开放式”课堂教学获全国教学赛事冠军
学生在莺歌海盐场体验晒盐,学习化学溶液相关知识。学校供图
学生在制作海盐柠檬水,感受盐、糖搭配带来的味觉体验。 学校供图
日前,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教研室主任、化学教师邱萍在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23年度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中,以“一粒盐的阳光之旅”为主题,讲述将化学课堂搬到海南莺歌海盐场的故事,获全场最高分,顺利赢得一等奖。
化学概念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课题。近年来,邱萍一直尝试着课堂创新,她通过前期调研和对比,选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海南莺歌海盐场,作为学生校外学习、实践的场地。
这堂课,以研学的形式展开。期间,该校九(7)班学生通过参观海盐文化馆、现场知识竞答等方式,了解海南本土盐文化。学生们还走进晒盐现场体验收盐,学习波美度测定,参观不同浓度蒸发池,并动手制作老盐柠檬水,感受盐、糖配比带来的不同味觉体验。
从盐场返回后,学生们在学校和家里体验晒盐、煮盐等方式带来的不同成果,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下来。“莺歌海盐场存在的要素有哪些?”“相比于煮盐,海南为什么更适合晒盐?”“古代官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在他们的笔下,呈现出与盐有关的涉及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等多个学科的思考。
盐不仅是一种调味品,也是海南地域文化之一,其生产环节涉及的知识内容与课内溶液及粗盐提纯的部分关联紧密。邱萍认为,此次活动以“食盐”为研究对象,将“溶液”的相关知识作为学习内容,是一次项目式跨学科实践活动。“整堂课,学生通过制盐学习盐的溶解、分离方法,体会到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提升了学科素养。”邱萍说。
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结合教改需求以及新课标关于落实劳动教育的要求,架构起劳动教育与化学教学融合的桥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化学有关的跨学科实践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提高核心素养,其过程性评价推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展。目前,此类“开放式”与“课堂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正在全校推行。
(肖卫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