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招商引资,绝非简单的“握手”与“签约”,其背后是一场关于诚意、专业与韧性的综合考验。本期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聚焦深耕招商一线的云岩区投资促进局综合科科长宗子舜,通过他的亲身经历与深刻洞察,生动诠释何为“钉钉子”精神——那是一种主动链接资源的桥梁意识,是一种敢啃硬骨头的攻坚勇气,更是一种“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首都北京,从五星级酒店到华润大型项目,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打动优质企业“西进”落户的关键,远超出优惠政策的范畴,更深植于精准的产业匹配、高效的资源协调和让人心安的服务保障。其所提出的从“引资引智”到“凝心聚力”的转变,正是新时代下招商引资工作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当前,云岩区正大力推进文商旅融合与城市更新,新的机遇已然浮现。我们希望这篇访谈能为您带来启发,共同思考如何以更创新的模式、更贴心的服务,吸引头部企业扎根,汇聚发展新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您曾先后被派驻到深圳和北京进行一线招商,这两段不同地区的经历给您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挑战和收获?在对接像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时,您认为最能打动优质企业“西进”落户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宗子舜:对接湾区产业转移,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有桥梁意识。我们作为驻外人员,其实就是云岩对外的窗口,要主动出击、主动链接资源。在华润项目上,我们发现通过对我区丰富医疗资源挖掘,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通过一轮轮对接,协调资源、解决问题,最终项目才能落地。经验上看,要敢啃硬骨头,也要不断找准自身优势去匹配企业需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我们了解到,您在工作中以一种“坚忍不拔、紧咬不放”的“钉钉子”精神而闻名。能否分享一个最让您印象深刻的项目案例,您是如何通过持续不断的服务,最终将一条“有意向的信息”转变为“落地签约的项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宗子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国宾五星级酒店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落地初期我们成立了项目专班,提前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大量前置工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企业落地的过程中从项目审批到资质的办理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也协同很多部门解决了不少难点,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明白,招商不是“引进来”就结束了,后续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跟进才是成败的关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您提出招商工作要做到从“引资引智”到“凝心聚力”的转变。请问“凝心聚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除了优惠政策,您还通过哪些方式来增强企业的归属感和投资信心,让他们真正扎根云岩?
宗子舜:作为一名招商工作者,我理解的“凝心聚力”,核心是从过去侧重于资金和项目的引入,转向更注重与企业在情感、战略和发展上的深度联结,具体是通过发挥我区身为贵阳市核心区的比较优势,锁定有扩张或转移需求的品牌,前期对项目研判分析、通过收集企业诉求解决真问题、以韧性和专业赢得信任。“线索是起点,钉子精神是桥梁,落地是硬道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是您秉持的服务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能否举例说明,您是如何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并成功协调解决某个棘手问题的?
宗子舜:我一直把营商环境看作“看不见的基础设施”,不是光靠口号。我们做的是把政府资源整合起来,主动对接企业,解决他们的真实问题。比如我们帮企业找订单、拓市场,这种精准服务很受欢迎。我们坚持一个原则:“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有需要我们就全力支持,没事时不打扰企业正常运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结合您对文商旅和城市更新板块的深耕,您如何看待云岩区未来在这些领域的招商新机遇?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您认为招商引资模式需要进行怎样的“持续创新”来保持竞争力,吸引类似华润、HRG机器人这样的头部企业?
宗子舜:在文旅方面我们重点打造贵阳的旅行集散地,引进高端民宿、旅行社、品牌酒店,同时也在推动酱酒消费场景向“生活方式”转变,围绕未来方舟酒等优质消费载体,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打造酱酒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城市更新方面,主打“住房+运营+配套”的全链条招商,比如旅居地产、高品质住宅等,打造产城融合的生活圈。招商必须跟着产业方向走,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银
编辑 李佩珂
二审 彭银
三审 赵晓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4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