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青春实践派|一字藏万象,一韵传千年,文化传承需要“领路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23 02:25: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青春实践派|一字藏万象,一韵传千年,文化传承需要“领路人”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层峦叠翠、碧水蜿蜒间,一种古老的文字,如水般悄然流淌,承载着千年的民族记忆与智慧。

7月中旬,贵州民族大学“水韵探骊队”走进这片水乡秘境,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胜昭老师展开了一场深入灵魂的对话。他们共同触摸水书文化的脉搏,解读那些镌刻在历史深处的基因密码。

水书先生杨胜昭从12岁起便踏上了研学水书的道路。而与水书的相遇,让这个水族少年从此认定:有些文字,注定要刻进生命里,与血脉共生。他勇敢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规矩,1998年在羊瓮小学开设水书传习班,2015年首次招收女徒弟。自此,这门古老的学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逐渐走出了封闭的小圈子。

初心不改:开启水书研习征途

“水书不仅护佑水族,也惠及其他民族,更为全人类服务。”作为水书世家的第五代传承人,杨胜昭自幼便在家族的熏陶下与水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长辈们对水书的珍视与传承,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也让他坚定了传承水书文化的信念,正式迈入水书传承的大门。

杨胜昭先生耐心地为队员们讲解着水书知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门古老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每一个文字、每一段记载,他都烂熟于心,讲解起来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青春实践派|一字藏万象,一韵传千年,文化传承需要“领路人”

杨胜昭先生为队员讲解水书知识

开拓创新:多方合力破困局

谈及传承困境,杨胜昭脸上露出了些许忧虑,他坦言:“如今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对水书学习兴致不高,传承正面临断代的风险。”但即便如此,他守护水书的脚步从未停歇。

政府与高校携手推进水书数字化,借助科技的力量将这份珍贵的文化资源永久留存;他个人则潜心整理口述史料,把那些在口耳相传中流淌的智慧转化为文字,筑牢传承的根基。不仅如此,他还积极联动国内外学者,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水书的传播与发展。

聚力前行:赋予水书新活力

解读水书文字时,杨胜昭向队员们阐释了其 “一字多音、一音多义、一义多用”的独特特点。面对水书与现代社会适配的难题,他积极探索创新方式,借助视频、录音等现代手段,将水书经文系统留存下来。

青春实践派|一字藏万象,一韵传千年,文化传承需要“领路人”

杨胜昭先生与队员们合影

他提到,水书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硬件”指的是有形的水书文献,“软件”则是水书先生口传心授的无形智慧,而这“软件”,正是水书传承的核心要义。

“在杨胜昭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水书文化传承者最动人的模样。”“水韵探骊队“成员们通过此次对话,受益良多。”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路,正是由这样一群‘领路人’,一笔一画、一音一韵,镌刻下文化的印记,传唱着历史的歌谣。“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水韵探骊队”的成员们沉浸式感受到了水书的魅力和文化价值。队员们还向杨胜昭先生请教穿插于三都大街小巷中的典型水书。他悉心解答后,还给队员们展示了水书中 “春”“夏”“秋”“冬” 的写法,一笔一画间,满是对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这场与水书、与杨胜昭的相遇,是一次青春活力与古老传承的深度共鸣。未来,“水韵探骊队”将持续聚焦水书文脉,以坚实的行动扛起文化担当,为水书传承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期盼这门千年绝学破茧重生,续写传承新篇。

贵州民族大学“水韵探骊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侯萌

编辑 李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陈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百姓主心骨 致富领路人
...日报歧河乡青铜寺村党支部书记班爱民百姓主心骨 致富领路人自上任以来,班爱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用一件件实事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在他的带领下,青铜寺村被命名为“中国
2023-08-29 07:23:00
芒市首期青少年冬令营开营
...全体教官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训练中,当好“领路人”,让每一位学员在军事冬令营里茁壮成长。开营仪式后,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芒市关工委相关领导共同为芒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
2024-01-30 10:45:00
...风帆,把千年古国带往明媚灿烂一百零二岁,已是成熟的领路人积攒着足够的智慧和力量血色的奉献,挥洒在漫漫征程天安门城楼和广场从此激荡着歌唱祖国的嘹亮泱泱大国,巍巍大党以沸腾的血浆
2023-06-30 09:17:00
减压赋能 当好青春“领路人”
...娟应邀走进九江技师学院,开展以“减压赋能,当好青春领路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科普讲座,160多位教师参加。讲座采用沉浸式学习模式,团体辅导活动设置了一些互动体验环节,通过“身体
2024-01-23 07:40:00
周光俊:党建领航践初心 乡村阅读“领路人”
...成为乡土最深沉的底色,成为村民心中当之无愧的阅读“领路人”。说起他的书屋,当地家喻户晓。20世纪70年代,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乡亲们对知识和阅读急切渴求,周光俊毅然将祖
2025-06-23 17:42:00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以爱为底色,做孩子们的领路人——记丹阳市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正则幼儿园教师李筱芬本报通讯员 周云娟从教30年的丹阳市正则幼儿园教师李筱芬,把青春、追求、奋斗全部倾
2024-04-26 20:54:00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扎实有序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工作
...念,将党的关怀落实为助力青年发展的成果,作为青年的领路人和知心人,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调研座谈聚焦青年诉求,努力解决急难愁盼,有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传承中信文化、弘
2025-06-13 13:40:00
...建设者和接班人。感恩“大先生”,致谢为学为事为人的领路人。“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我们重视教育事业,关心教师教学工作,着力建设一支高素
2023-09-06 15:13:00
闽江学院“福脉寻踪,坊巷福韵”实践队探索福文化传承之路
...指导实践队员制作软木画焕新:坊巷间绽放的“福”文化万象在三坊七巷,队员们更是沉浸式感受多元非遗中的“福”韵。软木画馆里,队员们佩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丽老师的软木画头饰作品,感
2025-07-12 19: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年来,果都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以行政村为单元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形成了 “一村一品、村村有戏” 的生动局面
2025-08-11 19:49:00
近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古文化街启幕。渤海之滨的天津卫,正以一场科技创新的“古今对话”惊艳世界
2025-08-11 20:02:0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刘自昌)为保障夏日消费高峰期间市民购物与休闲体验,近日,太原市杏花岭区市场监管局聚焦万达广场、多彩城
2025-08-11 20:03:00
高效推进“立园满园”行动 助力重点工业企业跑出“加速度”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马榕骏 赵飞 刘婷)8月8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钒开展“进解优促”工作,走访服务重点工业企业
2025-08-11 20:04:00
杭州夏季“人才夜市”招聘会来袭 烟火气中点燃就业新激情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马佳丽)暮色为杭城披上薄纱,环城北路的灯火渐次亮起时,一场特殊的“夜市”正酝酿着别样的热闹。8月11日
2025-08-11 20:04:0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刘自昌)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外卖餐饮行业经营行为,保障广大市民的饮食安全,近日,太原市尖草坪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力量
2025-08-11 20:04:00
2025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上演海岛欢乐盛宴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二十六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以下简称“欢乐节”)
2025-08-11 20:04:00
黄平农商银行:支部联动聚合力 翁板村蜕变为“吊瓜专业村”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黄平县谷陇镇翁板村党支部在黄平农商银行谷陇支行联合党支部的党建联盟推动下,通过复制推广“村银党建联盟
2025-08-11 20:08:00
依托“一库水”,十堰舞活“水经济”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杨智 吴德成 吕行 周鑫)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在全力保水护水的同时,做足“水文章”
2025-08-11 20:15:00
为有效维护广大职工安全健康权益,迎泽区总工会日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2025年“工会送清凉”活动,为一线劳动者送去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怀
2025-08-11 20:17:00
肥东公安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宣传上门活动
大皖新闻讯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反诈意识,8月7日,合肥市肥东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联合大数据实战大队在辖区开展安全防范宣传进商店进小区活动
2025-08-11 20:18:00
小叶医探 | 安徽全面启动!重点人群请主动筛查
大皖新闻讯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传播,它不仅影响患者自身健康与生活质量
2025-08-11 20:19:00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南站项目有新进展:桥下站房钢结构网架顶升完成
大皖新闻讯 近日,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南站项目桥下站房钢结构网架整体精准提升顺利完成,标志着马鞍山南站建设正式进入金属屋面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2025-08-11 20:19:00
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探寻文化遗产新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如果把装置设计放进南京城市的公共博物馆,你期待它们改变什么?近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伽蓝殿平台上
2025-08-11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