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流浪地球2》中,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提到了一张名为暗淡蓝点的照片,在这张从64亿公里外拍摄的照片里,地球只是一颗淡蓝色的小点。
古往今来的所有人类,所有人类发生的所有故事,所有故事所在的舞台,都位于这0.12个像素的小白点上,流浪地球计划就是用上万座比珠峰还高的行星发动机,推动这颗小白点,载着人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邻星,逃离太阳氦闪。
但你知道吗?
这张暗淡蓝点照片其实本不应该存在,因为NASA从来都没计划让旅行者一号耗费宝贵的燃料,在几十亿公里外回头给地球拍照片,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对燃料的浪费,并且拍到的地球照片也不可能存在任何细节。
真正促成这张照片诞生的,是当时著名的天文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博士,他最先意识到了暗淡蓝点照片在天文科普上的意义,认为这张照片能唤醒更多人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同时让更多人意识到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于是他直接绕过NASA向更高层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然后NASA才让旅行者一号调转方向,给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行星们拍了一张全家福,地球的这张暗淡蓝点,也是从当时拍摄的长照片中截取的一部分。
当时是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64亿公里。
其实除了暗淡蓝点外,NASA后来又拍过一张类似的照片,并且清晰度远超暗淡蓝点。
2017年4月12日,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14亿公里外的太空中回眸,拍下了地球的照片,和之前的暗淡蓝点一样,此次拍摄到的地球也丧失了任何细节,在14亿公里的漫长距离的阻隔下,地球仍然只是一颗若有若无的小亮点而已。
任谁也想不到,就是在这颗小亮点上生活着数十亿人类。
从科普角度来看,不论是暗淡蓝点还是后来卡西尼号拍摄的地球,其实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那就是让人类意识到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在人类脚下辽阔的地球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尘埃罢了,而人类文明充其量只是尘埃上的细菌。
除了激发渺小感外,包括卡尔.萨跟在内的天文学家还从照片中联想到了第二地球和超级地球甚至是外星文明,因为如果人类仅凭一颗小白点就无法判断该星球是否宜居是否存在生命的话,又怎么能肯定宇宙中海量行星都不存在智慧文明呢?
在目前系外行星的发现速度达到一天一颗,且总量已经突破5000颗的情况下,天文学界其实已经编号入库了很多超级地球和第二地球,它们距离地球几十光年到几百光年不等,无一例外都拥有大气和海洋,虽然还没发现生命和文明的迹象,但考虑到地球都能产生生命和文明,宇宙中海量的类地行星也应该能重复地球的历程。
可惜的是除非未来人类掌握接近光速的宇航技术,否则这些第二地球基本上都和人类无缘,因为这些星球动辄都在几十上百光年外,而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又恰恰是我们宇宙速度的上限,以光速都得几十年上百年,更遑论达不到光速了。
NASA在上世纪70年代发射的旅行者系列探测器到今天都没飞出太阳系,还需要3万年才能飞出半径1光年的太阳系,而流浪地球中的地球依靠行星发动机,也仍需要2500年才能到达4.22光年外的比邻星。
由此不难看出,漫长的距离和同样漫长的航行时间,才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阻力,也许未来的人类文明最好的结局,就是在类似马拉松接力的漫长星际扩张中逐渐分散成若干个人类聚居地,然后这些聚居地再被彼此之间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通讯延迟完全隔断。
最后的最后,早已忘却了彼此的各个人类文明将继续向宇宙中扩张,不断重复之前的过程,直至塞满整个银河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1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