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两会好声音 | 省人大代表、文昌市副市长韩亮:建议连续两年以上弃耕抛荒土地应收回承包权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7 13: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7日消息(记者 党朝峰)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整治撂荒地3万亩,确保粮食种植407万亩、产量145万吨。省人大代表、文昌市政府副市长韩亮建议,省级出台收回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土地承包权的实施细则或指导意见;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田水利灌排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韩亮介绍,过去的一年,文昌市按照“两早两从容”工作要求,遵循“先易后难、集中连片、重点整治”的工作思路,超额完成撂荒地整治工作,让荒地变良田,为农民增收致富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2022年全市实际共完成复耕面积3.05万亩,占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任务指标8000亩的377.5%。

两会好声音 | 省人大代表、文昌市副市长韩亮:建议连续两年以上弃耕抛荒土地应收回承包权

资料图:文昌市潭牛镇孟山洋荒地变良田。文昌农业农村局供图

文昌市主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开展农田整治项目,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一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涉及5个镇14个村委会,总投资3410.62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34万亩。二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万,灌排沟933米,改善灌溉面积180亩,改善除涝900亩。三是建设五个冬修水利建设工程,涉及文教、蓬莱、翁田镇,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建设排沟130米,灌沟50米。

另一方面,采取“四个一批”,分类施策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一是新型经营主体复耕复种一批。针对整户外出务工或农户种植意愿不强的撂荒耕地,通过推动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复耕复种。全市有11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撂荒耕地复耕行动。

二是集中收回并分类处置一批。村集体在充分尊重农户个人意愿和合理经济补偿基础上,推动农户暂时退出土地承包权,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保留其使用权和收益权,目前全市村集体经营撂荒地近5000多亩。三是代耕代种托管一批。针对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又无力耕种使土地撂荒的农户,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保留农户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选择“合作代耕代种代管”的模式恢复生产。全市代耕代管撂地1100亩。四是引进新品种种植一批。针对原种植品种产量不高、品质不好、经济效益不显著致使撂荒的地块,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

文昌市首先鼓励撂荒耕地优先种粮,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全面落实种粮补助政策、农机补贴和粮食保险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年利用撂荒耕地种植粮食作物超1.5万亩,增加粮食6000吨。如,潭牛镇种植水稻博优3088品种,实现亩产1000斤以上,公坡镇利用撂荒地种植海南好米2500亩,针对不宜种粮撂荒耕地,根据“宜薯则薯、宜菜则菜、宜牧则牧”的原则,发展特色产业,全年种植冬季瓜菜17999亩,种植牧草面积1260.96亩。

新的一年,文昌市将积极探索,铆足干劲,通过种业振兴行动和农业机械装备提档升级,克服农村劳动力不足及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汇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激发生产要素活力和农民积极性,让撂荒地成为绿油油、金灿灿的致富田,让乡村振兴画卷越来越壮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海口1月24日消息 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近年来,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培育深空产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内容。新的一年,文昌市
2023-01-24 21:41:00
记者招待会 | 文昌:全域发展航天城,以“航天+”打造航天产业集聚地
...场记者招待会在海口举行。会上,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文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冲表示,文昌将全域发展航天城,推动航天城扩区,以“航天+”打造航天产业集聚地。海南省第七届人
2023-01-15 21:28:00
“一路一梦·当飞天遇见航天”全民创意摄影活动在文昌国际航天城正式启幕
...仪式在海南省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成功举办。该活动由文昌市人民政府指导,人民日报人民创意、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海南航天城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办,敦煌博物馆、中国国家地
2024-07-01 19:09:00
文昌市清澜新港开港,助力海南自贸港构建“四方五港”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12月28日,文昌市清澜新港举行开港仪式,标志着清澜港运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文昌将谱写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崭新篇章。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宣布文昌市清澜新港正式开港。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
2024-12-28 22:32:00
“稻花香”里话丰收!2023年首届文昌公坡香米节真“嗨”
...舞拉开了2023年首届文昌公坡香米节的序幕。当晚8时许,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等8位领导嘉宾参与启动仪式。他们将瓶中盛满的“雨露水雾”倾倒至启动装置内,共同拉开这丰收的序章。装置
2023-09-23 22:37:00
2025年全国射箭冠军赛在文昌开幕 370余名顶尖运动员同场竞技
南海网 记者 吴岳文2月28日,位于文昌市的海南省射箭基地二号场迎来了全国射箭界的瞩目焦点——“2025年全国射箭冠军赛”盛大开幕。全国各省市32支代表队、370余名顶尖运动员同
2025-03-03 15:52:00
“2025侨商共建自贸港——走进文昌招商推介会”召开 10个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55亿元
...域,签约总金额55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文昌市人民政府共建“人工智能(算法)产才融合集聚区 ”正式启动。记者 吴岳文 摄文昌,是祖辈“下南洋”的乡愁起点,更是今日
2025-04-04 19:21:00
“C位”让给青年!文昌这场座谈会已连续举办三届
...摄来文昌创业将能体验到“拎包入住”的便利座谈会上,文昌市副市长毕春燕介绍了文昌市2024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当前文昌的特色产业集聚成势,向“新”而行。文昌市依托航天城、冯家
2025-04-05 19:35:00
文昌鸡品鉴馆亮相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大秀”
...感总是很惊艳。”李杰说。文昌鸡的各类成品。图片均由文昌市农业农村局供图这次来参加冬交会,李杰直奔文昌鸡品鉴馆而来。“平时吃椰子鸡和白切鸡比较多,这次又尝试了糟粕醋鸡、椒盐文昌
2022-12-19 14: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