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伦被范仲淹挑断脚筋,朝廷剿灭梁山只需一招,宋江该怎样应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2 11:29: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史》中是有宋江名字的,而且是出现在《徽宗本纪》里,梁山宋江规模虽然不及江南方腊,但是比名不见经传的田虎、王庆的影响大多了。

《宋史》还记载了梁山泊素来多强盗,官府对付强盗的方式也很严酷,一般都是先割断脚筋再审讯,审讯的结果多数都是杀头,即使不杀,扔回梁山泊也会饿死——强盗也不养白吃饭的。

史料中的梁山好汉并不少,比如在四川称帝的史斌,就是九纹龙史进,抗金战争中临阵脱逃导致小众经略相公种师中战殁的招安巨寇杨志,就是梁山上那个青面兽,黑旋风李逵招安后当了“乐将节级”,在金兵南犯时杀了金州守将叛国投敌。

王伦被范仲淹挑断脚筋,朝廷剿灭梁山只需一招,宋江该怎样应对?

宋江、史进、李逵的名字或历史原型在《宋史》中都能找到,就连梁山首任寨主王伦,也在宋朝史料中出现过:此人是虎翼军的一个士卒,趁着沂州地震之灾造反,最后被范仲淹生擒活捉,按照当时的惯例,是先挑断脚筋,然后枭首示众了。

王伦造反的时候,绰号是“黄衣秀士”而非“白衣秀士”,这也是有讲究的:在宋朝,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不管是秀才还是举人,通通都要穿白袍子,《水浒传》把王伦的绰号改“白衣秀士”,一方面说他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另一方面也是跟宋江的“杏黄旗”区分开来——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后,对黄色管制一直很严,不管是王伦还是宋江,穿黄袍竖黄旗,都是造反的标志。

唐宋时期的梁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那也算一个军事重地,还单独设有“梁山军”,就跟黄文炳住的“无为军”一样——当时的“军”:“梁山军,同下州,高梁郡。开宝二年,以万州石氏屯田务置军,拨梁山县来隶。”

王伦被范仲淹挑断脚筋,朝廷剿灭梁山只需一招,宋江该怎样应对?

很多小说夸奖某位高手“打遍天下八百军州”,指的就是梁山军、无为军那样的地方。

虎翼军士卒王伦黄袍加身起兵造反而被范仲淹按照惯例,生擒后挑断脚筋枭首,宋江则被张叔夜击败招降,后来还参加了征方腊之战。

宋江征方腊之后就从宋朝史料中消失,可能是被方腊打死,也可能是被朝廷秋后算账做掉了,施耐庵说宋江被钦赐御酒毒死,可能也有一些历史依据。

梁山好汉全伙受招安,对朝廷和宋江来说,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不利于劝人向善教人学好;梁山好汉不可能融入主流社会,他们当官对老百姓来说也不是好事。

王伦被范仲淹挑断脚筋,朝廷剿灭梁山只需一招,宋江该怎样应对?

史书中的宋江并没有困守梁山坐等朝廷大军征剿,而是四面出击流窜劫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剽掠山东一路,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

梁山是什么样的,《宋史通俗演义》的作者蔡东藩去实地考察过,发现水泊环绕的梁山顶多能驻扎一千人,所有的粮食都要用小船运进去——梁山泊又叫梁山梁山泺,是很多河流泛滥后汇聚成的浅水湖泊,关胜和董平称梁山军为“水洼草贼”还是很有道理的:泺泊同音同意,用作地名也念作“落”,有时候跟淀字通用,是水浅草多芦苇茂盛。

《宋史·河渠志》记载:“天禧三年,滑州河溢,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泺;熙宁十年,河决澶州曹村,东汇于梁山泺;元丰五年,河决郑州,溢入利津阳武沟刁马河,归纳梁山泺。数十年中,受河流者三焉,所以成巨浸也。”

三次河流泛滥汇聚而成梁山泊,这就跟我们钓鱼的沙坑一样,不下雨,水位就会迅速降低,而且岸边一定有很多芦苇杂草,水质也很差,不像河水那样清澈可以饮用,洗菜也不行。

林冲初次上梁山,就是“对过芦苇泊里,三五个小喽啰摇着一只快船过来”,因为是冬天,芦苇都枯败了,旱地忽律朱贵只能射响箭招呼,而不能用火箭或烟花,因为那样会把藏在芦苇丛中的小船都烧了。

王伦被范仲淹挑断脚筋,朝廷剿灭梁山只需一招,宋江该怎样应对?

梁山泊是浅水湖,行不得大船,因为多生芦苇,也怕火攻,但是官军要想剿灭梁山,还真用不上火攻,因为水面放火,毕竟伤害不大,他们还有更高明的一招,而且有人已经用这种办法对付“梁山贼寇”了。

关于梁山泊,还出过一个笑话,这个笑话明确记载在《世说补》中——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有人提出要把梁山泊的水放干,可以得到万顷良田,王安石当时很高兴地问那梁山泊之水往哪里放,中书舍人、《资治通鉴》副主编刘攽告诉他:“在旁边再挖一个梁山泊就行了!”

放干梁山泊之水自然是一个笑话,但是没有其他河流泛滥,梁山泊就会进入枯水期,那却是真的。蒲宗孟当郓州知州的时候,梁山就有很多强盗:“郓介梁山泺,素多盗,宗孟痛治之,虽小偷微罪,亦断其足筋,盗虽为衰止,而所杀亦不可胜计矣。”

蒲宗孟逮住梁山强盗就挑断脚筋,这做法一直被沿用,他围困梁山强盗的方法也很实用:“寇依梁山泊,恭敏(蒲宗孟谥号)下令,禁毋得乘小舟出入泊中。贼既绝食,遂散去。”

王伦被范仲淹挑断脚筋,朝廷剿灭梁山只需一招,宋江该怎样应对?

范仲淹和蒲宗孟剿灭梁山贼寇在史料中都是一笔带过,盗贼被挑断脚筋枭首也成了惯例,黄衣秀士王伦被范仲淹擒斩,“淮南盗”宋江被张叔夜击败招降,这可能就是施耐庵把王伦写死、把宋江写降的原因。

王伦和宋江既然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读者诸君就可以替他们想想办法了:梁山四面环水,没有战略纵深,后勤补给也很困难,官军甚至不用进攻,只要进行十天半月封锁,就能使梁山军不战自溃,那么您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王伦和宋江多坚持三年五载?

宋江受招安一直为后世诟病,但是我们到梁山实地去看一看,就会发现他除了投降,还真没有别的路可走,倒不如把梁山搬到二龙山或少华山、清风山,起码打不过还能逃得掉。

王伦被范仲淹挑断脚筋,朝廷剿灭梁山只需一招,宋江该怎样应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梁山泊早已高岸为谷山谷为陵,沧海桑田的变化,让我们即使去梁山泊踏勘,也未必能替宋江想出生存的办法。

宋朝的农民起义次数在历朝历代中最多的,这种说法可能有喜欢宋朝的人会不高兴,但史实就是史实:现在有据可查的是四百三十三次,还有小规模的不在统计数字之内,宋江只有一个梁山泊还写进了《宋史》,说明当年盗贼多如牛毛,如果穿越到宋朝没有成为达官贵人,就极可能变成张青孙二娘的馒头馅儿,即使穿越成宋徽宗、宋钦宗、蔡京,也难免本人“北狩”、妻女被折合成金银赔给金国的厄运。

不看史料只看电视剧和网文,自然会觉得宋朝不错,因为有些人会故意忘记靖康之耻,也不看当年有多少人造反,又有多少人成了盗贼的醒酒汤,同样道理,不到梁山实地去看一看,就不会知道宋江四处劫掠和受招安有多无奈:如果让您以水泊梁山为根据地,并给您配齐一百单八将和十万大军,您会怎么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伦被范仲淹挑断脚筋,朝廷剿灭梁山只需一招,宋江接下来怎么办
...虎翼军中的一名士卒,借沂州地震之机发动叛乱,最终被范仲淹亲自擒获。按照当时的惯例,先是挑断脚筋,随后被斩首示众。王伦造反时的绰号是“黄衣秀士”,而不是“白衣秀士”,这其中有其
2024-08-19 10:56:00
难怪宋江必须要死,你看三位梁山寨主的名字连起来一读就明白
...着就要改朝换代,推翻那腐朽黑暗的宋王朝了,然而首领宋江却带着众兄弟归降了朝廷。宋江的这一做法并未给那些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们带来荣华富贵,反倒直接将梁山好汉们的性命给断送了,他
2024-12-15 14:26:00
梁山好汉王伦,为什么心甘情愿跟着宋江招安?
...雄好汉都在山上落草为寇,而他们的首领就是后来上山的宋江,宋江一直都有个理想就是接受朝廷的招安为国效力,他的这份心思几乎所有的梁山高层都知道。宋江的小九九宋江虽然在前期对梁山的
2023-01-30 15:19:00
接受朝廷招安,宋江的结局,在梁山三位当家的名字里早有预示
水浒传中,宋江带着一部分的弟兄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且做着他的当官梦,最后却被赐毒酒一杯。而宋江会死,似乎是水浒传的定局。作者施耐庵早已将宋江的结局埋在梁山领袖的名字之中,只待读者一
2024-10-24 11:02:00
...任大寨主,分别是白衣秀士王伦、托塔天王晁盖、及时雨宋江,他们三人代表了梁山的三个不同时期,其中王伦是创始人,晁盖是奠基者,宋江是转型者。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王伦落第后,在柴进大
2024-05-04 11:00:00
被宋江毁掉的梁山之魂是谁
...先朝廷的将领;其二,他与柴进、卢俊义一样,身上没有宋江的狡猾,也没有李逵那样的草莽之气;其三,他是梁山的三朝元老(王伦、晁盖、宋江),林冲的命运将影响到对宋江的评价。林冲与宋
2023-08-31 21:22:00
梁山最有手段的人是谁,玩死王伦晁盖
...历了三代领导人,在王伦手上建立,在晁盖手上壮大,在宋江手上完蛋。这三个领导人的死都离不开一个人,是他直接激怒林冲杀死王伦,倒向宋江而害死晁盖,放走高俅导致宋江被赐毒酒。在这些
2024-06-09 11:17:00
把梁山三位寨主的名字连起来读,你就会知道宋江为何必须死
...密码。梁山的三位寨主名字,如果连起来念一念,能揭开宋江必然要走向死亡的背后真相。这看似偶然的命名,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宿命论和历史观呢?也许这些名字里藏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暗示
2024-12-28 10:24:00
宋江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从来不是自己,也不是晁盖
临终前,宋江躺在破旧的榻上,双眼无力地望向天花板,内心充满了疑惑与不甘。从晁盖死后,梁山的权力斗争似乎表面上趋于平静,宋江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梁山寨主的位置。他曾带领梁山好汉南征北战
2024-11-26 10: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