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线调研】因地制宜 土里生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28 06: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一线调研】因地制宜 土里生金

——陵川县探索山区农业县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线调研】因地制宜 土里生金

七彩太行旅游度假小镇的滑雪场于去年11月底亮相,4个月时间引来10万游客,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

【一线调研】因地制宜 土里生金

连翘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

【一线调研】因地制宜 土里生金

陵川县古郊乡潘家掌村养蜂能手杨国兴正在庭院中教村民养蜂技能,带领村民拓宽收入渠道。

产业兴,则乡村旺。位于太行山南端的陵川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该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出了文旅康养、中药材、种植养殖等诸多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发展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转变,随着一个个“乡字号”“土字号”叫响叫亮,真正形成了“村村有产业、乡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有效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展示出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做活“山水”文章

深耕康养产业

从旅游到“旅游+”,陵川县不断提档升级,打造全域、全季、多业态文旅康养产业,为绿水青山作为“生态资本”写下生动注脚。

仲夏时节,附城镇丈河村满目绿海,廖东河犹如一条玉带萦绕而过,农家院落坐落其间,游人三五成群,目之所及皆是风景。

陵川县坐落在八百里太行山东南最高处,年平均气温7.9℃,是绝佳的康养胜地。隐身于沟壑深处的丈河村也以“康养、慢养”而“出圈”,还成为晋城市“百村百院”工程的核心示范区和康养特色村,该村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到50多万元。而曾经背井离乡讨生活的村民也在丈河村的蜕变中实现了在家门口赚钱,村民李末林和妻子凑了10多万元做起了游船生意,一年能赚4万多元;秦国英开起了小吃店,节假日时生意火热得忙不过来;辞工返乡的石书平成功应聘上了“丈河院子”民宿的管家岗位,负责为游客提供各项服务……他们都是最实在的受益者。

在陵川县,类似丈河村这样的康养村还有不少,名声渐起,令人欣喜。但村内基础设施薄弱,接待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更多游客需求的短板也日渐暴露。成了诸多康养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陵川高标准编制了《陵川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按照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培育、高品质供给、高标准服务要求,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质提升“四大行动”,让游客更好感受“快旅慢游深体验”。

行走村内,高端民宿正进行内部软装,工人们疏浚平整河道,窑洞餐厅、会议培训中心模样初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7月是旅游旺季,我们得抓紧时间搞好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不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石爱国说,届时村里可满足700人就餐、提供500张床位,让游客们在这里更好地骑行山水之间,体验森林康养。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2020年,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立足县域产业实际,在六泉乡东岸上村引进北京大地文旅集团所打造的七彩太行旅游度假小镇,从去年11月底亮相,小镇的云上滑雪场用4个月时间引来10万游客,销售额达1150万元,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今年,围绕打造全季旅游产品,小镇又依托靠近王莽岭、黄围山、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等景区区位优势,启动了露营地、高尔夫球、滑翔伞等配套项目建设,构建多层次“滑雪+”旅游业态,打造南太行山上一站式旅游平台和情景式游憩中心。

“我们将‘露营经济’纳入乡村文旅产业,让更多的人在这里感受虫鸣鸟叫、夜空繁星,让这些‘生态价值’高效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乡村文旅焕发新的生机。”度假小镇营销副总经理宋炜强表示。

随着一个个绿水青山的小乡村逐渐走向“古朴新生”,陵川县正全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宣传营销、服务监督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让“冷资源”不断成为乡村“热产业”。

深挖药材富矿

“链”出产业活力

从零散耕种到规模经营,从“初级产品”到“精深加工”,陵川县初步建成“基地种植—冷链仓储—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中药产品”中药材全产业链,向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于浙水河畔至谋棋岭上,500多种野生中药材遍布六泉乡山间田野,以潞党参最为出名。随着中药材产业迅猛发展,以石家坡村为代表,正探索发展中药材全产业链。”六泉乡党委书记张晋峰告诉记者。

自2015年起,石家坡村依托资源禀赋,建成3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起合作社、家庭农场、仓储收购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等中药材产业体系,并围绕“中药+康养”先后打造了药膳馆、药浴馆、药茶厂、百亩药茶园等产业,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万元,走出一条“以药促旅、以旅兴药”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路径。

这是陵川中药材产业链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作为优质道地药材的天然产地,陵川锚定中药材产业主攻方向,每年拿出1.2亿元资金,以每年20万亩的规模推进野生连翘抚育和科学化种植,不断推动连翘种植扩规提质,同时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强力引入精深加工“链主”企业,全面构建基地种植、精深加工、融合引流等协同促进的产业体系,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试运行的绿之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园区入驻企业之一。“以连翘、黄芩、紫苏等为原料,经过提取、酸沉、精制、干燥等程序,可提取粉、液、颗粒用于饲料添加剂。”车间内10个硕大的提取罐“吞吐”着药草清香,该公司总经理刘向东说,他们是国内黄芩、连翘提取物最大的企业之一,产品涵盖“动态助滤超精过滤系统”等多项技术专利。以黄芩为例,可实现黄芩苷生产时间比常规方式缩短1/3,产品得率提高1.6倍,生产成本降低20%,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性。

作为中药材饮片生产龙头企业,山西兰花太行中药有限公司计划围绕“药食同源”进行产品开发,眼下正筹建人参红枣蛋白肽固体饮料、人参压片糖果等产品生产线,不断延伸中药材下游产业发展。

如今的陵川,各类中药材分布面积达到126万亩,其中野生抚育和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40.1万亩,中药材种植业年产值突破5.28亿元;中药材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达15家,涵盖了中药材初加工、中药提取、中药保健品、植物芳香油提取、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基本形成全产业链特色产业架构,助力太行山深处这抹药香飘得更远、更久。

盘活闲置资源

强健富民“筋骨”

用小产业带动大发展,让小庭院成为致富园。陵川县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让庭院经济在“方寸之间”为乡村特色产业“赋能添彩”。

“在家里就能扎灯笼骨架,厂里专程派车来拉,十分方便。”随着手中的灯笼骨架安装完毕,附城镇丰西村村民张建梅将自家院中安装好的骨架归置到箱内。如今她靠着做灯笼,一个月能赚近2000元。

古郊乡潘家掌村内两侧摆放着一箱箱整齐有序的蜂箱,成群的蜜蜂从蜂箱里进进出出……村党支部书记杨亚军说,他们村位于国家级中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拓宽村民收入渠道,村民们在养蜂能手杨国兴的带领下养殖蜜蜂。“这100箱中蜂正是我边教边代养的,7月底估计每箱能产5斤蜂蜜,一箱能赚200多元嘞。”杨国兴说。

每个村庄的庭院都散发着不一样的生机。而这些正得益于陵川县以庭院经济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因乡谋划、因村推进、因户施策,发动村民用好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近年来,部分乡镇、村庄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起特色产业,我们也整合衔接资金7555万元,投向71个特色产业项目,扶持龙头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160个,推动产业提质增效。”陵川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兼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毕雪忠介绍,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该县牢牢把握庭院经济这一增收点,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脱贫户及监测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促进稳定增加收入的实施方案》和《庭院经济示范县创建方案》等,制定了9条激励庭院经济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地打造了以“小民宿、小药园、小蜂园、小菌园、小果园、小作坊”为主的“六小”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将“静资源”变为了“动资产”,将“荒废地”变为了“致富田”。

庭院经济发展让村级特色产业如一池“活水”竞相喷涌。全县“小民宿”达到1500余家、床位3万多张,“小蜂园”养殖规模达2.3万余箱,“小药园”带动了全县70%的农户在家门口做药材生意,“小作坊”带动1600余户农户实现了在家捧上“饭碗”;与此同时,马圪当乡后郊村村民在闲置土地种上了时令蔬菜和连翘,以“农超对接”助农增收;附城镇盖城村结合村庄绿化、美化,在村内种下3100多棵樱桃树,2年后每户村民将增收2000多元;杨村镇寺湖村组织20多户村民在家靠着非遗柳编这一技艺实现增收……

春有花,秋有果,冬有大棚,夏有荫。随着庭院经济的普及,昔日农家小院正成为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线调研】晋城林改之路
...县林业局的指导下对连翘进行修枝、割灌等,每年靠采摘中药材就能有10万余元的收入,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有2.5万元呢。现在家里的日子那是蒸蒸日上啊。”陵川县夺火乡琵琶河村的李明细数
2024-04-16 08:49:00
走好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量高,连续8届荣登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拥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陵五味”(连翘、潞党参、黄芩、蝉蜕、火麻仁)独具特色且量大质优,赋予文旅康养产业巨大潜能。三是自然资源富集
2024-01-16 06:26:00
...地。结合县域产业发展现状,聚焦乡村振兴、文旅康养、中药材产业发展等基础性重点产业发展问题,精细化工、冶炼铸造等特色产业“卡脖子”难题以及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问题,经过科学调研
2023-11-02 06:26:00
全国首届连翘产业大会在山西陵川县举行
...、云播展示”于一体的系列活动。会议期间,与会的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学者、企业届人士就陵川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发展瓶颈、产业关键环节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力
2024-04-21 18:59:00
“太行药乡”山西陵川: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
...道地药材的天然产地。长期以来,陵川的百姓就有采野生中药材的习惯。据《陵川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时任县令李帧曾著有《种参说》。人工种植中药材历史已有500余年。据不完全统计,
2022-12-17 14:48
“陵五味”成为“乡村振兴方”
...“太行药乡”。连翘、潞党参、黄芩、蝉蜕、火麻仁五味中药材被并称为“陵五味”。近年来,陵川县委、县政府立足中药材资源禀赋,按照“扩规提质、补链强链、融合引流”的发展路径,全力推
2024-05-16 10:10: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陵川县加快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争创省级中药材专业镇——【做强专业镇 打造新动能】“太行药乡”乘势图强“故乡的春天盛开连翘花,金灿灿的小星星缀满了山崖。巍巍太行风
2023-04-21 06:27:00
“国家队”专家“问诊”山西中药材
...斌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吴晋斌)日前,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部分专家一行人就中药材生态种植推广应用情况,在山西开展了为期四天的调研。山西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具有鲜明
2023-06-17 05:34:00
林下生金!村民把小产业种出大幸福
...缀山间。陵川县是全国连翘主产县、山西省“一县一业”中药材基地县、连翘产品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县。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陵川道地药材的卓越品质,其中,“陵五味
2024-04-25 07:3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