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月4日,青岛地铁发生一起小伙掌掴老人的事件引发关注。9月5日,青岛地铁的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证实,确实有两名老年乘客和一名男性乘客发生肢体冲突,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已介入处理。
此前报道:
冲上热搜!大爷与大妈地铁争吵,突然被陌生小伙掌掴!警方已介入
▲视频截图
9月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处了解到,该事件在发生当天就已调解完毕,事件被定性为纠纷,当事小伙已向两位老人道歉,两位老人表示接受道歉,不追究任何法律责任。
至于网传打人男子有“精神病”一说,地铁分局的民警告诉红星新闻,此说法“没有事实依据”。关于事发经过的具体细节,民警表示不方便透露。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名小伙被网友称为“地铁判官”,并因此事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其中一条热搜为“地铁判官找到了”。有网友还找到了疑似打人小伙的某平台账号,该账号多则视频中出现的小伙长相与打人小伙极其相似。9月6日,这个疑似打人小伙的账号在该平台上的粉丝猛涨,截至发稿时,其B站粉丝数量已涨至10.5万。红星新闻记者尝试联系该账号,暂未获得回复。
红星评论
处理公共场所冲突,
绝不靠什么“地铁判官”
今日互联网,若论谁最火,“地铁判官”一出,试问谁与争锋?相关话题很快“霸占”微博热搜第一。巧的是,事件起因也与“霸”有关。
借用网友创作的文言文版,言简意赅来个原景重现——青岛地铁上,两老人辩座(争座位),一男踱步前听,初闻老妇霸占二(占两个座位),又闻一老翁曰:吾占十座也未尝不可。初时不解,而后大怒,此老翁欺人太甚,遂反手掌掴之。此事广而传之,众人皆称其为“地铁判官”。
“地铁判官”一事,充分激发了网络段子手的创作欲,热梗频出——“我占10个座儿你也管不着”“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已知全貌立即执行”“迷茫,确定,审判”“这一巴掌,扇出了社会正义感”“他干了所有人想干,但没勇气干的事儿”……
网友自制解说图
在社交媒体上,为这一巴掌鼓掌叫好的,大有人在。近年来,因霸座引发的争议,屡屡引发热议。其实,就算是没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小孩子,都明白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占座有错。
座位是公共资源,霸座不仅是对公序良俗的破坏,也是对他人权益的侵害。正因如此,地铁判官那句“混蛋,占座还有理了”才会引发网友的共鸣和点赞。
不过,那些赞许“地铁判官”出手果断的人,很快就被打脸了……原来,所谓“判官”主持社会正义,其实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真相反转让人意外。占座一事,只是误会。被掌掴的大爷,更与占座无关,只是争吵中出言不当。更有媒体消息称,被当作勇士、置于道德鄙视链顶端的精神小伙儿,其实是精神有点问题。
针对此事,青岛地铁工作人员证实,此事属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已进行调解,双方互不追究。当地警方回应称,其是否是精神病不便透露。尽管事件告一段落,可这一巴掌引发的舆论海啸,并未平息。
其实,无论小伙儿是否有精神疾病,首先必须确定的是,在文明社会,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绝对不是处理公共场所冲突的正确选择,打人不是正义,以非对非更不可取。尊重他人权利、维护公序良俗,才能共同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回头看,一巴掌封出“地铁判官”,何尝不是一种公共情绪的宣泄?在现实生活中,不文明行为屡现,如何干预与处置往往成为难题。如果忍气吞声,势必助长其嚣张气焰,而放任自身该有的权益被侵害;而如果出手,当事人顾虑重重,或是被对方谩骂侮辱,或是遭遇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式的调解,或是担心因视频被剪辑、歪曲,而遭遇键盘侠的网暴……民众朴素的正义感,该如何得到尊重和保障?
伸张正义,本不该如此迟疑。当然,这绝非肯定“动手不动口”的鲁莽冲动,而是社会应当划定文明的底线,每一位公民都应自觉成为公共秩序的维护者,而非破坏者。
“我走后,他们会老实排队、老实坐好,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我来过。”这段判词,为网友替“地铁判官”杜撰。现实中,希望这段判词不要一语成谶。维护公共秩序,需要的并不是判官,而是每个人对是非对错的判断。
红星新闻记者 陈卿媛 实习生 朱伯迪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林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