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太行山上的“货郎电工”②|自己编背篓,背货最多达七八十斤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9 18:41: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制作/王思宁

邢海明平时捎带物品所用的背篓,都是他亲手用荆条编制的,每个净重5公斤以上。再装上他去超市帮村民们采购的蔬菜、调料,甚至米面粮油等,每次上山都装得满满当当,少则三四十斤,多则七八十斤。35年间,邢海明大概用坏了16个背篓。(纵览新闻记者 王思宁 黄雨晗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拍摄/王思宁 制作/刘子恒南营镇连军日用百货的老板娘张秀芳告诉记者,起初看到邢海明背着背篓来买东西还有些纳闷,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邢海明是为了给住在山上的村民们“带货”。“邢海明
2024-05-10 19:12:00
制作/王思宁今年55周岁的邢海明是国网灵寿县供电公司南营服务站的一名电工,从1990年他到镇供电所工作开始,他就自愿当起木佛塔村的“采购员”和“快递员”:平时住在山上的村民们想要
2024-05-09 18:03:00
制作/王思宁大多数情况下,邢海明都背着背篓、骑着摩托车给村民们送货。第一辆摩托车骑了8万多公里后“英勇退役”,第二辆摩托车骑了两年半,已经行驶了24000多公里。他平均每年要骑1
2024-05-10 18:34:00
制作/王思宁今年74岁的灵寿县木佛塔村村民邢正月,经常找邢海明捎带些米面粮油甚至水泥、沙子,只要一个电话,邢海明一准给大伙办到。提起邢海明这些年为村民们做的事,邢正月的眼眶逐渐湿
2024-05-10 18:26:00
“双争”光荣榜|邢海明:坚持35年为山区村民服务的“货郎电工”
邢海明,男,1969年11月出生,国网灵寿县供电公司寨头供电所南营服务站台区经理。一个工具包,一双绝缘鞋,他爬山巡线、精心运维电力设施。一个背篓,一辆摩托,他帮助留守老人采购生活
2024-06-05 11:17:00
新春走基层|“太行第一集” 焕发新活力
...,走进市场监管第一线,感受市场监管与服务如何助力“太行第一集”在新时代焕发原生态吸引力。“太行第一集” 原生态聚人气南佐大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部20多公里的元氏县南佐镇东
2024-02-07 15:04:00
新春走基层|太行山区农村大集的老传统和新变化
本文转自:新华社春节期间,太行山区的一些农村大集十分热闹,人们在集市中买年货、选礼物、品年俗。石榴、柿子、山核桃、大枣等新鲜山货,胡萝卜、大葱、洋姜等带着泥土的蔬菜,提篮、背篓、
2024-02-25 09:33:00
吉林油田:合力攻关“创新战场”见真章
...碰到处。为增加知识面,他们买来很多采气工、仪表工、电工、焊工、设备维修、创新方法等各类书籍,努力丰富头脑,时时研究、处处实践,并抽空上网自学绘图软件、建模软件。功夫不负有心人
2023-12-17 09:30:00
“太行第一集”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蜂拥而来。南佐大集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在民间有着“太行第一集”的响亮名号。春节临近,大集更显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我这儿卖的都是自家产的物件,没啥成本。赶赶集挣点钱,就能贴
2024-02-03 07: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