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当志愿者,会上瘾(遇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12 05:5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王汉超

春节假期的南京博物院,人多,如同赶年集。“文博热”如今已是常态。忙碌在人群中的“蓝马甲”们,却少人关注。

我认识一位身着“蓝马甲”的志愿者陈彩霞。遇到她的时候,黑压压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她。讲解完成后,我走上前,赶紧提醒她:“快喝口水吧。”差不多100分钟,她将水瓶握在手里,竟没顾上抿一口。

忘我地讲解文物,10年坚持志愿服务,这该有多么热爱。其实,陈彩霞原本不懂文物,也不爱去人多的地方。10年前,她带着孩子去上海博物馆,遇见一位老先生正在青铜馆志愿讲解。老先生头发全白了,手里握着一瓶水,讲解时却神采奕奕。“根本不像在讲一件文物,像在介绍自己的一个朋友,复现一个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生活。”陈彩霞说,曾经背过的知识,一下子被唤醒了,原本看不懂的线条、纹饰,忽然成了听得懂的语言,那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喜悦。

回南京,陈彩霞迫不及待提交申请,要到南京博物院做志愿者。

她穿上“蓝马甲”,一干就是10年。

每年,南京博物院会收到上千份志愿者申请,如今已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增长的“文博热”中成为服务的有生力量。他们身穿“蓝马甲”,自称“南博蓝”团队。有的要驱车一个多小时过来,有的从外地乘高铁来,有的出差回来拖着行李箱先来博物院,有的利用工作间隙赶来……

别人不理解,他们为啥有这么大的热情?“亲戚朋友会问我们,真的是一分钱报酬没有吗?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假期,不想休息吗?喜爱文博,不能用这一天四处看展吗?”陈彩霞说,不仅没有报酬、占用休息时间,还要大量查资料、背素材。讲解完,还主动解答疑问、协助导览,有时甚至忘记去吃饭。

用一个繁体的“苏”字,就能从渔猎讲到农耕,从地理讲到经济,贯穿起鱼米之乡的数千年脉络。“很多人像我一样,需要一扇门、一座桥,找到读懂博物馆的方式。我不是在背解说词,而是把文化符号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陈彩霞要把她的幸福撒播出去。

我想起另一位志愿者,已有近20年志愿服务经历。他叫刘齐,2006年读大学本科时就在河南博物院当志愿者,随着求学步伐又转战湖北省博物馆,在南京工作后又加入了南京博物院的志愿者队伍。

在一起对照今昔,刘齐告诉我,观众的变化太大了。初当志愿者时他听到最多的3个问题是:“这个是真的假的?”“值多少钱?”“是干什么用的?”可现在,观众探讨的话题越来越“专业”,还能和全世界其他博物馆馆藏相联系。刘齐忘不了一位颤巍巍的老人。老人坚持站着听完全场讲解,后来带着孙子又来找他。刘齐感慨:“中华文化的接力,从这爷孙俩身上就看得见,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代人到下一代人!”

春节假期,恰逢南京博物院推出特展“观天下——大明的世界”。在特展展厅,我遇到一位同行——在江苏省广电总台工作的志愿者邱瑜。年前很忙,可为了春节假期的志愿讲解,他专心投入准备。邱瑜觉得,每次特展都意味着一轮高强度学习,像从大海里引水,“这个过程特别快乐!”

他说,常会想起一对小姐妹,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者。她们听了邱瑜的讲解,邀请他一定来一趟陕博:“我们要专门给你讲一场!”那一刻邱瑜觉得很奇妙,博物馆志愿者都是一家人,彼此相通。“我们日常的烦恼,在这里会被洗涤。一定要做一些与金钱无关,和爱、和灵魂、和奉献有关的事,你会变得更明亮。”邱瑜说,“当志愿者,真的会上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午都在拓印活动现场……”2月13日大年初四早上8:30,在南京博物院“南博蓝”志愿者办公室,值班志愿者韩强玲和湛扬已经排好了当天20余名志愿者的服务场所和服务内容。9:00,
2024-02-16 06:59:00
春节期间全省文博场馆接待观众人数达55万人次
...静的博物馆动起来,热闹起来了。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南京博物院1月21日(除夕)和1月22日(大年初一)两天闭馆
2023-02-04 22:45:00
因为南京 相伴成长——“让花儿在文学之都绽放”公益研学圆满结营
...同学们颁发结营证书。对研学中涌现出的优秀学员、优秀志愿者、优秀辅导员、公益慈善宣传大使、爱心企业等分别进行了表彰颁奖。江苏青海两地的孩子们还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展现出了在研
2023-07-30 10:43:00
江苏南京:“最美”的背后 是最深情的付出
...多人次,总服务时长8000多小时。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南京博物院“南博蓝”志愿者团队:让一抹“志愿蓝”“南博蓝”志愿者们用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六朝
2023-11-29 10:21:00
晚上看球,白天看展!“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南京站暨第23届南京市“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启动
7月4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承办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南京站暨第23届南京市“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在南京
2025-07-05 22:29:00
文明实践暖阳照耀金陵
...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最佳志愿服务社区)、南京博物院“南博蓝”志愿者团队(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至今,我市共有31个典型入选。 “志愿达人”周瑞是溧水防“艾”宣传第一
2023-12-03 12:23:00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激增。南京博物院作为热门场馆,成为游客赴南京旅游必到的“网红打卡地”,在公众参观热情持续高涨的情况下,节假日出现“参观预约难、社会
2023-08-04 21:00:00
...记者邢虹)5月18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博物院承办的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暨第二季“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全
2023-05-19 07:40:00
...机里全是几名年轻女游客来宁旅游的照片,“总统府”、南京博物院、夫子庙都有。南京旅游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敏当机立断,带着当天值班的5名工作人员,分头到街区内各商
2023-05-03 09: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