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 (记者史玉成)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这是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指导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碳排放计量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精准的碳减排“行动蓝图”,助力我国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介绍,《指导目录》涵盖了39个关键测量参数、82种检测标准方法、108种测量仪器设备、85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5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为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排放单位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和指导。《指导目录》的出台,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碳排放计量能力,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指导目录》的亮点在于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针对火力发电、铝冶炼、水泥、钢铁等高排放行业,明确了燃料消耗量、燃料发热量、原料中碳含量等关键测量参数,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和技术规范。这些参数和设备的精准测量,将有效解决过去碳排放数据质量偏低、测量量值缺乏溯源性或溯源链不完整、不清晰等问题,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在测量仪器设备方面,《指导目录》推荐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并精确计算碳排放数据,为碳排放核算数据的准确性验证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指导目录》还强调了计量器具的溯源性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指导目录》的发布,不仅为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而且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强对《指导目录》的宣传和培训,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30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