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四大美女里哪位的传说一直是个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21: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诞生出许多著名的民间传说。而所谓的民间传说,就是一种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它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民间传说的历史价值极高,它产生发展的土壤和根基就是普通百姓以及他们所在的民间,因此民间传说寄托着他们对于各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便是民间的历史观点,它可以弥补历史记录的空白,避免“一家之言独占天下”的境地。同时民间传说蕴含着大量的乡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它是民间文化最好的继承和传播载体,不仅如此,许多民间传说还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比如浙江等地的“西施传说”就是其中的代表。

西施传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之一,它作为古代民间文学,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西施传说传播非常广泛,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流传到了海外,至今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还流传着西施的故事,民间还有许多讲述西施的戏剧。

西施传说的主角自然是西施,她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数千年来一直流传着她的故事。历史上真正的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世人尊称她为“西施”或“西子”。西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古人称赞她说是“增半分嫌腴,减半分则瘦,为古今美人第一”,也因此西施在后世成为美女的代称。西施出身贫寒,因此常跟着母亲去江边浣纱,因而时人称呼她为“浣纱女”。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期间,他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因而在得到西施和郑旦两位美女后,悉心调教,然后派遣范蠡将二女献于吴王。吴王非常宠爱西施和郑旦,整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吴国逐渐式微,而越国渐渐强大,因此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不过,关于越国灭吴后西施的结局有多种传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六种。第一种说法是西施在吴国被灭之后一方面感到欣慰,自己终于完成了使命,另一方面她对宠爱自己的吴王夫差心怀愧疚,因此最终自缢。这种传说多见于戏剧和话本当中,以此来表现西施的勇敢与善良,以及她忠贞的美好品质。第二种说法是西施在勾践灭吴后被范蠡带走,它在典籍当中有许多记载。比如东汉《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苏轼也写道:“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梁辰鱼的《浣纱记》则描述道:“范蠡挽携西施,捧着订亲信物——着一缕苎纱,驾一叶扁舟泛于五湖,任飘摇天南海西,不知所终。”《辞海》也采纳这种说法,写道:“传说吴亡后(西施)与范蠡偕入五湖。”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种说法,有的甚至与前两种截然相反,比如传说勾践灭吴后范蠡担心勾践也会沉溺在西施的美色当中,因此使策将西施推入河中溺死,还有传说西施是被吴人、勾践或是越后沉江,比如《墨子·亲士》称:“是故……西施之沉,其美也。”而《吴越春秋·佚文》称:“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四大美女里哪位的传说一直是个谜

当然在如此多的传说当中,最盛行的自然是范蠡与西施“有情人终成眷属”。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喜欢圆满的结局,因此范蠡载美泛江的传说,在西施传说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许多历史学者和专家对西施与范蠡的传说和故事却持有质疑,因为在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等都没有记载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而且范蠡故乡在河南南阳,而西施的故乡在今绍兴一带,而且两人年轻时都未走出故乡,因此两人在年轻时应该没有见过。所以当范蠡首次见到西施时,西施已经成为越王勾践的棋子,要送给吴王夫差,范蠡自然不敢与她产生情愫,所以范蠡与西施凄美的爱情故事,极有可能是后人对于他们美好的祝愿,是一种虚构。不过这并不妨碍西施传说拥有极高的价值,比如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就寄托着文学家和百姓们对西施的同情,以及对于理想的追求。戏剧上的西施与范蠡的故事,重新创造出一个优秀的传统故事,以及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西施传说在经过数千年的流传与发展之后,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人物传说之一,是优秀传统民间传说的代表。西施传说在古代衍生出许多文学作品,比如梁辰鱼的《浣纱记》就是以西施为主角,通过凄美的爱情故事来抒发兴亡之感,从而极大促进了昆曲的发展。除昆剧之外,西施传说还是各种文学形式的创作源泉。通过文学形式的传播,西施传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西施传说又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因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和繁荣。在历史价值上,西施传说的背景是吴越之战,因此西施传说对于研究春秋吴越历史非常重要,弥补了空白,与史料相互佐证。除此之外,西施传说还留下许多特色文化遗产,比如如今的临浦集镇东有一条叫做浣纱溪的小河,溪水两旁分布着十四处西施古迹群,保留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当地为了纪念西施,每年会举办许多与西施有关的民俗活动,比如农历七月最后一天的荷灯节,就是为了纪念西施而举办的。这些习俗已经流传将近上千年,蕴含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同时它们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创造了大量的收入。

为了保护西施传说,我国在2006年将西施传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认了西施传说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对西施传说继承发扬,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0: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施和范蠡的爱情故事,留下的只是美丽的传说
...不幸?人们对现实不满的时候,总是喜欢虚构很多美丽的传说出来,以此寄托心中那份美好的愿望。或许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或许是某个真实事件的夸大和渲染,又或许仅仅是人们心中的那份美
2023-02-16 22:13:00
西施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说的就是最早期的那位美女西施。西施生活在春秋晚期,传说她在吴越争霸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关于西施的说法,可以说几乎纯粹是民间传说。最流行的说法是,越国失败后,越王勾践为了保住
2022-12-23 17:54:00
范蠡、西施在勾践灭吴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讲的就是“西施浣纱”的传说。)。西施 西施漂亮是漂亮,但毕竟是一介民女,不懂规矩,不会才艺。为了训练一批美女,越王勾践专门建造了一座美女宫,教给
2023-06-01 11:06:00
勾践灭吴后,西施的命运如何?历史谜团待解
...。历史上,西施到底魂归何处呢?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传说,吴国灭亡时,夫差把亡国归咎于西施,派人用锦缎将西施裹住,将她沉到长江了。与西施殉国的传说相反,有记载称,吴国灭亡后
2023-11-26 15:03:00
范蠡和西施真的是情侣吗
...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范蠡与西施的传说令人神往,这是一段英雄美女的真挚感情故事。然而在本世纪初,苏州出土的三片竹简,却揭开范蠡与西施的真实关系,让人不由感叹自
2023-07-23 20:52:00
西施最后花落谁家呢,一起来看看
传说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是春秋末期越国的一名浣纱女。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
2024-04-18 09:32:00
...个非凡的尤物,对她的美貌赞不绝口,可见不是个虚构的传说人物。 但西施与吴越争霸战争的关系,实在是疑窦丛生,充满了难以捉摸的玄机。管子(管仲)活动的时代(?~前645年)
2023-10-21 16:35:00
范蠡和西施泛舟五湖是美丽传说,范蠡墓揭露真相残酷
...,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2、美好传说与西施泛舟五湖勾践灭了吴国,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功劳很大的范蠡,悄悄地带了西施坐上早就等在那里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
2023-05-04 11:17:00
西施的最终命运如何
...,有必要先把西施的故事的来龙去脉再梳理一下。据民间传说,西施不叫西施,她真实的名字叫做夷光,西施是在她那个时代美女的代名词。但最后还是以西施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当年吴国击败越
2023-07-23 15: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