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生脉饮的功效及禁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14 00:00:00 来源:彩牛养生

生脉饮,是补益剂,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补肺气的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神经衰弱、以及气阴两伤型支气管炎、肺结核体虚久咳等。一定要根据体质情况来服用生脉饮,心阴虚引起的症状,可以服用生脉饮,心阳虚弱,就是不可以服用生脉饮,否则会引起不适。

生脉饮的功效及禁忌

生脉饮的功效

1、生脉饮制做的原料都是非常具有保健功效的,从生脉饮的成分来看,人参含有人参皂甘,能强心气、补肺气;五味子具收敛的功用,能预防元气耗散;麦门冬含糖体,能滋阴清热,将这些食材一起制做成生脉饮进行服用可以调理身体,改善气血。

2、服用生脉饮可以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调整心肌代谢,降低耗氧量的效果。

3、生脉饮对于保护心肌细胞也是极有帮助的,还能够改善微循环、抗休克、调节血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出现这些高血压,心律失常的病人均可服用生脉饮来调理。

生脉饮的功效及禁忌

4、服用生脉饮能够增强免疫,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肝功能,抗突变,抗癌等,在预防病症方面是比较理想的。

5、出现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的病症时,也可以服用生脉饮来进行改善。可用于辅助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流行性出血热等病症。

生脉饮的功效及禁忌

生脉饮的禁忌

1、服用生脉饮一定要根据体质来决定,对于心阴虚引起的症状,可以服用生脉饮,如果是心阳虚弱,不可以服用生脉饮,否则会引起不适。

2、生脉饮虽然可以治疗干咳少痰,但对于脾胃虚弱,呕吐、腹泻、腹胀、腹泻、咳嗽痰多要慎用。

3、生脉饮可用于低血压导致的心慌心悸等,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4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脉饮的作用与功效
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生脉饮主要成分有麦冬、五味子、红参。在现代医学中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等引起的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失常和各类休克性的疾
2024-02-20 06:00:00
心律不齐不一定是病!但是要明确背后的原因
...心脏的电活动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引起心律不齐,天强生脉饮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等功效。心律不齐可能与某些基础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
2024-07-08 17:12:00
生脉饮除了用于气阴两虚,搭配这 5 各中成药,作用翻倍!
生脉饮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症。气阴两虚症是指由于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而导致的一种中医病症,常见的症状有乏
2024-06-03 10:36:00
...柏子养心丸。心悸胸闷或伴胸痛、倦怠乏力,推荐方剂为生脉饮、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汤加减,推荐中成药:稳心律合剂、参松养心胶囊、通心络胶囊、益心舒胶囊。乏力气短、汗多动甚、腹胀纳差
2023-02-01 06:26:00
头晕气短 倦怠乏力?夏季用生脉饮让你元气满满!
...多是心的气阴耗伤过大造成的。出现这些症状应考虑服用生脉饮。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医学启源》称生脉饮能够“补肺中元气不足”,有益气生津、敛阴止
2023-06-29 16:42:00
总是感到心慌气短?别忽视,可能是这五个病因“悄然作祟”
...其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这种症状更为常见,天强生脉饮还可以改善因体力消耗过度或长期慢性病导致的体虚症状,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恢复健康。贫血是另一种可能导致心慌气短的原因。贫血
2024-06-07 16:52:00
舌头有裂纹,就是气虚+阴虚!这张方子,气阴双补,养舌止痛
...等不适症状。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一张中医名方——生脉饮加减方。生脉饮加减方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沙参、玉竹、天花粉、百合、枸杞、甘草等组成的。这些药物都具有益气养阴
2024-06-03 10:28:00
...症。可单用西洋参泡水喝,也可与麦冬、五味子等组成“生脉饮”,或是与百合、淮山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对于喘咳、咳血伴有五心烦热、失眠、烦躁、口渴、自汗或盗汗、干咳无痰或痰少者,可
2023-01-10 20:37:00
大暑养生调养心脾,运动忌过汗、饮食忌贪凉
...竹叶、薏苡仁等代茶饮或煮粥喝。李金辉则建议人们饮用生脉饮、竹叶麦冬莲心茶。生脉饮即党参、麦冬、五味子三味适量代茶饮,可以益气复脉,养阴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2024-07-22 16:3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