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新闻速递:近日,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发生争执,一旁的大爷上前理论,陌生小伙突然走过来扇大爷的脸,相关视频发到网上后,引发关注。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耳光,“地铁判官”突然就成了热词。
■热评:地铁上抢座占座引起的争执时有发生。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有的人经常不顾及他人感受,任性侵占公共资源,要么出言不逊、大声喧哗,要么举止粗俗,让人觉得烦躁和反感。但很多时候,大家往往碍于面子,抑或怕招惹麻烦等其他原因,一般不会主动出面制止,而是选择忍气吞声或者“熟视无睹”。就此而言,不少网友之所以如此追捧这位小伙为“地铁判官”,大概率是出于一种看“爽剧”的心态。换句话说,小伙的行为某种程度为敢怒不敢言的人们出了一口“恶气”。
表面上看,基于公众普遍对和谐公共环境的迫切期望,小伙的出现,着实让大家“爽”了一把。但冷静思考,无论如何,随便出手打人都是不对的。这种行为既容易助长社会戾气,还可能面临法律惩罚。不容置否,对于地铁上占座侵犯他人权益等不文明行为固然需要干预,情节严重时还当受到处罚,但打人就是实打实的违法行为。而鼓吹“打人就是正义”,只会让社会弥漫“以暴制暴”的戾气,甚至某种程度是更大的不文明。
纠正公共空间的不文明行为,还是需要通过法治与文明齐头并进。一方面,公共空间的管理者应从有针对性的规则制度和务实举措入手,适时加大管理力度,主动、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也需要每一个公共生活的参与者扛起责任,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挺身而出,积极用正规方式加以解决。艺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