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5月17日,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特色技能展演现场,35岁的徐源正专注地在宣纸上晕染映山红的色彩。画面中,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正从笔尖“生长”出来,与吹芦笙的苗族男子、敲铜锣的彝族老人、倚着花树观鸟的少女,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少数民族生活长卷。
徐源正专注地在宣纸上作画
“这个吹口琴的小姑娘,原型是我去年在普底乡采风时遇到的彝族女孩。”徐源指着画面右下角说。
作为省级非遗水城区农民画的第二代传承人,徐源的创作始终扎根于乡土。5岁时,他在父亲徐承贵的指导下完成第一幅农民画,并在央视大风车栏目斩获金奖。
“2011年我刚毕业时,父亲靠卖画一年收入不到10万元,现在我们将农民画中的人物和花型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发了多款文创产品,去年仅版权授权收入就达36.5万元。”徐源告诉记者,2018年,他在六盘水市水城区开业的农民画主题餐厅里,这种将视觉艺术与味觉体验结合的尝试,让餐厅日均客流量超过200人。
在展演区中央,张维义正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桃花芯木的纹理。42岁的他面前的工具架上,整齐排列着多件自制工具,最小的推子只有火柴盒大小,刀刃薄如蝉翼。“这个是修音梁的,那个是挖琴颈的。”他用镊子夹起一把微型刮刀,“每把琴都有自己的脾气,得用对应的工具和它‘聊天’。”
展台上,一把标价3.4万欧元的吉他格外引人注目。这把为瑞典演奏家定制的乐器,琴身采用马达加斯加玫瑰木,指板镶嵌着鲍鱼贝花纹,琴头雕刻着苗族图腾。去年,他的一把吉他在国外的拍卖会上以200万元成交。
张维义介绍为国外客户定制的吉他
今年,他尝试用本地木材制作“贵州系列”吉他,全竹款售价2800元,泡桐款4200元。“正安漫山遍野都是竹子,为什么不用?”他拿起一块竹制琴颈,“经过12道碳化处理,音色不比桃花芯木差。”
在展演区的另一侧,48岁的杨应刚团队搭建六角亭模型。他手里握着一根长约80厘米的“丈杆”,杆身上刻满密密麻麻的符号:三角代表卯眼,横线标注长度,圆圈对应不同形制的斗拱。
“外人看这是根木杆,我们看这是座房子。”他用指尖划过一处刻痕,“这里标着‘三寸三分’,对应檐角的起翘角度。”
作为黔东南州侗族木构榫卯工艺大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杨应刚用了五年时间才读懂丈杆的奥秘。记者在现场看到,整座六角亭模型严丝合缝,没有一根钉子或螺丝。
“我们的房子靠的是‘穿斗式’结构,就像搭积木一样,越压越紧。”杨应刚自信地告诉记者,他建造出来的房子既美观又结实。
杨应刚团队正在搭建六角亭模型
在黎平锦华职业技术学院,侗族木构工艺正在实现规模化传承。这所成立仅两年的职业院校,去年招生4000人。“他们都是来免费培训,提升技能的。”在杨应刚看来,“老祖宗的手艺,不该只存在于深山里,要让更多人看见它的智慧。”
从农民画的文创破圈,到手工吉他的本土创新,再到侗族木构的职业教育传承,贵州特色技艺正在创新中激活传统。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军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