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网络现在很多人说,蜀汉后期连诸葛瞻都在统兵,能行吗?
于是,网络的键盘手们,就开始讨论,讲诸葛亮、司马懿这对宿命中的对手,在培养下一代方面的水平。
宿命的对决,一边是司马师、司马昭龙兄虎弟,一边是诸葛瞻。
绵竹之战,在家门口带着上万兵马以逸待劳。
最后被邓艾带着死里逃生的那两三千疲弊之师,打的落花流水、
差距咋就那么大呢?诸葛瞻和司马家的娃们
第一次看到司马家的娃跟诸葛家的娃做对比时,我的心里是不那么好受的。
在我看来,虽然司马师、司马昭奠定了西晋的根基,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
但这种背主欺上当街弑君的败类,相较于诸葛瞻这种最后誓死不降、满门殉国的忠烈。
凭什么就说司马家教儿子就一定比诸葛家教出来的好呢?
即使诸葛瞻业务实操能力是差了点。
就算要在三国名人中的二代里找人做一下对比。
我也不愿意拿司马家的那些玩意儿来作为参照物,因为不配。诸葛瞻和陆抗
我更愿意将陆抗作为比较的对象,因为这俩才是仅仅在能力这一项存在变量的。
首先,二者的父亲诸葛亮与陆逊。
是《三国志》里面唯二单独拥有列传的臣子,都是出将入相级别的顶级人才。
其次,这诸葛瞻和陆抗对于自己所处的集团,蜀汉和东吴都是忠心耿耿的,基本没有什么道德方面的槽点。
区别只在于陆抗镇守西陵一线守得非常成功,还一度击败了西晋名将杨护。
而诸葛瞻首战即崩盘,作为蜀汉的最后一道防线。
被邓艾打爆,直接导致了成都变为孤城,刘禅最后投降的结局。
首先从先天条件来看,作为遗传了诸葛亮陆逊基因的诸葛瞻、陆抗。
德叔猜测,智商上肯定都不低。
是的,你可以说诸葛瞻菜,但你不能说诸葛瞻蠢。
可以这么说,诸葛这两个字,基本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成为了智慧的代言。
所以能造成诸葛瞻、陆抗最终成就方面巨大落差的,就只有后天环境和培养了。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或最简短的篇幅来讲,那就是诸葛瞻命不好,八岁爹就没了。
而陆抗在陆逊去世的时候已经19岁了。
青春期阶段有没有父亲的陪伴,是这两位二代最显著的区别。
但显著归显著,却并不是最直接的原因。
在我看来,导致诸葛瞻、陆抗最终不同结局的最大因素还是两个字——环境。
先说陆抗,虽然他是陆逊的儿子,地位很高。
但因为陆逊晚年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所以陆抗在父亲刚去世的时候,日子过得比较凄惨。
在陆逊葬礼上,孙权当面拿出这位老丞相的20条罪状,让陆抗解释。
换一般人,真的立刻就崩了。
而这种生活在老板猜忌之中的状态,一直到7年后,孙权驾崩前,才得以改变。
可以说,陆抗在其20多岁的那个青年时期,是经受过许多磨砺挫折的。
而反观诸葛瞻,你去看他的传记,就只能用顺风顺水四个字来形容。
从八岁那年被老爹孔明评价为聪慧可爱,到17岁迎娶公主,受封骑都尉,18岁担任羽林中郎将,之后一路获得侍中、尚书仆彦等高级职位,直到29岁执掌尚书台。
可以说,是从未遇到任何障碍与瓶颈,甚至别说是障碍了,就因为父亲诸葛亮在蜀地巨大的人望。
《三国志》里面写道,在当时但凡朝廷颁布什么善政好事,即便跟诸葛瞻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百姓们都会觉得这一定是诸葛家的功劳。
在诸葛瞻的一生中,我只看到了两个字,那就是捧杀
一个人,没吃过苦,没遭过罪,作为一株温室里的花朵,是个人都对他好,对他尊重。
他做什么都是对的,是正确的,乃至于不是他干的好事都会归到他的头上。
这样的生长环境,换谁都会自信心爆棚,都会迷失,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错误的估计。
从而,当诸葛瞻在第一次正式领兵,带着蜀汉上下所有人期望走出城门的那一刻,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所以,德叔觉得,人一辈子,吃亏要趁早,挨打也要趁早,少年不碰壁,往往比少年不努力更加可怕。
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就如同37岁的诸葛瞻一样,再也无法承受失败给我们带来的后果。
当然,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诸葛瞻的堂兄弟,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2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