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水与电的魔法实验》开课了
科学小实验激发小记者发明大梦想
你看见过漂浮在水面的字迹吗?你见过分层的液体吗?生活中的油为什么不溶于水呢? 这些有趣的问题在4月9日的江苏科技馆《水与电的魔法实验》课堂上都找到了答案。
4月9日,50多名南京晨报小记者来到江苏科技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轮流观赏了机器人表演、航天表演以及火山喷发、高压放电、怒发冲冠、钉床、激光表演等。在小剧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早已准备好了水与电的魔法趣味小课堂。
志愿者先从生活中的现象说起,油水不相容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许多救命药物都是通过这种分离制造出来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冬天脱毛衣时毛衣噼噼啪啪的响,还会出现电光;梳头发的时候梳子粘在头发上;和小伙伴的手碰到一起时感觉像被针扎了一样;开车门的时候感觉手麻麻的……这些现象都与静电有关。
同学们期待的静电实验开始了。第一个实验——让小章鱼舞起来。老师先作了示范,用皮毛用力摩擦塑料棍子和塑料做的“小章鱼”。表演的“浮空术”让小朋友们感受到静电的魅力。小记者们认真思考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听了老师的讲解,小记者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亲手进行实验。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面对成功的实验结果,小记者欢呼雀跃,其他人失败了也不气馁,在老师的鼓励下再次尝试,寻找失败的原因。
第二个油水分离实验开始了。小记者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志愿者老师,听完实验的原理与操作讲解后,小记者们再次拿起实验材料,进行“奔跑的小精灵”实验。小记者们尽情发挥想象,在锡箔纸上用油性笔留下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每个组的组员分工合作,一会工夫,有的组就传来成功的欢呼声。
在小记者们的互帮互助、相互配合以及志愿者的辅助下,第二个实验也顺利进行。四组队员还分别推荐出一名代表讲述实验的过程,分享成功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下课了,很多孩子还依依不舍,不肯离开。家长们也纷纷称赞科学实验活动很有趣!
志愿者老师说,科学小实验蕴含着大道理,许多复杂的问题往往能够通过简单的原理求解。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滴背后的原理能提取出治病救人的良药,使轻小物体悬浮在空中的带静电小棒背后原理发明了对文字传播有革命性作用的打印机。实验深入不同的生活现象,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对科学研究产生深厚的兴趣。下一个发明家可能就在他们中诞生。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文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