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汪清:抓产业稳就业保增长落实落细促进农民增收各项工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09 12:02:00 来源:中国网

2024年,汪清县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组织召开8次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着力部署推进各项增收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保持经常性与统计部门沟通,及时汇报工作进展举措,定期下乡调研指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全力组织落实惠农补贴发放、产业发展等民生实事。制定出台了《千村产业促增收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通过实施抓产业稳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农民收入持续稳定提高。截至2024年底,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50元,同比增长1372元,增速7.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1.2和1.5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1位。

提升传统产业 全力提高经营性收入

播种粮食作物85万亩,总产量达5.4亿斤,同比增长1.9%,实现6连增;肉牛饲养量增长1万头,屠宰量增长到3178头,发展总量达14.2万头;发展庭院经济8514亩,落实奖补资金1100余万元,带动人均增收1100元;黑木耳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全年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2%,产值22.6亿元;全县1137户1784名脱贫(监测)人口通过木耳代种代养方式,人均增收487元。桑黄留存175万袋,产值2356万元,人参产量760吨,产值6840万元,水产业总产量1174吨,其中林蛙480吨。

做实就业服务 稳步落实工资性收入

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会19场、职业技能培训班67期,培训2329人次。其中,考取职业技能证书294人,持证就业220人;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累计实现劳务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0.6%。选聘续聘乡村公益岗2214人,年人均增收5000元;借助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区位优势,争取国家补助资金,选聘生态护林员和管护员6145名,年人均增收1万元;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就业860人,累计增收360万元;新创建就业帮扶车间3个,累计创建44个,吸纳脱贫劳动力253人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帮助26名“雨露计划”应届毕业生全部实现稳定就业。

推动政策落实 着力保证转移性收入

全面兑现落实惠农补贴、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等,发放耕地轮作补贴4030.8万元、生产者补贴1.8亿元、地力补贴5499万元;符合条件的7487名脱贫人口享受“一张网”养老金,年人均增加收入9600元;使用项目收益金131.9万元,为全县脱贫户和监测户办理“防返贫医疗责任保险”;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加强帮扶项目收益资金管理,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资产管理 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

鼓励引导农户自愿开展土地流转增加收入,2024年,全县流转13211户农户土地面积30495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3%,流转价格平均5000元/公顷,最高达到10000元/公顷;继续做好72个村级光伏电站运营维护,实现收益稳定分红;持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家庭农场培育行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28家,家庭农场654家。(汪清县委宣传部)(责任编辑:君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9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吉林:多途径提高脱贫地区农民收入 牢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吉林省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占比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农民增收的大头。吉林省通过五项措施充分发挥自身农业优势。调优作物种植结构。指导8个原国贫县增加价格相对稳定的水稻和补贴上浮的
2024-12-26 15:18:00
人民日报看吉林: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两会后探落实)
...清县积极引导农村脱贫户发展产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时值3月,长白山脉仍是苍山负雪,金黄的冰凌花在山林间傲雪绽放,传递东北早春的讯息。人勤春来早,地处长白山东麓的吉林
2024-03-25 10:20:00
□杜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产业振兴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
2024-02-26 12:4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2月12日,汪清县农业农村局“高素质农民—肉牛养殖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安排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课程,邀请县委党校讲师焦春梅为学员授课——铭记抗联精神,不忘初
2023-02-18 11:58:00
特别策划·吉林的答卷|藏不住了!旅游景区竟然是个工厂?
...青睐?好记百亿级食品产业园项目,为何落户在了吉林省汪清县,又将如何引领“工业+旅游”新未来……日前,中国吉林网在“牢记嘱托 踔厉奋进”主题调研采访期间,走进好记百亿级食品产业
2023-07-25 15:45:00
吉林延边以产兴业建设和美乡村
...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色种养强产业在汪清县鸡冠乡大北沟村,一片占地面积约18.2公顷的黑木耳培育基地已进入采摘收尾期。除了常见的地摆栽培,一串串挂在大棚里的吊袋
2023-07-11 07:20:00
多彩吉林秋之韵|黑土地上盛开的“黑牡丹”
...手的季节在吉林省东部有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汪清县这里是中国著名的木耳之乡小木耳点亮大产业黑土地上盛开着乡村振兴的“黑牡丹”走进汪清 仿佛进入了一个木耳的世界黑木耳产
2024-09-07 10:03:00
...乡村故事。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品牌走出深山,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乡村经济不断发展。湖北黄冈:律师回乡卖农货深夜两点,位于大别山深处的燕窝湾村陷入寂静。空旷的原野上偶然传来几声
2023-02-13 10:33:00
数字技术成乡村振兴“新农具” 助力新农人逐梦沃野
...,吴齐峰带着家人为家乡卖出了100多吨大米,帮助上千户农民增收,成功带动当地1500多人就业。“未来,我想让东北的优质农产品走出黑土地,走向各地餐桌,也希望带领更多在外漂泊的
2023-05-02 11: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沧州海关在全省率先实行远程视频核查核查时间压缩50%以上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日前,石家庄海关在所属沧州海关进行试点
2025-10-07 08:29:00
为营造浓厚中秋节日氛围,山东省招远阜山镇在中秋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中秋故事阅读活动。活动以“品读中秋故事,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
2025-10-07 08:35:00
记者走基层丨新河县南马庄村:田间菌飘香 村民日子甜
10月6日中午,新河县南马庄村村民孙良合一家在吃团圆饭。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10月6日,中秋佳节。记者走进邢台市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
2025-10-07 08:36:00
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盛装归来 助力阿坝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文旅+生态”“文旅+文化”深度融合,9月29日,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焕新启幕。同时,主题为 “最孤独的咖啡屋
2025-10-07 08:36:00
城墙根下、石板路上、古树旁……老门东流动舞台带来独特“消费引力”别开“声”面 街区客似云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通讯员郁培媛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7 08:41:00
月圆阅江楼
10月6日,中秋月圆夜,南京阅江楼与圆月相映成趣。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2025-10-07 08:41:00
长江引航中心今年前8月引航船舶4万余艘次,其中引航南京港船舶4298艘次引航出海“新航道” 通江达海向全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近日
2025-10-07 08:41:00
中秋佳节,市民游客纷纷出门赏明月、品民俗、看焰火此月同辉 家国共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夏思宇刘全民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假期
2025-10-07 08:42:00
“先看金陵图,再逛南京城”打开游玩南京新方式一键“入”古画,穿越千年游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0月5日晚
2025-10-07 08:42:00
江南东延线已穿过城门,江北主线桥顺利贯通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持续推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吴春霞“我们已成功下穿仪凤门
2025-10-07 08:4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通讯员李青“中秋快乐!”10月6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
2025-10-07 08:42:00
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
志愿者假期组织精彩演出、送上温暖关怀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10月6日,志愿者在悦华延龄护理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我和我的祖国
2025-10-07 08:42:00
三羊里社区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科普培训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环保教育,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10月5日,大兴区亦庄镇三羊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团队
2025-10-07 09:05:00
平安月饼庆中秋
10月6日,保定公安交警在西大街向游客赠送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10月6日保定市公安交警在西大街为游客送上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倡导平安出行共庆中秋佳节10月6日
2025-10-07 09:22:00
播州区:红色文旅掀起假日热潮 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多彩贵州网讯 “今天来到这里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并铭记这段历史。”10月4日
2025-10-07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