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散文选萃
有一种爱,在清明
冯海燕
那一年清明节,连绵的阴雨在风中飞,从清晨到黄昏。我和弟弟捧着奶奶的骨灰,从殡仪馆来到墓地,将奶奶同爷爷合葬。
爷爷的墓,已于前一天打开。因为绵绵阴雨,我们用塑料布在打开的墓门上方搭了个棚,以防雨水淋湿墓穴。那一天,我和弟弟穿着半高雨靴,带着奶奶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那座向阳的山坡,来到爷爷墓前,双脚沾满泥水。绵密的细雨依然在风中飘,就如从我心头汩汩流淌出的眼泪。
按照村里的风俗,女性若逝在配偶之后,则需等配偶入坟满三年才可打开墓门合葬,否则将不利于子孙。我爷爷葬入的是祖坟,在老家那片向阳的山坡,埋葬着我家许多辈先人。按照族谱,我这一辈名字从“海”,父亲那辈是“德”字辈,爷爷为“万”字辈,再往前是“有”字辈、“文”字辈……一辈一辈,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所以这里的讲究就格外多。也因此,奶奶直到去世后第六个年头的清明节,才进入祖坟与爷爷合葬。
在爷爷坟墓的脚下,埋葬着我的父亲。弟弟指着父亲脚下的土地戏谑说:“姐,这片地将来就是留给我和我媳妇的。”我白他一眼,哽咽道:“胡说啥,好好活着,爷爷奶奶和爸看着咱呢,他们只希望咱们好好地活。”弟弟不说话了,表情变得肃穆庄重。
按照村里的讲究,清明节,是最佳合葬日子。清明时节,正值人间四月,万物复苏,土壤变得松软,便于打开墓穴,也正是子孙祭祀先祖的日子,在这一天给先人合葬,大吉。奶奶等这一天,等了很久,直到去世后的第六个清明节才入坟合葬。
天空有了短暂的放晴。弟弟跳进爷爷的墓穴,我慎重地将奶奶的骨灰递过去,弟弟端端正正把奶奶放在爷爷身边,然后用砖将墓门封死,跳上来,把泥土一层层填埋下去。做好这一切后,我们姐弟拿出祭品,一座坟茔一座坟茔地摆放。那一刻,我觉得从未曾像那时般,强烈感受到一份来自祖辈先人的血脉涌动。所谓祖祖辈辈,不就是流淌在骨血中并一代代延续的血脉基因吗?也许我们眉目间偶然的一个神情,或者是耳后不那么明显的一颗痣,也或许是一缕泛黄的头发、一个高挺的鼻梁、甚或是宽厚的个性、善待他人的品质……就源自于某一辈先祖的基因遗传。
从山上回来,我心里反而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看着街头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好像刚刚不过是去一个地方看望了一次亲人,心头泛着宁静的安心。
可能有一种爱,只在清明,那是和逝者的一场别后重逢。在这一天,我们重新辨识且确认了我们的来路与归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8: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