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本报记者 汪利平
2月17日,博山区池上镇赵庄村蜜桃种植户丁吉芹拿上剪刀、铲子,搬上一袋肥料,推着车直奔地头。眼下正是蜜桃管护时节,原本计划春节前完成100亩的剪枝工作,受天气影响还剩下一亩未完成。
枝条粗在1厘米到5厘米,长度在40厘米到80厘米……经过自己摸索和专家指导,丁吉芹有一套“土方法”。她说:“趁现在桃树的水分还没全上来,抓紧剪枝,让今年的花芽更加饱满。”
修剪了一会儿,她觉察到异样:“枝条皱皱巴巴,看着有点蔫,好像还结有茧,怕是得了虫害。”拿出手机,丁吉芹拨通了镇上农技专家孙敬臣的电话。
“按你说的,应该是蚜虫。但别急着打农药,先试试石硫合剂,便宜又环保。”孙敬臣在电话里支招,“喷完之后注意观察,要是还没好转,我尽快赶过去。”
去年,赵庄村组建了专家医院,聘请了市农科院、市科技局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经过专家培训和指导,赵庄村的蜜桃平均亩产增长10%,总增长接近2000公斤,带动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带动村民年收入增加1万元。
2月15日,博山区召开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立了鲜桃等五大产业联盟,打造特色农业抱团发展的新格局。鲜桃产业联盟理事长王吉新表示,联盟成立后,将围绕引进优质品种,密切与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技术合作,积极争取金融支持,加速鲜桃更新换代。今年将示范培育中油、锦春等4个新品种,三年内更新换代1万亩桃园。
王吉新说,他们将完善“桃经济人和销售商、本地农户”的多渠道销售模式,完善配套果树管理资料,统一制定种植标准,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农户收入,带动连片发展,力争年内让“池上鲜桃”获得省级知名品牌。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博山区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作出的选择,也是博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作为传统农业镇,池上镇具有独特的小地域、小气候,位于北纬37°黄金纬度带上,坐落于淄河源头、鲁山脚下,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且泉水锶含量高。
近年来,池上镇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蜜桃、板栗等特色农业产业,蜜桃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仅赵庄村就有1000亩蜜桃树、800亩板栗树和400亩猕猴桃树。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目前,池上镇拥有桔梗、板栗等6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农产品,是远近闻名的蜜桃之乡、桔梗之乡、板栗之乡、池梨之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