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6月27日,在五师双河市G219线—怪石峪公路建设项目工地上,李晓华(右)与同事一起查看项目建设相关资料。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郭晓维 摄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郭晓维 通讯员 李林
“李书记,你又到工地上来啦!”
“来了来了,我来看看!”
端午节期间,双河城建集团双河工建公司路桥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晓华没有休息,又“泡”在了工地上。
“李书记一有时间就来到施工一线,问我们需要啥,有啥问题需要解决。”施工现场的工人笑着对记者说,“她是我们的贴心人。”
路桥分公司承建的工程大多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几个工地转下来就是一整天,李晓华每次从工地回来都是灰头土脸,尤其是夏天,脸被晒得黝黑发亮。
在工地上,只要她当天发现了问题,第二天很快就能进入解决程序。“来了就能给职工群众办事!”李晓华很受工人们欢迎。
李晓华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总会给大家送去温暖。
夏季,她给在高温下工作的工人送去绿豆、白糖等防暑降温用品;冬季,她为施工的项目部送去碳纤维电暖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至于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更是从没有落下过。甚至到了“六一”儿童节,家里有小孩的员工还能收到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
在工地上待久了,李晓华萌生了一个想法:让我们的家人了解一下,一线工人是如何工作的?
2022年国庆节那天,路桥分公司党支部组织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李晓华组织公司的党员,带着家人,一起重走了这些年公司承建的一些工程项目。水光潋滟的如意湖,笔直平坦的博温公路……每到一处,参与过建设的人们回想起建设时的情形,话匣子就打开了,开始给家人们讲当时的工作趣闻。说着说着,妻子望向丈夫的眼神,变得温柔了;孩子看向父亲的眼神里,多了崇拜;孩子那句,“爸爸,这个漂亮的湖,就是你建的?”更是让在场的工人心里喜滋滋的。
这些年,路桥分公司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也赢得了多项荣誉,多次受到上级公司及五师双河市的表彰。
“‘泡’工地,还能方便我学习新知识。”李晓华说。公司承建的S610线博河中桥段施工时,现场首次采用了桩基施工新工艺——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那天,李晓华一大早就来到施工现场,观察新工艺的施工。“同样20米长的桩基,采用传统的冲击灌注桩施工需要3天,而采用旋挖钻机新工艺只需4小时,虽然增加了少量的砼施工用量,但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省了大量人工费用和机械费用,工期也能缩短。”李晓华紧盯着旋挖钻机,并认真记录着施工要点,直到顺利灌桩结束。
尽管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党务工作,可是李晓华仍然要求自己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一点点问、一点点学。在现场遇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李晓华与业主和监理进行沟通时,也遭受过很多质疑,但她用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多年“泡”在工地上收获的施工经验,打破了质疑。
“泡”在工地上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现场解决问题。
5月28日上午,在五师双河市精博公路维修项目施工现场,李晓华就解决了一个难题。
当天,施工人员正在对一段路面进行沥青摊铺作业,从早晨开始施工,大约已经摊铺了30米的路面。可是此时,一辆从精河县方向驶过来的救护车经过这里。
患者年龄偏大,正处在康复期,家人及医生都希望与施工人员商量一下,能不能就从刚摊铺的路面上行驶过去。这样就意味着,这30米的路面要重新摊铺。
“不能让救护车带着患者绕远路。”正好在施工现场的李晓华通过电话与支委们紧急沟通,最后决定让救护车从刚刚摊铺好的路段行驶过去。
项目经理算了一笔账,重新摊铺,至少要多花费1万元。
“咱们可是路桥公司,搭桥修路为了什么,就是为人民服务!”李晓华说。
返回的救护车行驶过来了,经过这一路段时,司机轻轻摁响了喇叭,那声音清脆动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1 0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