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几天,一位高颜值学霸在全国高校圈火了——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十佳大学生、浙大学生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连续3年获国家奖学金、20余门课程满绩……他,就是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20级本科生袁泽清。
除了学习成绩好,袁泽清在体育方面也有特长。身高193厘米的他,不仅长得帅气,还是国家一级运动员,曾获浙江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袁泽清说,自己从8岁开始学球,一开始就是打着玩玩,后来父母给他报了培训班,再后来就“幸运地被市队选上了”。
学习羽毛球也促使袁泽清开启了科研道路,“和教练讨论战术时,我会想如果有一个能帮我分析战术、剖析对手的智能系统该有多好。”进入浙大,袁泽清这个设想在学校提供的创新土壤上结出了丰厚果实——
大一时,他进入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巫英才教授的指导下,合作开发了虚拟现实羽毛球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将视频中采集的数据在三维空间中分析呈现,帮运动员沉浸式、多层次地理解战术,相关论文成果被可视化领域顶级会议IEEE VIS和SCI一区期刊TVCG全文收录。
之后,袁泽清对“人工智能如何帮助理解比赛视频”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继续在课题组负责国创项目,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帮助国家乒乓球队进行智能视频分析。“乒乓球比赛直播视频的视觉信息十分稀疏,有模糊、遮挡等问题,专业的体育技术动作又十分隐蔽,项目的难度很大。”但几次失败并没有让袁泽清和组员失去信心,最终他们选择从小处着手,先设计解决底层检测的多任务感知模型,后又在复杂技术动作识别上实现突破,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目前该成果已被人工智能顶级会议接收并提交发明专利,同时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随着研究的深入,袁泽清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人工智能领域。他主动加入课题组,并在老师的点拨下,开始研究大模型和生成式AI,而后在老师的建议和支持下,前往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探索国际学科前沿。在此期间,他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知名学者沈春华教授的指导下,继续研究视觉生成模型。
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与爱好?袁泽清说:“我一般会先确定短期的优先级,做好计划,利用碎片时间做一些简单重复性的事情,同时保持劳逸结合,尽量保证睡眠。”面向未来,袁泽清希望继续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探索人类认知的科学边界、服务国家社会的实际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