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一片芦苇的绿色转型(绿色转型新图景)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11-19 05: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杨 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9日 第 08 版)

一片芦苇的绿色转型(绿色转型新图景)

南洞庭湖芦苇荡。

钟祖彪摄

一片芦苇的绿色转型(绿色转型新图景)

芦小妹食品有限公司员工正对芦笋进行加工。

本报记者 杨 迅摄

一片芦苇的绿色转型(绿色转型新图景)

采用“菇—稻—菇”轮作模式的芦菇大棚。

钟祖彪摄

走进湖南益阳沅江市,只见水网密布,河湖纵横,芦花荡漾。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其中湖洲水面154.05万亩,湖洲中芦苇面积约45万亩,年产芦苇37万吨左右,约占湖南省芦苇总产量的45%。

此前,沅江曾依靠芦苇作为造纸原料发展经济,但随着洞庭湖造纸产能的大规模退出,大片芦苇如何利用,一度让当地十分苦恼——任其生长,容易成为污染之源;堆积在外,又容易成为安全隐患。

2015年起,沅江在芦苇绿色低碳转型上下了许多功夫,探索出了相关路径,让芦苇从“废柴”变身为“资源明星”。

加工芦笋——

推出生态健康食品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芦苇在春天长出的嫩苗,即为芦笋,洞庭湖区的百姓将其视为传统美味。

芦笋的植物学名叫“南荻笋”,食用历史悠久。苏东坡、欧阳修等文人墨客留下了“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和“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等诗句。

沅江芦笋生于垸外湖洲,“吃露水”生长,无须施肥、洒药和人工栽培,富含黄酮、膳食纤维、有机硒及钙镁锌等微量元素,高钾低钠特征明显。南洞庭湖滩涂湿地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沅江芦笋口感清香脆嫩,营养和药用价值高,具有天然野生、远离污染、绿色环保的特点。

近年来,沅江经过积极探索,实现了芦苇由造纸原料到生态健康食品的转型。2018年6月,湖南省明确沅江芦笋为沅江市“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

依托当地芦苇资源,沅江市芦小妹食品有限公司近年来围绕芦笋做足了功夫。记者走进公司的生产间,工作人员正在将芦笋加工成形式多样的食品。公司生产负责人曾仲秋表示,沅江芦笋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言语之间,满是自豪。

沅江市芦笋芦菇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熊立波说,以前,当地对芦笋的利用比较单一,村民们采摘后,一般是制成咸菜拿去售卖,收入有限。建立标准化芦笋加工厂后,采取蒸煮杀青流水线作业,可以24小时三班轮流生产,显著提升了芦笋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也让村民们实现了增收。

芦笋粉汁、芦笋面条、芦笋饼干、芦笋饮料……沅江芦笋产业深耕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已研发并上市的芦笋产品有9大系列27种产品,并陆续开发了营养保健和美容护肤等高附加值产品。

沅江市委宣传部新闻通讯组组长黄拥军介绍,随着芦笋产业的推广,沅江芦笋销售从沅江市周边加速向外辐射。如今,沅江的芦笋生产企业达到16家,芦笋食品产量增加到3万吨,产销两旺。2023年,沅江市芦笋产品已经销往北上广深等3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反响好,客商回头率高。目前,沅江芦笋的年产值在30亿元左右。

培育芦菇——

寻找经济增长新亮点

在沅江,对芦苇的利用,不能不提芦菇。芦菇是以芦苇作为基质培育出的食用菌,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容易大面积推广……如今在沅江,芦菇已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新生事物,变成了备受关注的香饽饽。

今年60岁的石跃龙,1984年毕业于沅江农校,曾在沅江市漉湖芦苇场科研站从事芦苇科研工作,与芦菇有着不解之缘。石跃龙住在漉湖芦苇场,芦苇造纸没落后,他就在思考如何驯化芦苇荡中的野生蘑菇,利用芦苇作为基质来加以培育,这样既能消耗存量的芦苇,也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说干就干,石跃龙到苇田里面采了10多种食用菌送到了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从中精心挑选了“胶状鳞伞菌”等3种品类稀有且产量高的食用菌进行培育,通过几年的研发,这3种食用菌成功被驯化,其营养、口感、产量都优于其他常规栽培品种。芦菇被成功驯化,为沅江芦苇的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可能。

经过几年的不断试验、摸索,如今芦菇种植技术已基本成熟,产量由原来的几十斤一亩增长到现在的最高可达8000斤一亩。驯化的芦菇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由于实验基地生产的芦菇供不应求,石跃龙开始搭配沅江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研究芦菇多样化种植模式,从中甄选出各种不同环境下种植芦菇的最优搭配,“稻—稻—菇”“菇—稻—菇”等新的种植模式被摸索出来,带动了农民增收。

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原本只能在芦苇荡生长的芦菇,如今也在智能化工厂中安家落户。

看着工人在芦菇菌包供应中心忙着用芦苇基质培育菌种,湖南芦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志群笑着说,公司通过与湖南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多家机构联合研发,实现了芦菇四季均可采摘。由公司提供菌包和生产技术,定好价格包回收,和农户签订种植产销协议,让芦菇种植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据统计,该公司带动约2000名群众创业就业,年人均增收约3万元。

发展芦菇产业成为提升洞庭湖区农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新路径,当地村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以前,乡亲们都是当樵民,通过砍芦苇来挣一点辛苦钱,收益不高,也不够环保”,柴下洲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罗生表示,自从掌握了芦菇种植技术后,乡亲们每亩芦苇可以获得约1.7万元的收益,“大家的腰包鼓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更好啦。”

芦菇馅的饺子、芦菇米、芦菇和芦笋罐头……窗明几净的“湖洲鲜品”店铺里,琳琅满目的芦苇衍生食品,令人目不暇接。店铺经理廖建芳对每样产品如数家珍,看到沅江芦苇的绿色低碳利用势头后,她于2018年成立了食品公司,当时是抱着探索的心态,没想到市场反响很好。如今,产品热销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还时常会去农博会参展,店面从之前的30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260平方米,销售的品种也从之前的十几种增加到现在的50多种。“没想到小小的芦苇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带来满满的幸福,这样的日子有奔头!”廖建芳感叹。

制造芦花板——

变废为宝形成产业

今年5月10日,沅江市与湖南积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年产50万立方米芦苇刨花板项目签约仪式。

项目选址在原沅江纸业公司,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可年产50万立方米芦苇刨花板,分2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7亿元,建设产能为30万立方米/年,用地面积约208亩。

湖南积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丙坤表示,项目建成后,可将洞庭湖区丰富的芦苇作为基础原料生产家居制品,不仅可实现芦苇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有效缓解芦苇杆和芦苇花腐烂后对湖区造成的污染,还可以保证来年芦苇的正常生长,充分发挥芦苇“净化器”“挡风墙”的作用。

湖南积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聂国辉介绍,公司此前已在内蒙古、辽宁布局芦花板业务,沅江是目前唯一在长江以南的厂区,将从2025年开始收割芦苇。

“收割芦苇之后,把它打碎,然后再通过相关的工艺把它压实成芦花板,目前在内蒙古和辽宁供不应求。”聂国辉表示,芦花板有三个优势:一是芦苇是纯天然的,一年一生,用芦苇制造的芦花板替代木板,能节省很多木材;二是芦苇是水生植物,造出来的芦花板更耐潮湿;三是较其他材质板材,芦花板强度更大,耐弯折,不易变形。

张丙坤表示,沅江工厂预计能解决200多个就业岗位,按照一年产量50万立方米来算,产值预计能达到10亿元。芦花板建厂投产后,沅江市开发区还将引进面板、封边材料、家具五金等产业链,打造一个深加工和精加工的芦苇产业园。

湖南安环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庆,在芦苇开发利用方面也很有心得。他本是天津人,此前在天津经营颗粒厂,来沅江收芦苇时,因为看中了当地的发展潜力,将颗粒厂的设备从天津搬了过来,投入7000多万元建厂,并将此前和自己对接的企业也都引进到沅江。

“从杆到叶,芦苇全身都是宝。”陈庆介绍,工厂将芦苇的价值充分利用,制造的产品包括用芦苇提取低聚木糖、纳米纤维素、冶炼陶瓷的木质素以及制造钠电池负极材料等,工厂加上下游产业链,带动500多人就业,年产值1亿多元,公司已纳入沅江市芦苇高质化利用“一园两基地”规划布局。“目前公司运转良好,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陈庆说。

沅江边,芦苇荡,一群白鹭展翅飞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米,采用先进智能化生产线,配备完善的环保设施,实现绿色、安全生产。为此,投资方注册了湖南积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期望能够利用芦苇作为基础原料生产家居制品取得新成果,推动沅江市
2024-05-14 07:44:00
...分别制备成当前广泛应用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磺酸钠等绿色新材料,剩余物又能制备成家庭园艺精品肥。而且,整个生产过程无任何有害、有毒、有污染的废弃物排放。根据测算,当前纳米纤维素
2023-07-25 06:39:00
益阳:芦菇产业助力乡村发展
...今在益阳,芦菇已从芦苇荡里的野生植物,变成当地开发绿色新产业链的重要资源,带动许多乡镇的经济发展。这是11月26日在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富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拍摄的菌子。 益
2024-12-03 00:49:00
...产业发展博士工作站”“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沅江芦苇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这表明沅江市的院地合作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回顾沅江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上与院地合作息息相关。上个世
2023-04-22 06:56:00
百万亩洞庭芦苇何去何从?湖南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重点推进芦苇规模化制燃料乙醇、生物质硬碳材料、新型绿色环保建材等产业化项目。面对芦苇新兴产业在规模化生产中遇到的瓶颈、关键问题,民盟湖南省委会建议,设立芦苇资源化开发的专项课
2023-01-17 14:43:00
陈新:守护洞庭湖刻不容缓
...质相对匮乏,湖区人们为着一日三餐奔波。我爷爷所在的芦苇场,就成立了芦苇生产组、渔业组、推枪(土铳)组,对渔业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性捕捞,在秋冬季对迁徙候鸟进行捕杀。”祖辈们的经
2023-08-12 21:25:00
新港区“四敢”精彩案例| 一苇渡江,翻了五番
...、高效率、高质量)的优势性价比。我国光、风、水电等绿色能源非常发达,为钠电的储能技术提供了万亿级的市场。读者听说过,用锂电作动力新能源车辆,在东北冰天雪地里也免不了“趴窝”,
2023-08-10 18:18:00
青农学子三下乡:依托专业,研以致用,探索芦苇绿色发展“新内涵”
...林与林学院“行在‘芦’上,一‘苇’以航”赴东营河口绿色发展实践服务团走进东营市垦利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学习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实地调研、监测、
2023-07-13 16:45:00
湖南沅江发现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属小型鸣禽
...的金黄色羽毛而著称,它们通常选择大面积稻田、茂密的芦苇地或湿润的荆棘丛作为栖息地。在饮食方面,黄胸鹀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同时也会摄取部分草籽、植物果实与种子以补充营养。值
2024-10-09 19:4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小保答粉丝问丨男方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16 14:09:00
【天眼快评】江西有“鸡排哥”,贵州有“汉堡姐” 小善举汇成大温暖
近日,贵阳一位经营汉堡摊的老板娘,因一个暖心的举动悄然走红网络。清晨,她刚支起摊子,便看见一个书包歪斜的小男孩站在路边掉眼泪
2025-10-16 15:18:00
恋爱时转的3.8万元,分手后到底该不该还?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亲爱的,我信用卡快逾期了,先帮我周转一下?” “最近学费交不上,你救救我吧……” 恋爱中,一句句看似甜蜜的求助
2025-10-15 15:39:00
珍爱网用户自述:珍爱APP是我们爱情故事里最温柔的注脚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爱情却常常因为忙碌而被搁浅。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身边的圈子太小,遇见合适的人太难。张晨和林可(均为化名)也曾有同样的困扰
2025-10-14 11:58:00
铅山县永平镇中心小学读书活动纪实
暖阳漫进窗棂,将铅山县永平小学阅览室的书架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趁阳光正好,趁阅读意浓,本周,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期待走进这里
2025-10-14 16:02:00
家风在诗句中延续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
2025-10-14 18:26:00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关注心理健康 拥抱幸福人生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核心使命旨在打破偏见,让“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5-10-13 14:00: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称全家遭网暴向黑粉宣战 本人最新发声
大皖新闻讯 10月12日,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接连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和家人多年来一直遭遇网暴,尤其是近期有人竟对她年仅1岁的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2025-10-13 18:36:00
舅舅的婚期
从我记事起,舅舅的婚礼就被提上了日程。那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舅舅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女朋友是什么?年幼的我完全没有概念
2025-10-13 20:17:00
东湖评论:尊重性格差异,关爱内向孩子
近日,河南洛阳一位老师为内向孩子设计的抽签活动在网络上收获一片赞誉。为鼓励班里最内向的孩子,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场抽签活动
2025-10-12 21:24:00
跨越300公里寻亲!无为民警助力83岁老人与失散30余年姐姐中秋前团圆
大皖新闻讯 中秋前夕,一场跨越江西九江与安徽无为,时隔30余年的亲情寻亲路,在民警的助力下圆满落幕。10月4日上午,来自江西九江的赵先生急匆匆走进无为市公安局泥汊派出所
2025-10-11 14:40:00
菏泽王女士备孕一年未果 济南红绘医院精准诊疗喜获千金
结婚一年积极备孕却屡屡受挫,27岁的王女士在求子路上历经波折。直到她遇到济南红绘医院的邢爱君教授,才终于如愿怀上宝宝。如今宝宝已满5岁
2025-10-11 18:52:00
曾经胎停育,如今从容备二胎:她与济南红绘医院的信任之约
来自广东的龙女士,曾因胎停育陷入生育焦虑,直到遇到济南红绘医院的李婷主任,才顺利生下大宝女儿。如今备孕二胎,她再次选择信任李婷主任
2025-10-11 18:55:00
贵阳一无胆囊市民收到“胆囊不大”检查报告,医院:忘改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静 郭辰昊 见习记者 王浩近日,贵州李先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今年1月,他因术后引流管渗液前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就诊
2025-10-11 21:41:00
反对家暴,别用“劝和”堵住受害者的生路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0月5日,福建泉州石狮一名男子在家中打骂女子,并猛摔一个小女孩。9日,石狮市妇联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后第一时间已去了解情况
2025-10-11 1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