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助力打造更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市政协经济城建委员会组织委员视察湖里区后浦社城中村、厦门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12月27日,市政协副主席黄国彬、黄世忠带队,围绕“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 治理水平,打造更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开展会前视察,市政协经济城建委员会联系的民建、工商联、经济界别委员及第二功能型党支部委员参加视察。
委员们先后视察了湖里区后浦社城中村治理情况、厦门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后浦社作为岛内代表性城中村社区,人口、建筑密度大,基础设施薄弱,治理水平较低。2022年6月,湖里区启动后浦社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于2023年3月完成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的改造,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城中村现代治理“后浦模式”。委员们认真听取了后浦社现代化治理历程和主要成果介绍,对我市城中村现代化综合治理,盘活旧城空间,提高居民群众归属感、幸福感,激发城中村活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一环,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厦门已建成并运营干支线管廊80公里、缆线管廊298公里,入廊管线逾1300公里,极大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并形成“规划有统筹、建设有标准、管理有制度、资金有来源、运营有保障”的具有本土特色、行业领先、获全国推广的“厦门模式”。在翔安综合管廊管理中心,委员们实地考察了新机场管廊PPP项目和综合管廊智慧管控平台,进一步了解我市充分运用智慧、绿色、高效的手段在地下空间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
委员们认为,我市结合新城建设、老旧城区更新改造和城中村现代化提升治理,因地制宜推进系统化、智慧化、集约化的综合管廊建设,促进了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进一步增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韧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资政建言的作用,深入调研,为我市扎实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和地下基础设施布局,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增添助力。
(市政协经济城建委员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1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