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未来13条高快速通道连接6大机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06 04: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2025年初步形成南沙与湾区城市“1小时交通圈”

未来13条高快速通道连接6大机场

未来13条高快速通道连接6大机场

南沙站概念方案图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

作为“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如何向“湾区交通中心”转变?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交研院牵头编制完成了《南沙区交通规划优化提升及近期实施计划》,以打造“湾区交通中枢、通江达海门户”为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南沙与湾区城市“1小时交通圈”,2035年建成畅通南沙、贯通全市、直通湾区、联通港澳、融通全球的湾区中心交通枢纽,实现“湾区30分钟优质生活圈”“全球12小时航空经济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目前,南沙基本建成“三横四纵”高快速路、“一客一货”铁路通道以及“一高一普”2条城市轨道,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五,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客运总量居全国第三。2022年南沙与湾区城市日均出行量77.6万人次,同比增长8.6%,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南沙区在畅通湾区、联通港澳、互通全球等方面与国家、省市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还需增强,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

《南沙区交通规划优化提升及近期实施计划》从面向世界、协同港澳、立足湾区、同频广州、服务未来等维度提出了具体任务与行动计划,推动南沙从“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向“湾区交通中心”转变,有力支撑南沙建设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五维度推动“湾区交通中心”建设

面向世界:构筑融通全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海上重要链接枢纽,谋划与港澳合作共建港口设施,提升南沙港枢纽能级。多模式拓展港口腹地,组建广州海铁联运平台企业,打通海铁联运主环节,建设万顷沙货运站、国际海铁联运码头、南沙港站海铁联运示范园区等。规划13条高快速通道快速连接湾区6大国际机场,实现45分钟直连湾区6大国际航空枢纽,打造全球12小时航空圈。

协同港澳:构建联通港澳的高效便捷交通体系。陆海十通道直连,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构建南沙站、庆盛站双枢纽直达港澳的高速铁路网络,围绕湾区岸线的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通道,蕉门河东西两岸往返内湾码头的专用水上航线,总体构成与港澳各5条交通联系通道,实现30分钟互达。

立足湾区:打造直通湾区的畅达快捷交通格局。构建南沙十字高铁和环湾城际轨道,塑造湾区重要枢纽。将中南虎城际、肇顺南城际提升为高铁,形成以南沙站、庆盛站为核心,全方位对外放射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全面衔接区域国铁干线通道,实现30分钟直达湾区极点城市,1小时通达湾区其他城市。

同频广州:完善贯通全市的快速直达交通系统。布局“三高三快”北向轨道通道,与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东部沿江发展带以及外围综合新城均形成一高一快直达联系,实现30分钟互达。贯通“三高三快”道路走廊,加快黄埔至南沙东部干线公路建设、沙湾大桥改扩建、新洲立交改造等,加强南沙与市域重点组团快速联系。

服务未来:建设畅通南沙的绿色智慧交通示范。构建“一环七射两联络”的300公里城市轨道网络,支撑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每万人拥有城市轨道里程1公里,达到国际大都市轨道服务水平。构建 “一环六纵六横”快捷骨架路网,完善南沙区快速干线交通系统,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和城市运转保障能力。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3条50公里健步、悦骑、乐跑慢道,塑造慢行城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州将建设5个通用机场
...5个通用机场。同时,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01至2035年旅客出行量年均增速约为3.6%主要铁路枢纽达21个《规划》预计至2035年旅客出行量年均增速约为3
2024-05-19 09:12:00
中国最强城市群,正在拼命建跨海大桥
...角,中国兴起新一轮跨海大桥建设热潮。在大湾区,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11座跨江跨海通道,构成珠江口“A”字型交通闭环,重塑湾区交通格局,让大湾区变成一个“
2024-11-29 12:33:00
为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广州准备这样做!
...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重点加快推进南中高速、狮子洋通道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增加广佛骨架型通道,推进佛清从高速公路北段、清花高速、惠肇高速白云至三水段建
2023-02-03 18:32:00
规划构建城市多机场体系
...交通圈”。二是进一步做强广州港,拓宽面向世界的航运通道。加快南沙港五期、20万吨级出海航道等广州港航运设施的建设,积极发展海铁、水铁等多式联运,拓展广州港“无水港”口岸功能,
2024-04-19 03:58:00
深圳中山将开启“一小时生活圈”
...报记者 毕晗 摄七年耗时,计日程功,湾区“巨龙”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条跨越珠江口东西岸的“黄金通道”正徐徐开启。深中通道的开通,意味着珠江出海口“A”字形交通
2024-06-25 10:08:00
...湾区。经过7年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下午3时正式通车,深圳至中山的车程由此大幅缩短,从以前的大约2小时缩短至目前的30分钟。深中通道刷新了多项纪录
2024-07-01 12:10:00
珠江潮起两岸阔 湾区奔涌向未来——写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周年之际
...晚上10点,开行14对列车,平均每小时就有1对。跨珠江口通道已经建成5条,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大桥、狮子洋通道等项目建设加紧推进,架起了大湾区横向“黄金走廊”。绵绵用力,久久
2023-02-18 17:45:00
广佛32条衔接道路去年底已建成通车
...设施互联互通,截至2023年底,广佛两市规划80条两市衔接通道,已建成通车32条道路。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佛山市扎实做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立项前期准备工作
2024-03-20 05:03:00
深中通道南沙线,南沙枢纽站即将全面开工
继6月底深中通道开通后,近日又有好消息传来——深中通道南沙线预计于10月中旬通车。图片来源:@广东发布深中通道南沙线,又名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是南中高速(主线)连接深中通道的
2024-09-24 00: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