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56年,雍丘之战,4千唐军与4万“燕军”交战。张巡临危不惧,以城池为依托,“燕军”阵亡两万余人,令狐潮狼狈而逃。此战,唐军以少胜,赢得很精彩。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率15万兵马南下,连克洛阳、长安。唐玄宗指挥错误,唐军连战连败,高仙芝、封常清被处死,哥舒翰投降,着实可悲。
安禄山起兵后,建国“大燕”,与唐朝叫板。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作战,但唐军各部配合不力,许多将领投降安禄山,局势岌岌可危。
值此危难之际,县令张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张巡散尽家财,招募兵马,得到了四千多人,与“燕军”抗衡,坚守雍丘城池。
756年,令狐潮率2万兵马攻城,“燕军”架设云梯,以吕公车推进,攻势十分迅猛。张巡事先准备柴火,派兵突袭“燕军”阵地,焚烧吕公车。
令狐潮不服输,下令强攻雍丘,使用抛石机狂砸城池。张巡亲自指挥,一边修补城墙,一边下令士兵用弓弩还击,射杀冲锋在前面的“燕军”。
一天交战下来,“燕军”损失很大,令狐潮下令撤兵,明日再攻城。张巡抓住机会,修补城池的同时,用水喷洒城墙,结成冰块。
时值冬季,城墙结冰,令狐潮无机可乘,便率兵离开。令狐潮并不服输,他找来杨朝宗、李怀仙、谢元同,聚集4万兵马,再次攻打雍丘。
令狐潮刚扎下大营,张巡亲自率一千兵马突袭,直接杀向“燕军”。令狐潮没防备,仓促应战,便后撤十里驻扎,张巡旗开得胜。

唐军此次突袭,令狐潮损失不少兵马,却没放弃攻打雍丘。令狐潮亲临城下,“燕军”使用抛石机攻城,砸烂城垛。
城垛损坏很多,“燕军”又架设云梯进攻,张巡让士兵修建栅栏,在背后使用弓箭射杀敌军。张巡还准备一堆蒿草束,并灌上油脂,点燃后扔向“燕军”,敌军被烧得焦头烂额。
连续几日进攻,令狐潮还是拿不下城池,“燕军”却很疲惫。此时,张巡率兵展开夜袭,焚烧“燕军”的粮食、物资,让令狐潮不得安宁。
大战六十天,交战三百多次,令狐潮攻城无望,便想“劝降”张巡,让他归顺安禄山,换取荣华富贵。
张巡、令狐潮是老朋友,都很熟悉对方的作风。张巡回复令狐潮:“平日里你经常跟我谈忠君爱国,以忠义自诩,如今就这样做?忠义何在!”
令狐潮是读书人,张巡这么一说,脸面无光,不由大怒。但是,令狐潮并不放弃劝降,他继续派人送信,还让士兵用弓箭将“劝降书”射入城内,瓦解唐军斗志。
坚守雍丘五个月,城内粮食短缺,又没有援兵到来,雍丘就是一座孤城。唐玄宗自己都难保,压根不会来救援这座小城池,雍丘守军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长安没了,唐玄宗跑了,将士们建议张巡投降。张巡假装答应,说让自己考虑一下,然后布置捉拿“投降者”,将为首的6人抓捕。
张巡拿出唐玄宗的画像,率领将士朝拜,然后将6人带出来,斩首示众,首级丢下城池,让令狐潮断了劝降的念头。

连续作战几个月,唐军箭矢消耗殆尽。张巡让士兵制作“稻草人”,穿上黑衣服后,悬挂在城墙,制造夜袭的假象。
令狐潮不知虚实,让“燕军”弯弓射击,以密集的箭雨射杀而来。几天下来,张巡得到十余万支箭。张巡“稻草人取箭”的事迹,被罗贯中加工,用到了诸葛亮身上,是为“草船借箭”。
得知张巡并非夜袭,而是“稻草人取箭”,令狐潮非常恼火。不过,令狐潮也很得意,知道唐军后勤不行,防备也松懈了不少。
令狐潮防备松懈,张巡抓住机会,乘着夜色派五百“敢死队”下城。“燕军”认为他们只是“稻草人”,张巡又想来“借东西”,并未理睬,更别说射箭。
唐军发起突袭,睡梦中的令狐潮来不及抵抗,便夺路而逃。主帅逃走,“燕军”乱成一锅粥,张巡又从城内杀出来,“燕军”大乱,纷纷跟着逃跑。
唐军穷追不舍,“燕军”胆战心惊,坠入河中溺亡者众多,死伤惨重。令狐潮溃逃到开封,不敢再次出战。
雍丘之战,持续数月,“燕军”阵亡两万余人,元气大伤。张巡麾下只有4千兵马,但他临危不惧,指挥得当,妙计百出,赢得了胜利。

接下来的睢阳之战,张巡凭借七千兵马,与尹子奇的十八万大军对抗,更加精彩。
参考书目:《旧唐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