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半月谈:花了高价却得不到专业诊疗?心理咨询反起“心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4 14:43:00 来源:澎湃新闻

时下,心理健康问题为大众关注,心理咨询需求市场日渐庞大。随着市场生长,收费标准模糊、咨询师资质难定、机构鱼龙混杂等问题逐渐显现。一边花着高价钱,一边担心受了骗,正成为心理咨询消费者的又一个“心病”。

价格不菲,资质难评

“花了不少冤枉钱,却没有专业辅导”“我是来寻求帮助的,结果更致郁”……检索心理咨询相关信息,可以看到一些消费者反映“被骗”经历。

半月谈记者走访了解到,心理咨询价格不菲,市场化机构每小时收费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且通常按整套疗程收费,一个疗程费用高达数万元。“钱是花了,但也很难确认找的心理咨询师合不合格。”一名消费者说。

半月谈:花了高价却得不到专业诊疗?心理咨询反起“心病”

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称,近10年全国存续的心理咨询机构累计超过10万家,每年新增心理机构平均增速在40%以上。据了解,目前心理咨询服务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医疗机构,但目前开设心理科的医院较为有限;一种是社会咨询机构,近年在市场上大量出现。

福州一所中学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该校曾有一名学生在一家医院心理科就诊,一个疗程诊疗费达4万多元,但心理问题没得到改善。后经了解,该医院心理科属于外包性质。目前,该院因违规诊疗,已退出经营心理咨询相关业务。

半月谈记者采访相关平台发现,心理咨询定价缺乏明确的标准。一些市场热度高、咨询量大的指定类型咨询价格偏高,如杭州一家机构价格显示,解决婆媳、离婚等家庭问题的面询费用达2999元每小时。

“一些机构抓住消费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且许多人以为收费越高的心理咨询师水平越高,但实际并非如此。”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孟迎芳说,学会对成员咨询师有一定价格指导,但市面上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心理咨询有什么差别,咨询师也很难说清楚。

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还有一些机构“挂羊头卖狗肉”,说是心理咨询,其实是相亲介绍所、瑜伽馆、星盘算命等;还有的治疗手段、宣传手段五花八门,如灵气按摩、全息疗法、芳香疗法等,甚至以心理咨询的名义“灵修”,一些咨询师的简历写着“师从某某大师”,但其实专业资质无从考证。

市场机构热闹,公益咨询萧条

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心理咨询师?2017年,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认证,现阶段各机构以培训的方式发放培训证书,且合格评判标准并不统一。

“社会机构纷纷推出各种名义的证书,行业不存在固定的准入门槛。”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林贤浩说。福州一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开办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很容易,无需专业机构审核其专业性,“心理咨询师可以‘速成’,行业处于完全开放状态”。

福州市鼓楼区一家心理咨询室的负责人徐女士介绍,其工作室挂靠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自行任意定价。消费者程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遇到心理咨询乱收费,却因缺乏相关行业标准而投诉无门。

业内人士反映,目前接受过本科专业教育的心理咨询师仅占约10%~20%,大多数是通过社会机构培训出来的,“读了几本心理学书,在机构里考个证,就能挂靠机构做心理咨询,收费还不低”。

林贤浩介绍,公立医院实行普惠定价,如福建省三甲公立医院大多每小时定价80元,难以覆盖治疗师工资和器材损耗等成本,医院也趋向于减少相关的心理咨询业务。“患者预约排长队,有些甚至等了半年才做上咨询。”

当前,社会对心理咨询的需求量较大,各地开通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据半月谈记者了解,受限于经费和人手,一些热线存续困难。福建省12355青少年心理热线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热线工作量大,而全职的心理咨询师每月工资仅3000多元,与市场机构差距巨大,“大多地方热线站经费紧缺,有的已经关停了”。

为心理诊疗纳入医保创造条件

出现心理问题时,心理咨询被视为“救命稻草”。业内专家认为,心理咨询为来访者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最终具备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这是药物难以替代的。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教授林丽华认为,心理咨询师需要经历专业的教育和业务训练,积累足够的个案和时数,否则可能对咨询者造成二次心理伤害。

目前部分地区出台相应精神卫生条例,如江苏省相关条例规定,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加强对心理咨询服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规范心理咨询活动。

半月谈:花了高价却得不到专业诊疗?心理咨询反起“心病”

业内人士建议,规范心理咨询市场,需压实卫健、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责任,施行心理咨询白名单机制。林贤浩、林丽华等人建议,尽快出台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准入、职业培训、执业资质、从业伦理规范等方面的国家统一标准,健全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心理咨询如何规范收费标准?福建省众一泰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然明建议,以职业资质、学历高低、个案时数、个人体验、督导时数、从业年限作为评价指标,不同的分数区间对应不同的咨询收费,推动心理咨询收费的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

半月谈记者留意到,江苏、广东珠海、北京海淀等地先行尝试,出台相关政策或征询社会意见,探索将心理疾病治疗费用纳入医保。但有专家指出,对于心理咨询的界定、治疗过程等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形成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应尽快规范相关的流程标准,建立合理的报销目录和报销比例,逐步探索将心理诊疗纳入医保,减轻患者负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心理咨询治疗费用太高又成患者“心病”
...次数百元至数千元 担心花了高价钱却得不到专业的服务心理咨询治疗费用太高又成患者“心病”● 近年来,我国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走高,抑郁风险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但因咨询费用高无法
2024-05-15 02:04:00
学校急需它,却被边缘化:关注中小学心理教师成长
...大困难。绿萝心数总裁王勉介绍,督导是指经验更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对经验相对不足的心理咨询师的一种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对个人能力做出客观评价,同时学习新的技巧和知识。“我们在工作中会
2023-12-12 10:12:00
孩子着迷的不是萝卜刀,是掌控感
...到“我能掌控它”。 ——从众心理,社交需求。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祥云指出,现在很多热销产品都是孩子在网络短视频中看到同龄人在玩,自己也跟风
2023-12-12 10:11:00
拉扯中的考研“N战生”:越考越心慌,越考越不甘
...区九龙社工服务中心主任陈会兰表示,当前不少社区都有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组织,这些组织平时针对辖区内的辍学、失业等重点群体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建议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心
2022-12-24 11:45:00
...“朋友圈”。 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祥云分析指出,无论是零食、手串,还是奥特曼、网络游戏,都可以看作“社交货币
2023-07-21 09:41:00
心慌气短  竟是双心疾病
...医学会科普分会、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四科、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联合主办的“心脏康心理健 护双心在行动”在福州闽侯竹岐乡举办。活动向民众和医护人员普及了双心疾病的概念和影响。“
2023-04-13 09:37:00
论文查重,怎么就成了毕业生们的一块“心病”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8期内容“查重过了吗”“论文降重了吗”……快到一年毕业季,毕业生之间的“问候语”悄然发生了变化。出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约束,查重率是衡量论文原创性的重
2024-05-16 12:21:00
聚力构筑心理健康防线
...心理疏导安静舒适的诊疗环境 □记者 姜琰 陶秋凤 “市心理咨询中心早就该开了,独立在医院外面,让患者容易接受,大大增加了治疗的信心。”市民李先生道出众多来访者的心声。“许多
2023-09-12 02:04:00
警惕在线诊断心理疾患越治越病
...号采取限流或封禁措施,同时加大对正规医疗机构、持证心理咨询师的流量扶持。监管部门需完善网络心理服务规范,严查以“科普”之名行“带货”之实等行为,并建立快速举报和处理机制。此外
2025-03-20 09: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