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坚持“三全育人”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2-15 08: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李 双

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启蒙阶段,对儿童心智发展、性格塑造和基本能力培养具有深远影响,由此来说,培育出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具有专业素养和责任感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三全育人理念深刻阐述了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战略,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教育理念。这就要求高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多措并举、积极创新,推动学前教育学生更好掌握教育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输送一批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三全育人契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三全育人具有主体、过程与方位要素系统化的育人特色,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中,全员育人指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等主体均能接受教育,突出受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全过程育人指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乃至终身学习,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全方位育人指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艺术修养、体育发展等多方面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直以来,人才培养都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对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来说亦是如此。要做好相关工作,高校既需要重视学术教育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也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完整加强引导和塑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学科优势基础上,优化教学要素,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方向发展,即推动教育主体广泛化、教育评价过程化、教育内容丰富化,以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是关注儿童早期教育和发展的专业,旨在为社会培育具有专业教育理论知识、过硬教育实践技能和高度责任感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人才专业培养普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但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育人主体、育人过程、育人方位方面仍面临挑战。

育人目标明确,但定位不清晰。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即不仅能胜任学前教育的教学工作,也能应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但这也导致了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多侧重于学生艺术技能的教授与培育,而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育人能力和素养方面的专长,导致科研与理论学习板块的课程设置不足。培养目标与培养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忽视了学生胜任其他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不利于为社会培养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课堂以PPT演示为主,教师为完成规定教学任务通常采用讲述式的教学手段来传递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相对完善,且课程内容丰富。当前高校虽重视实践课程,但课程的质量和安排存在实践机会少、时间短、安排不够完善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评价较为合理,但忽略过程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闭卷考试、开放性考试、作品设计等,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成绩,但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会简化教学质量评价。

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培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要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如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优化育人组织体系架构,推进全员育人。高校应该积极为上下内外联动育人创造条件,构建集教学、管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育人体系。首先,教师应遵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明确育人职责,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加强学生的师德教育。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时可以构建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学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并灵活调整教学重点难点和实践教学形式,以更好适应学生专业特点。其次,加强校企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其在实践课程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提升综合素质。

丰富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难以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保持课程多样性。一方面,要充实通识课程内容,使课程体系涵盖语言、科学等领域,以拓展学生知识体系,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课程,完善教学计划,确保实践课程的实效性。同时要积极探索教学平台,扩大教学资源,拓展专业实践教学途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如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学前教育培养目标,搭建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引入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考核,助推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这既能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又能使其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其中,综合评价应包括校外见习导师、校内教师等主体的建议和评价,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指标体系。同时,要加强过程性考核,促进学生重视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和表现。过程性考核不仅要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业成果,更要注重其在整个学期内展现的能力和进步。此外,也要发挥过程评价的反馈功能,更及时、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全面评估学前教育人才的学习效果,实现全方位育人。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本文系2022年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五位一体、融通共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M2022369〉)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5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涵建设,贯通体育核心素养,提高新时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彰显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体育
2023-06-15 09:37:00
...转自:中国教育报河池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高校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在经济转型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基础持续提升的现实背景下,我国艺术方向的行业与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音乐相关教育行
2023-02-27 09:06:00
...动创新寻求更多机遇,构建引企入校、送教进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双创”教育改革,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双创”教育升级面临多方面挑战高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
2023-12-26 07:05:00
...度部署本科专业建设工作,转变专业建设理念,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课程资源建设,加快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实践教学
2024-01-17 05:44:00
...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点人才培养方案是塑造高质量人才的指导性纲领。在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培养学
2024-03-15 03:45:00
...,文科拔尖学生培养与文科专业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高度叠加重合,统摄于新文科建设过程之中,新文科建设对文科专业卓越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
2023-06-30 09:06:00
...声乐创新人才学院以粤西地区音乐教学不断提升声乐教育人才培养和发展质量,不仅体现了思政教育对声乐艺术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实现了声乐人才培养的特色化,从而为地方音乐的发展输送更多音
2023-07-21 09:08:00
...:中国教育报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山文”)牢牢抓住我国职业教育由“量变
2024-01-04 09:25:00
...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经济
2023-07-27 07:1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