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扎根乡村大显身手
——记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潘汉民
潘汉民(右一)在蔬菜种植基地察看菜苗生长情况。
潘汉民,北流市西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基层农艺师,2017年起被选聘为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他以科技为依托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以创建示范基地为载体,以科技培训为抓手,不断提高乡村科技水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以科技为依托 发展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坐落在大容山脚下的西埌镇大车村,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当地,村民更是有着种植八角的传统。潘汉民来到村里调研后发现,该村八角的种植优势虽然突出,但是种植规模不大,加之缺少种植技术而导致质量和产量不高。于是,他产生了“创建大车村八角特色产业基地”的大胆想法。
有了目标就马上行动。潘汉民开始每天都泡在村里,时常在田间地头给八角种植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悉心把种植和管护技术送到他们手中。此外,他还向八角种植农户全方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每一个环节,他都参与其中,认真观察和记录八角的生长形态,真正为八角种植农户做到有求必应。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技术过硬和管护到位,近几年来,大车村的八角质量和产量得到双提升,产量每亩可达800~1000公斤,销售价格也从2018年的6元/公斤上涨至2022年的16元/公斤,种植农户增收1500~2000元/亩。在潘汉民的努力下,大车村八角特色产业基地也终于建成,全村八角种植规模3000多亩,直接为农户增收300多万元。
创建示范基地 联农带农强农
西埌镇共和村气候环境优、交通方便、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潘汉民在认真调研过后,认为共和村非常适合种植各类蔬菜,又产生了在该村创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想法。
说干就干。潘汉民又开始终日奔走,积极对外宣传共和村的蔬菜种植优势,多方联系社会各类农业企业。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一家农业企业在共和村考察过后,表示愿意在村里投资建设蔬菜种植基地。该基地种植规模200多亩,以种植叶菜为主,建设有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利用无人机施肥喷药除草,采用高效有机肥施用技术进行栽培蔬菜。基地建成后,优先安排了该村20多名脱贫劳动力任职上岗,为每名脱贫劳动力增收3万元/年。此外,脱贫劳动力在基地务工,不仅能增加收入和照顾家里,还能学习到先进的蔬菜种植和管护技术。截至目前,该基地蔬菜产量达100吨/月,年产值超过400万元,有效地保障了菜篮子供给。
拓宽销售渠道 助农持续增收
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潘汉民深刻地认识到,农产品加工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往往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难题。于是,他想方设法以科技为依托,探索利用“互联网+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难题。
他通过多方面努力引进企业,在交通便利的平地山村投资建设蜂蜜加工基地,加工蜂蜜80吨/年,年产值500多万元,帮助蜂农解决了蜂蜜销售难的问题;在新村村建设柠檬加工厂,生产柠檬膏30吨/年,年产值200多万元,产品专供深圳市南北医药公司,不仅解决了全镇的柠檬销售难题,还增加了柠檬的附加值,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此外,他还充分利用各村的益农信息社,通过“互联网+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该镇优质的农产品销向全国各地,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促进乡村振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潘汉民经常进村入户,在田间地头、村级党校、示范基地等地为农户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几年来他开设技术培训班30多次,培训2000多人,不断致力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本领。潘汉民多年的辛勤耕耘也得到了群众和上级部门的肯定,2017年至2021年,他连续5年在广西区委组织部、广西科技厅的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21年,获得广西科技厅通报表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