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正所谓“刀枪无眼”,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更是如此,常常就有大人物被小角色秒了的事情发生,比如高澄让厨子兰京给刺杀了,比如黄巢兵败在山东让下属所杀,再比如李自成穷途末路时被乡间斗殴的农民所害,还有陈胜吴广皆是死于小人之手,所以,有时候战场上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弓箭作为古代最常见的一种远程打击工具,如同我们后来的远程火箭弹,往往是讲究的以量取胜,在正面战场上,一排齐射,会不会被射中就全看运气了。正如文学作品中,晁盖攻打曾头市不幸被箭射中面门,中毒而亡;还有三国演义中的孙坚,在追击黄祖时,被黄祖埋伏的弓箭手射杀;再比如演义中东吴猛将甘宁在夷陵之战被蜀汉番将射中额头,伤重而亡,战国时的魏国名将庞娟,也是在行军途中,被孙膑带领的齐国军队埋伏,最终被齐军将士所针对,死于乱箭之下。
箭矢
在实战中,一般名将都是在中军或者后方指挥和运筹,按理说一般不会受伤,但是这也不绝对,有时候名将就怕流矢,在古代医疗环境和卫生环境落后的情况下,一点小伤都容易被感染而致病,比如连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也是因为在讨伐英布时,不小心中了流矢,因为治疗不够,再加上刘邦当时稍微上了点年纪,因伤重之后患病数月不治而亡。
历史上中流矢而亡的名将其实还不少,比如三国演义中曹魏名将徐晃,在攻打孟达时,在城楼下不幸被流矢射中,最终伤重而亡。还有就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一名将李舜臣,在行军途中,坐在防守极为严密的铁甲“龟船”中,却没想到被一颗子弹从狭小的缝隙中钻进来给重伤了。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下,历史上那些“运气不佳”,中流矢而亡的名将。
阖闾战败
1、阖闾
阖闾,算是吴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君王了,其颇具雄才大略,利用死士的刺杀,从堂兄弟手中抢夺来王位,然后带领吴国奋发图强,重用伍子胥和苏武,使得吴国军事顷刻间成长起来,一举成为天下强国。之后阖闾带领吴国军队持续对外征战,在灭楚之战中,阖闾带领军队绕开楚国的大别山防线,直取汉水,然后以少胜多,击败楚国十数万大军,最终长驱直入,攻破了楚国郢都,几乎灭掉了当时天下的最强大国之一。
然而强势的吴王阖闾没有倒在和楚国争雄的战争中,没想到却在越国这个小阴沟里翻了船。阖闾在伐楚成功后,由于政治策略的失败,被楚人联合秦军击溃,归来后,阖闾将重心放在了解决南方死敌越国这边。
前496年,阖闾趁着越王允常去世,新王勾践刚刚即位,对越国展开了讨伐,越王勾践也是个狠人,面对强大的吴军,知道正面作战没有办法取胜,于是先是组织敢死队冲锋,但是冲锋两三次都被打退,于是越王便拉来一帮罪犯,排着队上吴军阵前抹脖子,吴军哪里见过这种阵仗,顿时就傻了眼。然后越王勾践就是趁此时机,发动大军冲锋,最终自然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吴军大败。阖闾也无力重新组织进攻,只能后撤。后来,阖闾在逃亡途中,被流矢射中脚趾,失血过多,不久便殒命。当然,关于阖闾之死,还有说法是在逃亡途中,被越大夫灵姑浮挥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他的脚趾,伤重而亡,因为记载不详,具体情况已经无法考证。
赵括殉国
2、赵括
赵括,战国时期的赵国大将,名门之后,赵国传奇将领赵奢之子。因为输掉了战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导致了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同时也因为此,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
前261年左右,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城,导致了韩国国土被割裂,上党地区脱离了韩国本土,成为了一块飞地。而上党地区对于三晋来说,乃绝对意义上的战略要地,丢失上党,则三晋将沦为鱼肉。而对于韩国来说,面对来自秦国的亡国之危,则就需要转移危险。所以,韩人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无论出于任何目的,赵国都必须要接手上党,因为一旦上党归属于秦国,赵国将在地理上处于绝对劣势。所以,赵孝成王就接手了上党这块烫手山芋。
而秦国做梦都想得到的上党却归了赵国,自然不可能放过,毕竟一旦上党被赵国全部吞下,那秦赵之间的实力差距将被无限缩小,再想大举东出完成统一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所以秦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就出兵河东,与赵国提前进行了一场巅峰对决。赵国则出动了名将廉颇,作为应对秦军的主将。
廉颇在与秦军作战前期,接连不断的失利,最终不得已据守长平一带的险峻位置,之后,秦军接连攻破赵军的几处防守阵地,赵军只能以长平为据点死守。战争进入了拉锯时期,但是秦国的综合国力强于赵国,所以赵国在疲敝之间,率先撑不住了,赵孝成王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拖不下去的战争,换上了能打进攻的赵括替换只能固守的廉颇,选择主动出击。
赵括上任之后,主动收集情报和消息,随后对秦军进行了大面积用兵,秦军也换上了白起作为主将。秦军知道赵军急于求战,于是层层引诱,将大举出击的赵军引入包围圈,然后截断了赵军的后援。赵军不得已在包围圈内与秦军拉锯了四五十日,不过在绝境之下,赵军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不断地突围而出,虽然几次突围之战都拼尽了全力,极大的消耗了秦军的战斗力,但是还是没能打破包围圈。
然后,赵括不信邪,亲自带队组织突击,然而在进军途中,赵括不幸被流矢射中,伤重而亡,赵军顿时没了士气,随后就选择了投降,然后被白起坑杀,赵国惨败,自此再也不能组织秦军前进的步伐。
张济迎汉献帝
3、张济
张济,曾为董卓手下部将,在董卓入京师掌握大权之后,张济也水涨船高,成为一方军阀势力。董卓被吕布、王允联合诛杀之后,张济作为有军队在手的风云人物之一,胜任镇东将军,驻守在弘农,也就是今三门峡周边。
之后张济支持汉献帝东迁,因功升任骠骑将军,不过之后因为内部矛盾,反而想劫持献帝,不过没有成功。之后回师弘农,但是弘农周边地狭民贫,难以支持大军长期驻扎,所以张济便经常率军外出劫掠。196年,因军中缺粮,长途奔袭,南下攻打南阳郡的穰城,却在作战过程中,中流矢而亡,张济死后,其手下军队归属于侄子张绣,成为了乱世枭雄之一。
庞统陨落
4、庞统
三国历史上最可惜的谋士之一,庞统本为汉末名士,早年在周瑜手下任事,因为业务能力强,所以渐渐被周瑜委以重任。后来周瑜病逝巴丘,而庞统虽然多结交东吴名士,但是因为在东吴高层没有人脉,再加上孙权喜欢求稳,不善于用奇谋,所以庞统并没有得到重用。
正巧,刘备在荆州渐成气候,庞统转而投奔了刘备,经历了耒阳县令之职后,被多方举荐,成为刘备手下最为倚仗的幕僚之一。后赶上局势变化,庞统为刘备谋划夺取西川。刘备先是以帮刘璋的名头带领庞统入川。后来,两方势力反目,庞统劝刘备趁势取西川。刘备采用了庞统的谋划,带领大军奔袭成都,一路杀到了雒城,今成都北部德阳广汉附近。
刘备大军在此遇到了顽强的阻击,庞统亲自率领大军攻城,途中不幸被城上刘璋军的流矢射中,伤重不治身亡。一位璀璨的谋臣,就此陨落。
张郃殉国
5、张郃
张郃,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也是曹魏到了曹睿时代,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在曹操平定汉中之后,张郃一直镇守在西线,先后追随夏侯渊,曹真等主帅,曾在街亭之战大败了马谡,瓦解了诸葛亮最声势浩大的第一次北伐。
曹真病逝后,张郃独自委以重任,在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派出司马懿作为临敌主将,张郃受司马懿所节制。司马懿并非军事上的顶级人才,在临阵应变上讲究的是谨慎,所以,以拖延战术最终使蜀军缺粮的问题暴露。
诸葛亮不得已只能选择退兵,而司马懿这个时候,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不顾张郃反对,强令张郃追击,军令不可违,张郃只能冒险追击,最终不幸在木门遇到了蜀汉留下的伏兵,张郃率军和蜀汉军队大战,在冲锋的时候不幸被流矢射中了右膝,不久伤重而亡。
李嗣业攻邺城
6、李嗣业
大唐名将李嗣业,乃是唐朝天宝年间,李唐王朝顶尖名将之一,其力大无穷,善于使用陌刀,勇猛无比,是先锋大将的不二人选,因为战功彪炳,被人称作“神通大将”。李嗣业多次随军东征西讨,参加过击败突厥和吐蕃之战。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嗣业在唐肃宗的安排下,配合郭子仪和仆固怀恩等人讨伐安禄山叛军,常常出任先锋大将,作为主力将领参与了收复两京之战,因为作战勇猛,所向无敌,累功被封为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
759年,唐朝大军进攻相州,但是因为累月征战,唐军疲惫,相州久攻不下,诸将中只有李嗣业敢战,不断冲锋和死战,最终拿下了相州。然后马不停蹄地进攻邺城,但是因为冲得太猛,一时不注意被流矢射中,伤重修养,本来日渐痊愈,但是某一日突然听闻军中擂鼓,以为是又有战事,激动起身大喊杀敌,用力过猛创口被挣开,伤到了动脉,失血过多身亡。
李存勖
7、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应该是五代十国时期,军事能力最为突出的一位帝王,同时也是不世出的名将。相比其父亲李克用,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存勖在危亡之际接手了父亲的烂摊子,通过潞州之战的胜利,稳住了阵脚。然后用了十余年,带领河东节度使走向强大,一举平定了幽燕与河北多镇。
然后李存勖率军与后梁巅峰对决,通过一系列的疯狂进攻,李存勖最终掀翻了后梁,建立了后唐政权,然后并关中和巴蜀,天下江山十分之七收入了后唐囊中,只要稍作休整,一统天下只在弹指间。但是李存勖虽然军事能力极为突出,但是政治才华却近乎无能。李存勖一心沉迷于伶人表演,喜欢敛财却比较吝啬,跟随其打天下的勇士们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李存勖在位四年,手下造反的就不在少数,926年,皇甫晖在邺都叛乱,李存勖命李嗣源前往讨伐,行军到魏洲,军士们却拥立李嗣源为主,引发了李存勖的猜疑,再加上佞臣阻碍上听,导致了李嗣源百口莫辩,不得已只能造反,带领大军向京师而去。
而洛阳也发生了动乱,担任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机叛变,火烧兴教门,李存勖本身都是军旅出身,立马反应,带领卫士前往平叛,在组织作战时,却不幸被流矢射中了要害,兵荒马乱无法及时救治,不久失血过多而亡。
陈友谅兵败鄱阳湖
8、陈友谅
陈友谅,元末枭雄,是骨子最硬,手段最狠辣的一位起义军领袖,其个人才华不亚于朱元璋,只是在胸怀和远见上稍微差点,当然更差是运气,有王者之才,但是无王者之命,所以就称之为枭雄吧。
1363年,陈友谅出动数十万大军东进,要一战而定天下,在洪都城下吃瘪之后,不得已和朱元璋在鄱阳湖进行了一场大决战,但是陈友谅自以为无敌的铁索连舟,却没有想到寒冬腊月上天给了朱元璋一股东风,朱元璋以火攻破了陈友谅的无敌舰队,桥段比较老套,和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类似。
陈友谅在实施了几次突袭失败后,决定先收拾残军撤退,恢复实力后再与朱元璋作战,汉军且战且退,实力犹存。但是正在此时,却没有想到,在撤退途中,陈友谅不幸被不知是谁射出一支流矢射中了面门,须臾便伤重而死,陈汉大军顷刻间便失了主心骨,一团乱麻之下被朱元璋歼灭无数,连陈友谅的太子都被俘虏了。关于此事,只怪天不助陈友谅,仅此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