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山东潍坊安丘市全域生态引领农业“品质变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0-23 11:3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通讯员 赵峰 赵南南

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是山东省安丘市自去年起在农业发展领域锚定的又一前瞻性战略目标。作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市与出口农业强市,安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早已走在全国前列。如何实现从“吃得安全”到“吃得生态、吃得健康”的品质跨越?安丘立足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以大生态、大健康理念为指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基础,构建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力争探索出一条生态筑基、品牌增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山东潍坊安丘市全域生态引领农业“品质变革”

技术人员在孟赫农场查看使用有机肥的大姜长势。

管控体系:从“安全”到“生态”的坚实基础

作为“世界的菜篮子”,“安丘农品、国际品质”的金字招牌声名在外。而这背后,是一套贯穿“从田间到舌尖”的严苛质量安全管控体系。自2007年起,安丘便坚持采用“国际最严标准”来监管农产品质量:不仅成立了副县级规格的“农安办”,还组建了山东省首支逾百人的专职农安员队伍,配备流动食用农产品管理服务车,年抽样检测超过10万批次。

在管控体系的加持下,全市190余家出口实绩企业构建起覆盖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网络,将“安丘标准”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着眼农业未来发展趋势,消费升级一定会倒逼我们必须对农产品品质进行升级。”安丘市委书记乔日升一语道破农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如何实现农产品从“安全”到“生态”的跨越升级?安丘的答案是发展全域生态农业。

为破解发展瓶颈,安丘深度参与制定全国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国家团体标准,主导建设“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场”产学研用标准联盟,精准制定了大姜、大葱等13个主要品类的农产品生态标准及生态农场建设规范,创新搭建覆盖56种农作物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从土壤修复抓起,确保农产品从土壤-种子-成品皆有标准可依。

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直接转化为可观的“生态溢价”。汇海生态农场采用“菜叶秸秆酵素菌肥+种养循环”技术,实现每年收获5~8茬生态蔬菜,在成本降低20%的同时,产品售价提升两成;雅茹农场坚持土豆、洋葱、胡萝卜有机种植,成功走进北上广高端市场,售价高达30元/斤,土豆4元/斤仍供不应求。截至目前,安丘生态种植面积已突破30万亩,生态农产品溢价率达25%。

“土壤革命”:筑牢全域生态农业“根基”

在全域生态种植的号召下,一场改良土壤的革命正在安丘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汇海生态农场有机肥堆肥现场,机械轰鸣不断,热气腾腾的原料堆散发着发酵的活力,那些曾令人头疼的农业废弃物,将蜕变为高品质有机肥,重新回归田间滋养果蔬。“我们3天就能处理1500吨畜禽粪污与秸秆,40多天后就能产出600吨有机肥。”农场负责人贾国亮的话语中满是自豪。这一幕,正是安丘发展全域生态农业的生动缩影。

安丘长生源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宝杰说,过去种姜依赖化肥,土壤板结、姜瘟频发。如今采用“脱毒姜种+系统化植保”生态技术,化肥用量减少30%,农药使用量减少近60%,土壤有机质从0.8%提升至2.2%,产出的大姜品质优异,成功打入欧盟等市场。

安丘在鼓励农场自主创新升级的同时,针对有机肥成本高、质量不稳的痛点,创新“政府统筹、国企运营”机制,组建专业公司运用大数据精准配比,以成本价供应定制化有机肥。此举推动安丘92%的畜禽粪污、95%的秸秆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3年提升0.8个百分点。

生态种植的显著“疗效”,成为吸引农户自主加入生态种植行列的强力“磁石”。目前,全市已有1700余家家庭农场向生态种植转型发展,30万亩基地告别化肥农药依赖。30余种生态农产品通过有机滋养重现记忆中的“老味道”。

双码认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透明

为进一步提升安丘农产品的辨识度和知名度,同时推进优质农产品实现优价,安丘高标准打造由政府背书的区域公用品牌“安丘农耕”这一高标准IP,努力把“安丘农耕”打造成为家喻户晓的安全、生态、健康的代名词。

为此,安丘首创并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双码认证体系,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为种植经营主体赋予了专属“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就可查询农产品的种植情况、日常检测等质量安全信息;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是生态农产品的身份证明,由具有国际资质的检验认证机构——中检集团为安丘生态农产品量身打造并进行生态原产地背书,扫码即可查看产品信息、企业信息和追溯信息等,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全市13万余家生产经营主体建立数字档案,实现对70余种果蔬的全程可追溯。

这种消费信任,直接拉动了生态溢价:贴有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的“辉渠小米”在北京高端超市身价达普通小米的3倍;汇海生态农场的西红柿出口韩国,凭借“双码认证”,价格高出市场40%;凌河街道石家庄村红芽姜单价最高达40元/斤,孝德山庄的“安蜜1号”大桃卖到10元/个……

从传统农业大市到出口农业强市,从破壁国际标准的“跟跑者”到制定国际标准的“领跑者”,从产品质量安全到农产品质量生态健康的跃级转型,这座农业强市,正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农业的品质革命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安丘样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个全国第一,山东潍坊安丘铸就“世界菜篮子”
...出口。“从安丘出去的每一批农产品都有唯一身份码,”安丘市农产品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坤清说,“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全链条信息,真正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面对国际贸易中
2025-08-22 07:56:00
...董事长徐清华指着消雾节水模块介绍说。蓝想环境科技是安丘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帮助研判行业、量身定制方案,得益于政府精准培育,蓝想从“小作坊”快速成长为绿色环保
2024-05-24 18:51:00
2023年潍坊市安丘市东埠中学高质量发展十大工作亮点
...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安丘市东埠中学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12283”工作思路,圆满完成“东埠振兴”三年行动任务目标,顺利启动“卓越东埠
2023-12-30 14:51:00
数字强市宣传月:潍坊安丘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数字化名企行”活动
...合大数据系统“三学三提一强”活动要求,8月18日,潍坊安丘市大数据中心联合安丘市工信局在山东蓝想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数字化名企行”活动,安丘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孙
2023-08-22 12:13:00
...朊粉产能提高到10-12万吨/年,产能再次提高50%。近年来,安丘市聚焦大健康产业新赛道,通过整合生态农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标准品牌赋能,探索出一条“以农促工、以工带农”的
2025-07-04 21:02:00
潍坊安丘:“闯”出新天地 “创”出共富路
...一隅看全市,瞄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开年以来,安丘市抢抓以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助推产业抱团发展新契机,大力推行设施农业和生态家庭农场建设,厂房里、田地间,活力满满,干劲正
2025-03-09 17:05:00
强农先锋丨马炳超:扎根乡土 情系三农
...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田园画卷。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潍坊安丘市新安街道的华夏·四季现代农业产业园,近距离探访这位乡村振兴实践者的心路历程。从房产经理到“新农人”1983年出生的马炳
2025-06-25 16:56:00
“安丘声音”加速“出海” 延展经济“外向面”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晚会现场播放安丘宣传片。安丘市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潍坊1月29日电 (郑晖 李明芮)“当‘世界的菜篮子—中国·安丘’画面闪出时,我由衷地为家乡感到自豪。”近日,
2023-01-29 13:54:00
大众网记者 焦雪 通讯员 王茜 潍坊报道安丘市兴安街道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规划到2035年,将汶南社区打造成以农业种植为基础,以市场和服务为两个支撑,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
2024-03-17 18: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南京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姜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5-11-02 09:14:00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11月1日,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在风景秀丽的羊山湖擂鼓开赛。现场20支高校龙舟队挥桨竞渡,在湖面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速度与激情”。 南京
2025-11-02 09:14:00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G334国道,东起吉林龙井,西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在吉林省境内绵延的895公里中,不仅串联起长白山麓的林海与松花江畔的湖光
2025-11-02 10:1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东志编辑 黄镇华二审 彭玲三审 李枫
2025-11-02 11:21:00
河北新闻网讯(刘志刚)清晨的京哈高速九门口复线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冲刺年底通车目标;国道G228昌黄路至秦唐界段宽阔平坦
2025-11-02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