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感谢法官耐心细致地给我们做工作,这笔钱借给他几年了,迟迟要不回来,让我烦恼不已,这次终于能拿回来了!”近日,白河林区基层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及时有效化解了双方矛盾,让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2021年王某因装修房屋向苏某借钱,苏某通过微信转账给王某20000元,王某先后还给苏某9000元,尚欠借款11000元,经苏某多次催要,王某给其出具借条一份,约定还款时间。借款期满后,苏某再次向王某催要无果,故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联系到王某,向其释明了法律规定,强调了拖欠借款的法律后果。随后,法官耐心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和诉求,提出了分期还款的解决方案。经过法官的耐心调解,苏某与王某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王某承诺按照协议分两个月将欠款还清,苏某则表示接受这一方案,并对法院的公正调解表示感谢。
俗话说“借钱容易还钱难”,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民间借贷双方都有着家人、亲友、同学等关系,借贷关系的产生往往基于双方的相互信任。一张小小借条,借出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承载着金钱无法衡量的情义。然而一旦违约,双方往往剑拔弩张,造成关系紧张甚至破裂的后果,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法官提醒大家,无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都应擦亮眼睛,谨慎对待。借款时审慎注意并非不信任的表现,而是依法维护亲情、友情的有力手段,避免因抹不开面子而红了脸,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白河林区基层法院)(责任编辑:君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