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梁永刚
麦仁,就是脱了皮的麦子,和麦片是两码事,麦仁只是褪了皮而已,仍保持着麦子原来的形状,麦片刚好相反,表皮尚在,只是被压扁了。
大麦小麦,都是麦子,皆可碾成麦仁。小麦磨面,能做百样饭,味道好,营养高,品质远比大麦面优良,不过,大麦仁熬汤,却比小麦仁好喝。
在我幼时,因为大麦比小麦早熟半个月,正好填补了青黄不接的空当,几乎家家都种,大麦的麦芒长,熟的时候低垂着脑袋,金灿灿一片。现如今,家乡都不种大麦了,想喝麦仁汤,只好用小麦。
没有电磨的年代,脱去麦子的皮,使其变成麦仁,用的多是碓杵窑儿。麦子还没有收割,但又想尝鲜喝麦仁汤,那就下地拽些麦穗,回家放到簸箩里,用棒槌捶捶,再使劲搓搓,将拾掇干净的麦粒,放入碓杵窑儿里,手执碓杵反复捣,直至麦皮和麦仁完全分离。
麦仁汤好喝,却难熬难煮。农家熬麦仁汤,通常都是提前把干麦仁泡到水里。麦仁下到锅里,大火烧开,小火慢熬,煮至麦仁开花,绵软黏糊,熄火后,不要急于揭开锅盖,再捂上三五分钟,汤水更浓,口感更好。腊月初八早上,各家各户都要喝腊八粥,粥里放上各色粮食籽儿,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腊八粥里的食材,都是自家种的五谷杂粮,并不限于八样,可多,也可少,但麦仁、玉米仁是必须要有的。小麦和玉米是家乡主要粮食作物,占据着农家粮仓的半壁河山,主粮丰收,大头落地,一家人的殷实日子也有指靠。
幼时,一到夏天,祖母最爱熬麦仁汤,清早起床后,先将头天晚上泡好的麦仁丢进锅里,往灶膛里填些耐烧的硬柴,引火点燃后慢慢熬煮,然后才去忙活其他事,洒扫庭除,喂猪喂狗。熬麦仁汤费工夫,也费柴火,锅底灶膛内火不能断,一直往里面续柴,才能保证麦仁汤软糯清香,光滑绵甜。
农家地锅里熬出来的麦仁汤,是夏日天然的消暑佳品,里面不添加任何辅料,连面水也没有,原汁原味,清汤清水,解渴爽口。晌午头,庄稼人从地里劳作归来,汗水顺着脊梁沟往下流,胳膊腿又酸又胀,肚里面又渴又饿,急匆匆走进家门,三步并作两步,双手捧起家人盛好放凉的一大碗麦仁汤,一气不歇咕咚咚喝下去,浑身上下清爽,五脏六腑都舒坦。
若是秋冬季节,有人喜欢在煮麦仁汤时,往锅里丢一把花生米、豌豆、绿豆或豇豆,喝时有捞头,也有嚼头。或者,往熬麦仁汤的锅里顺半碗面水,汤汁稠些,喝着爽口,身上暖和。三伏天,很多人家喜欢熬上一大锅麦仁汤,再烙上一沓子饼馍,拍个黄瓜,调盘变蛋,便是一顿开胃适口的晌午饭,一家老小围坐一起,吃着喝着其乐融融。
风调雨顺光景,麦仁汤是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饥馑灾荒年月,麦仁汤是果腹充饥的救命食粮。在“大麦未救饥,小麦渐擢芒”“前望麦熟一月期,老稚相劝聊忍饥”的春三月,家中断炊烟,没有隔夜粮,田间新麦未熟,青黄不接。过去的穷苦人家只能吃糠咽菜,甚至啃树皮,度春荒,好不容易熬到麦子灌浆之时,下地拽些尚未成熟的麦穗,搓出一把泛着青绿的麦粒,放到蒜臼里捣掉皮,熬上半锅稀得能照出人影的麦仁汤,大人小孩多少喝些,勉强保全身家性命。
麦仁汤鲜美好喝,补益脾胃,历来被人称道,美名口口相传,编进了曲词,写进了戏文,经久不衰,代代传唱。我曾经看过一出叫《赶花船》的豫剧,里面有段戏词,专门说到麦仁汤:“桂香的母亲身得病,一心想喝麦仁汤。桂香听后不怠慢,后花园里把麦秧。头一声哭得麦出土,第二声哭得麦梢黄。五声哭得麦熟了,割打割打上了场。石磙碾,木锨扬,扬哩麦子像金黄。”戏中提及的麦仁汤,只是一个道具,为的是表达桂香对患病母亲的孝心。至于哭上五声,就能让刚种下的麦子,结穗成熟收获,则是采用了夸张手法,颇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意味,增加了戏剧效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