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30 21: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咱们古代的通缉令一般被称为海捕文书,寓意其实就是大海捞针......而古代的捕快们大多依据这种文书抓人,文书内容上写明了犯人的姓名、大概年龄、籍贯、外貌特征等等,一般还搭配有一张十分抽象的犯人画像。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这张犯人画像有多抽象?您来看看......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话说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竟然还是个人?怎么可能有人能长得这么磕碜,你们也太不尊重犯人了吧?真要按照这个通缉令来抓,猴年马月也抓不着啊!我要是个大胡子我就把胡子剃掉,没有胡子就养一把大胡子,藏在偏远的小村庄藏个几十年不就行了?

这您大可放心,要是靠这些画像来抓人那咱们古代还不得乱了套啊!古代抓捕犯人,这张图片顶多就是提供个大致长相而已,描述一下相关的容貌特征。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既然画像不准,那么古代究竟通过什么来抓捕犯人的呢?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咱们古代的抓捕手段主要是通过保甲、连坐制度和有罪推定等等,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人口普查。古代朝廷最重要的是什么?税收。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税收可是朝廷收入的大头,而税收从何而来?百姓,你种田的就要交田税,做小生意的就要交商税,有个兵荒马乱的还得当兵服徭役,所以对人口的统计普查是重中之重。朝廷对百姓人口的关注度绝对非同小可,有的朝代居民统计甚至精确到了个人!而朝廷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其中负责人口普查的就是里正。

里正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是咱们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里之长(也就是基层官职,明代又称为里长)。春秋时期以八十户人家为一里,具有治事才能的称之为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换算成咱们现在相当于村委会主任。里正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人口和赋税,负责调查户口,检查非法人员(也就是是否有可疑分子进入),课置农桑(督促百姓们及时劳作),催纳赋税(这是朝廷赋税的源头,里正对百姓们的缴税情况进行统计)。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您千万别小看了里正,他们的职责可不轻,要是管辖区域内出现了啥情况,里正第一个倒霉。您就比如说有一次秦昭王病了,有百姓们杀牛祈祷希望大王的病好起来,结果这事儿被公孙述知道了告诉了秦昭王,“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啥意思,秦昭王马上下令问是哪个里的百姓干的,并且处罚了该地区里长。你负责的区域有百姓私自屠杀耕牛为什么不管!

连村民杀牛里正都得背锅,那要是出了命案里正不更得倒霉?所以您想想看里正对什么最上心?当然是人口流动和治安问题。王二麻子家两天都门窗紧闭,他家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张三可还欠着赋税哪!这两天得去催催。朝廷发布了通缉令,有某某省的杀人犯逃了出来,我可得擦亮眼睛仔细盘查。一个个恨不得把眼睛都熬绿了,这时候要来个慌里慌张的陌生人,首先就检查你的合法证件,真正的犯人哪里逃得过里正的法眼?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有人也许会说到了陌生的村庄当然容易暴露,但如果我是投奔亲戚,偷偷摸摸不让里正知道不就可以瞒天过海。就像水浒传里宋江、武松这些人杀了人不是照样可以逃跑?

皇帝老儿比咱们要明白得多,所以在设立里正制度的同时又增加了保甲制。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什么叫保甲制?其实就是连坐,这与里正制度很相似,通过户籍将若干人家编为一甲,而若干甲又编为一保。保有保长,甲有甲长,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百姓层层掌控,而各甲和各保之间的百姓必须联合作保,一家有罪,九家揭发,如若心存侥幸放纵凶犯,十家连坐全都有罪!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您看看是不是很残忍?但是这样的确是很有效,这百姓们可不就跟朝阳大妈一样,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马上引起警觉向保长报告(如果是通缉犯经过了你们村庄,百姓们没有举报照样和通缉犯同罪)。所以您真要犯罪了逃跑估计也逃不远,总得被抓回来。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水浒传》中,宋江在杀死了阎婆惜后曾想偷偷回来接老父亲去梁山,结果中午刚到村庄晚上衙门的捕快就已经得到消息前来抓捕,捕快们哪有这么灵通的耳目?还不是村庄的百姓们看到了宋江马上向官府举报么!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

除了大棒之外还有胡萝卜,您就比如说官府会对举报的百姓进行奖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们就开始流行悬赏制了,楚平王当年抓伍子胥的赏金就高达五万石粮食!宋朝时举报逃犯的赏金更高达五万铜钱,有了这样的鼓励,您说说百姓们不就更乐意去检举是否有可疑人士出没了么!

再说了,古代限于生产力水平不高,极大多数百姓都在生存线上挣扎,辛苦劳作收获的粮食仅能填饱肚子,哪还有心思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古代人口的流动性根本就不强,很多人一辈子可能根本就没出过村,一个县城里出现个外乡人那都是很难得的(像首都和其他大城市可能人口流动性会强一些,但普通的城市乡村等人口流动就很少了)。所以但凡要出现个陌生脸庞,街坊大妈、里正保长就得过来盘查了。你这人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为何来到我们村啊等等,非得把你祖上三代问个底朝天不可。而且到了晚上古代村社街巷一律有栅封死,除非有疾病生产等事,否则皆进出不得,您想找个地方随便住一晚都不行。

同时古代可不像咱们现在这样交通发达,像现代人这样一张车票从北京到云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你得向官府解释为什么要走这么远,要拿着官府给的路引才能出远门,不然估计连县城都出不了。在关键的路段有城池关卡,想过关,可以,给出身份证明来,要是没有说明你这人很可疑,抓起来再说!所以能够依法穿州过县的无非就是这几类:办事的官员,赶考的文人,发配的犯人,押犯人的士兵,还有就是商人们,而这些人可全都有朝廷给的通行证,一查就能查个清清楚楚。

所以您看,在古代要是犯了事儿,要不就干脆心一横落草为寇(还不能穿州过县,必须专门拣没人的地方走),想要蒙混过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0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朝时父亲杀人,儿子举报父亲会如何
...落后、交通不便的汉朝,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普通的老百姓几乎很难真的跑到长安去告御状伸冤,但是这至少给了老百姓一种伸冤的途径,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民众的情绪,缓和社会矛盾。二、
2024-02-10 11:18:00
李密从朝廷通缉犯到瓦岗之主,他只用了三招
...那样无能。李密用的这三招分别是什么,我们来一探究竟:上瓦岗之前的见面...
2022-12-15 21:28
古代秀才可享受六大福利
...刑的可能性。第二样,秀才有专门的衣服。秀才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是有功名的,所以他们可以穿长衫长靴、带方巾,在老百姓里面“鹤立鸡群”。所以,我们看到古装剧里秀才的穿着和普通人不
2023-07-16 11:11:00
卫伉及公主被杀,皇后与太子被逼自杀,背后原因是什么
...事迹不详,唯一有记载的就是他曾以暴力手段犯法,是个通缉犯,但这个人却是巫蛊之祸的始作俑者。巫蛊之祸的发生非常奇怪,在朱安世身上有两个疑点:一、朱安世被丞相公孙贺抓捕归案后,是
2024-07-22 20:30:00
李景华为什么被称为“燕子李三”?
...声大噪。当然,李景华犯下了多宗案子,自然也成了头号通缉犯。一心想抓他的侦辑队急于立功,因此对他盯得也就愈发紧。按理,李景华是个行动非常隐蔽的人,想抓他并不容易,然而他却还是落
2023-08-14 06:38:00
在古代犯了罪为何不全部关进监狱,而是将他们发配边疆?
...为社会的规则,封建王朝时期,统治者们为了更好地约束百姓的行为,对触犯法律的人,实施相应的刑罚。古人犯了罪,尤其是重罪,受到的惩罚是很重的。如,自隋朝开始,对犯罪者制定了五种主
2023-05-13 19:17:00
石达开行刑时,为何一声不吭
...以及密谋造反才会被处以凌迟之刑。凌迟太过于残酷,老百姓都很惧怕挨到自己身上,只能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因此,犯人凌迟的场面并不多见。这就不难理解,成都人为何要在今天扶老携幼去
2023-02-15 15:49:00
为何李逵不能成为打虎英雄呢
...铁石心肠。第二:杀虎时,武松是老百姓,李逵是朝廷的通缉犯。武松打死老虎后,可以大胆的自报家门,因为他心胸坦荡。而李逵自知是朝廷出榜赏三千贯钱活捉的通缉犯,是大闹江州、劫法场的
2023-05-19 14:15:00
在古代,是怎么处置战俘的?有哪些处理方式?
...直接杀死的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进步。而且,犯人如果没有工作成果,没有被立即处死,往往会被关进监狱。禁锢,可能是为了羞辱对方,也可能是碍于对方的身份,没有别的办法。前者
2023-03-01 22: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