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 本报讯(龚运中程琛)金安区清水河街道秉承“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理念,聚焦问题导向,强化项目攻坚,切实完善和提升回迁安置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始建于2012年的清水河畔一期属回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物业管护不到位,小区内部绿化缺失、外墙空鼓、墙皮脱落等现象屡见不鲜。为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清水河街道持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积极落实绿化补植、车棚建设、墙面修补、屋顶漏水修复等亟需解决的民生实事,清单化解决居民反映的高频问题,为居民营造舒心的居住环境。
项目建设初期,街道组织人员多次走访调研,通过开展入户问卷、召开“板凳会”、微信平台“意见墙”等多种形式倾听居民呼声,了解居民诉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街道拓宽意见反馈渠道,让居民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监督。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居民,通过“三问一说”方式收集意见建议,实现“社区改造由居民说了算”。截至目前,先后召开联席会3次,累计收集居民反映意见建议百余条。
在4月18日的一次满意度调研中,住在清水河畔一期的李阿姨指着正在修建的电动车车棚高兴地说:“现在住在小区方便多了,因为我们小区是回迁安置小区,在建设初期没有考虑到居民会有这么多电动车,一到下雨天,单元楼门口停满了电动车,还有个别居民飞线充电,既影响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好了,小区新建了两处电动车车棚,晴天雨天车子都有地方停,再也不用担心门口被堵了。”
“前期,小区规划电动车车位时,未能充分考虑居民需求,车位过于狭窄,导致部分非机动车停放时经常占用绿化带。”清水河畔一期小区物业经理说道。为了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难的现状,社区立足居民需求,对原有的车位进行拓宽,将临近车位的绿化带进行硬化,宽度为70公分,总长度为900米。清水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晏明表示:“这一举措切实解决了非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极大便利了居民的生活和出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09: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