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南时报讯 8月15日,恰逢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如皋法院与市住建局携手在充满历史韵味的水绘园内开展“全国生态日”系列活动。如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程瑞琴,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唐明渠,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俭,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顾雪红,市住建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志坤等出席活动。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皋作为“江海文化”中“江海城市化”的起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皋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吴亚红发布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分别从参与街区“微改造”项目、严惩刑事犯罪行为、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保护环境公共利益、营造老街安居乐业氛围、探索主动靠前志愿服务、释放历史文化保障效应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根据《实施意见》,如皋市人民法院向市住建局移交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项目生态修复资金20万元,用于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系统修复、有机更新,优化城市管理配套功能和宜居体验感,让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随后,唐明渠、刘志俭共同为“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揭牌。“此次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既是‘生态+文态’司法保护品牌的有益探索,也是司法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实践。”唐明渠介绍道。
就当前如皋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保护工作,程瑞琴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点站位,在赓续文脉上同频共振。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最有力举措、最有效手段保护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二是凝聚合力,在传承保护中筑牢屏障。要做好统筹设计、加强制度保障,在落实法规制度、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社会认知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能动履职尽责;三是协同治理,在机制构建上同向而行。要将司法元素有机融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织密历史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网,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发布会后,与会人员还实地走访调研了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了解如皋历史文脉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等情况,为强化文化遗产行政执法保护与司法保障的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邱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6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