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东山脚下牧歌嘹亮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0 04: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东山脚下牧歌嘹亮

东牧湾牧场养殖的肉牛膘肥体壮。

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 文/图

4月的河湟谷地,春暖花开,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4月8日,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进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袁家庄村,站在村口举目远眺,东山半山腰上“东牧湾现代生态大牧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从山下不时传来“哞哞”的牛叫声。

在东牧湾现代生态大牧场,记者经过消毒通道走进牧场养殖区,5座蓝色棚顶的现代化牛舍整齐排列,一头头体形肥壮的肉牛或进食或休息,过道的显示屏上准确标示出牛的品种、产地、月龄、繁育人员、营养人员、饲喂人员以及它们的“餐单”。

青海东牧湾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明义告诉记者,洪水镇袁家庄村地势较高,引水难,农田收益少。2016年公司成立后,建成了占地面积6.7公顷的东牧湾现代生态大牧场,计划建设2万平方米高标准牛舍,目前5座高标准牛舍已投入使用。公司从国外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莱、安格斯、利木赞等基础母牛300头,对母牛实施种群结构调整和优化,建立了能繁母牛核心群,从品种选育、生产性能等入手,科学化饲喂,采取人工授精和杂交改良技术,每年扩繁养殖高产肉牛达1000多头。经过杂交改良后的肉牛,出肉率达60%,比普通养殖的肉牛增效明显。

窦明义说,公司通过流转袁家庄村、石岭村、大寨子村的撂荒地,采用种养结合、草畜联动、有机肥还田养殖方式,产生的牛粪经过分解、发酵后,转入肥水一体化系统,通过管道输送到饲草基地,使“粪污”变“粪肥”,改善土壤,提高饲草产量。目前已建成优质饲草基地495.5公顷,建成青贮池3座,年青贮饲草料2.6万吨。

为提高肉牛的养殖水平,公司聘请了由省内外专家、“三区”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在校研究生等36人组成的专家团队,提供全产业技术支撑,根据不同牛群对能量、蛋白、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通过牛舍温度调控、自动温水加温和日粮调配等技术,提高肉牛生长速度,改善牛肉品质。

东牧湾牧场年饲养高品质肉牛达2000多头,年出栏肉牛600多头,年生产十几种高端牛肉产品200多吨。2023年,已建成从区域特色小吃(牛杂)到中西结合的餐饮直销体系,在西宁、西安、北京设有直营店,并通过832平台、国铁商城、企业微信公众号、微店等平台,将牛肉产品销往全国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市场,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

当地村民郝大成将1.3公顷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流转土地每年收入3000多元。“我和老伴在牧场打工,包吃包住,一年下来,有近10万元的收入。”

窦明义说,东牧湾牧场稳定解决了34人的就业问题,用工旺季,每天用工量达20人,一年工资性支出170多万元,经土地流转、利益分红,带动当地1600多户农户直接受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牛”劲十足产业兴 唱响致富“新牧歌”
...,全力做大“牛产业”,为全市肉牛高质量发展奏响“新牧歌”。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肉牛养殖场有300家,肉牛饲养量达24.24万头、位居全
2024-04-04 10:18:00
合水县  肉牛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鼓励带动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吉岘镇黄寨子村是合水县打造的肉牛养殖专业村之一,村民刘玲就是通过肉牛养殖过上了“牛日子”。2020年,她依托国家肉牛
2023-12-16 22:07:00
打好“科技牌” 唱响“新牧歌”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打好“科技牌” 唱响“新牧歌”——科技赋能我省肉牛产业发展纪事本报记者 王伟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玉民研究员(左一)和畜牧兽医研究所吴健研究员(右一)为种牛打
2024-03-25 01:26: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彪10月22日,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果寨村安敏种养殖合作社里,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或踱来踱去,或悠闲地吃着草料,
2024-10-29 06:01:00
...,此起彼伏的哞叫声与山风掠过牛舍的沙沙声交织成夏日牧歌。养殖大户温建华穿梭在牛群间,将膘肥体壮的出栏肉牛有序装车,汗水浸透的衬衫下,嘴角的丰收喜悦格外醒目。“这笔40万元的产
2025-05-15 18:38:00
...养牛又有了新路子,中国移动贵州公司与凤冈县花坪街道东山村爱心家庭农场合作开展试点,搭建山地特色的智慧肉牛养殖平台,打造肉牛信息整合与展示“一张图”,结合微型检测站、高清云监控
2023-10-08 14:44:00
汇川区:养殖业为乡村振兴“畜”能
...将实现从孵化到销售的全链条本土化。”牛声“哞哞”,牧歌悠扬。除了林下鸡养殖,汇川区肉牛养殖也在蓬勃发展。在位于泗渡镇的贵州牛满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00余头西门塔尔牛在整洁的
2025-06-11 18:05:00
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黔西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更成为农户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牛声“哞哞”,牧歌悠扬。从散户、家庭农场到合作社、企业、养牛基地,黔西市实现了牛产业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适度规模的重要转变,“小群体、大规模
2025-07-07 16:59:00
冬季肉牛长膘管理有哪些要点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冬季肉牛由于要抵抗寒冷,需要的能量较其他季节高,因而饲料利用率、饲料回报率低,从而形成“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恶性循环。那么,冬季肉牛长膘管理有哪些要点?
2024-01-15 09: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立秋养生:解锁千年“收润”智慧,让中医“治未病”融入每一天!
凉风初至,白露始凝。当北斗斗柄指向西南,立秋便裹挟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古老智慧翩然而至。然而,朋友圈热传的“贴秋膘”
2025-08-08 12:22:00
立秋的第一杯“黔”味特调,你pick哪一杯?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郭邱磊)8月7日,立秋节气如约而至。还记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在贵州,除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2025-08-08 10:19:00
立秋丨热浪未退,代谢拉满!抓住三伏最后燃脂期
8月7日是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尾声与秋季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2025-08-07 14:31:00
伏天养阳有“妙招”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三伏贴“借暑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邹杰“入伏后总觉得没胃口,贴了两次三伏贴,最近吃饭香多了。”8月初,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中医科诊室
2025-08-07 23:06:00
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联合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壹刻宝文化驿站、“甜小伴”儿童之家,共同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绘’同行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关工委:“四位一体”护航青少年成长
近年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关工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法治筑基、红色铸魂、文化浸润、关爱护航”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田坪镇:返乡志愿者用行动“点亮”乡村少年缤纷假日
“小朋友们,现在天气很热,我们能随意下河洗澡吗?”“不可以,我们必须要在大人允许并在家长的陪同下才可以。”近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田坪镇庆寨村活动室内气氛热烈
2025-08-07 23:35:00
万山区谢桥街道:服务“一老一小” 绘就幸福图景
今年来,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聚焦老年群体与少年儿童的生活服务需求及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强服务阵地、汇聚多元力量
2025-08-07 23:35:00
夜问丨知名歌手陈奕迅自曝患病!这些症状竟然很多人有?
近日,知名歌手陈奕迅在纪录片首映式上称,自己在杭州演唱会之后因压力太大陷入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巡演过程中有时不小心停过药
2025-08-08 03:14:00
西瓜、桃子、奶茶……“咬秋”吃什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在我国北方民间,立秋“咬秋”对应的食物是西瓜
2025-08-07 08:33:00
晨起肩膀、骨盆像被\
王云卿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连续5个月来,61岁的李阿姨被全身关节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双肩、双髋
2025-08-07 08:34:00
一碗肉丁面,一座烟火城
天还未亮,街头巷尾已升起了缕缕炊烟。大竹人的一天,从一碗热腾腾的肉丁面开始。在外求学这些年,我始终带着一个执念:一回家
2025-08-07 09:12: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王大伟:中医角度看息肉
王大伟: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培养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六经气化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5-08-07 10:4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多动分心别发愁,中医调理有盼头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07 11:1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中医如何治疗肺炎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07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