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苏州,我们看到人文经济的勃勃生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1 10:36:00 来源:海外网

“在苏州,我们看到人文经济的勃勃生机”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丝路学院师生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科技企业参观调研。

2025人文经济苏州论坛暨人文经济创新实践与自主知识成果发布会近日在苏州举行。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围绕“人文经济学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题,深入探讨人文与经济相融共生的发展之道。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携手共进,在搭建研究平台、拓展研究领域、产出研究成果上下功夫,着力推动人文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届论坛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苏州奇迹的人文经济学》和《苏州人文经济学典型案例库》。人文经济发达的苏州,是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人民大学丝路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对苏州的人文经济发展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漫步于姑苏古城区平江路岸,小桥流水与粉墙黛瓦间,评弹与昆曲交织,苏绣与汉服共舞。古人笔下的诗情画意,今日更出彩出新。“在苏州学习和生活,经常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相映成趣,苏州在文化与经济融合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阿里•萨贾德(Ali Sajjad)是一位来自巴勒斯坦的留学生,目前在丝路学院主修中国政治,对中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兴趣浓厚,“平江路上各类非遗工作室、文创商店林立,还随处可见穿古装拍照的青年男女,像电影里一样飘逸,对国际游客很有吸引力。”

在阿里看来,将文化积淀转化为文旅体验,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苏州有许多古镇和园林,它们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名片,还通过文化旅游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阿里说,苏州的丝绸产业和手工艺品也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价值,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文化转化上,苏州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而且在其传承与创新上做得成功。”阿里举例说,“苏州的古镇不仅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格,还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我们学校还曾带我们观赏过苏州的古典乐器演奏现代曲目。这些将古风现代化的做法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千年文脉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亦繁荣现代文明。阿里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不仅体现在数字上,还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福利的提升。比如苏州非常发达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系统。这种便捷的交通网络不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还为城市间的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中国是地球上最安全、最有保障的地方之一。”阿里对中国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安全环境赞不绝口,“即使在凌晨两三点,走在苏州的街道上也不会感到任何危险。这种高度的安全感和便利的生活使我能够专注于学习和工作。”

文脉如水,滋养一座城的现在,也赋能一座城的未来。走出古城,来到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等新城区,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苏州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人民大学丝路学院俄罗斯籍学生格拉齐夫•弗拉迪斯拉夫(Glaziev Vladislav)对苏州的现代化感受深刻。苏州是制造业强市,近年来又在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当传统苏绣与创新技术相结合,花朵会开、蝴蝶会舞的“会动的苏绣”便跃然眼前。“在苏州,我们看到人文经济的生机勃勃。”

“当初,父亲推荐我去中国学习时,我担忧自己能否融入新的环境。那时我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很含蓄,甚至有点儿封闭。”但弗拉迪斯拉夫来到人大苏州校区后,发现之前的担忧十分多余。“比起10年前第一次来华旅游,我发现苏州有明显变化。不仅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空气更干净了,当地居民也更加开放,对外国人更为接受和熟悉了。”这种人文气息让他感慨良多。弗拉迪斯拉夫表示,学成回国后,他想在俄罗斯与中国的文化旅游领域开展一些合作。“苏州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全球范围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这座将《姑苏繁华图》刻入DNA的城市,从未把历史当作标本封存,而是让千年文脉化作滋养创新的活水,书写着人文驱动发展的世界性叙事,为全球城市文明演进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思宁)

责编:秦雅楠、王瑞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超燃!25000人狮山文化广场激情开跑!
今天(3月2日)备受瞩目的2025苏州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苏州站)在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鸣枪开跑25000名参赛者齐聚狮子山下共同开启一场充满挑战与激情的奔跑之旅领略苏
2025-03-02 10:15:00
...校地合作,智库优势携手地方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揭牌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通讯员 姬尊雨《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28日 11版)本报讯(记者苏雁 通讯员
2023-12-28 06:46:00
感受人文经济学的苏州实践
本文转自:苏州日报感受人文经济学的苏州实践驻华使节代表团来我市参访《苏州日报》2024年03月27日 A03版 苏报讯(记者 钱茹冰)为深入贯彻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向驻华使节讲
2024-03-27 07:57:00
江苏社科名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哲史学会副会长任平:人文经济和人文经济学是理论创新的一个新话语。研究这个新话语,我们不仅要突破西方经济学把人文
2023-08-22 15:34:00
苏州古城保护更新“加正蓬勃起势”
...产业发展正蓬勃起势,不断释放创新激情!不久前举行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活动中,科创总部、文旅融合、数字经济和高技术服务、商贸新消费、产业基金等96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2023-11-17 14:47:00
...国特色经济学。日前,全国首家人文经济学研究机构——苏州大学人文经济学研究院揭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2023-10-10 21:17: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明清时期苏州的人文经济实践——以“苏作”为中心作者:王卫平《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04日 14版)人文经济或文化经济是人文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人文经济学主
2023-12-04 05:25:00
...友,“博”采众长。10月18日至20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三届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璀璨登场。本届展会以“国际风·江南韵·创新潮”为主题,将国际IP与
2024-10-18 15:17:00
“白发姑苏”传承焕新——2500年古城的人文经济嬗变
...全国唯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位于姑苏区的古城是苏州根脉所在。致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苏州以城市更新让“住在古城”成为情怀,以产业蝶变让“业在古城”彰显价值,以倾力为民让
2023-05-29 16: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拯救”笑容!面瘫后,北大人民青岛医院疼痛门诊帮她重新解锁“冻结”面容……
鲁网10月11日讯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让面容“冻结”患者重拾希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疼痛门诊多项治疗技术为鼻炎
2025-10-11 14:45:00
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开展书写比赛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书法氛围,10月10日,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以“笔墨传情,书写经典”为主题的师生书写比赛如期举行
2025-10-11 14:45:00
第27届(2025)西湖情五粮液玫瑰婚典浪漫上演 国内外百对新人谱写和美乐章
10月7日,第27届(2025)中国国际西湖情五粮液玫瑰婚典在“爱情之都”杭州浪漫上演!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
2025-10-11 15:10:00
莱州公路中心速清S217朱诸线山体滑坡,恢复国省道畅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张博俊10月11日清晨,莱州公路中心以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仅用3小时完成S217朱诸线重大山体滑坡清理任务
2025-10-11 15:29:00
崂善行“幸福益家”情系北宅街道特殊老人
鲁网10月11日讯为切实关怀特殊群体,让特困与残疾老人感受社会温暖,在青岛市崂山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崂善行“幸福益家”项目组工作人员走进北宅街道华阳村
2025-10-11 16:00:00
近日,一名客户家属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显美德,情系储户暖人心”的锦旗专程送到中国银行沧州维明路支行,对该行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表达高度认可和诚挚感谢
2025-10-11 16:07:00
近日,一位客户携带大量硬币来到中行渤海新区支行办理硬币兑换业务,其中包括一元、五角和一角等多种面额。该行工作人员上前协助
2025-10-11 16:13:00
东南网10月11日讯(本网记者 林夏悦)记者获悉,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队伍,讲好中国故事福建篇章
2025-10-11 16:15:00
烈士子女勇闯火海救出三位老人
大皖新闻讯 日前,2024年度“安徽省见义勇为弘扬正气奖”获奖名单公布,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政府经发办干事王涛荣获一等奖
2025-10-11 16:34:00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郑佳)10月11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202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进行
2025-10-11 16:52:00
赏篆刻、观演示、品汉风,“海曲印象”王良允书法篆刻展点亮日照文化生活
鲁网10月11日讯 (记者 王一凡)10月11日,东港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港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海曲印象”王良允书法篆刻展在海曲图书馆开展
2025-10-11 17:0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庐江县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夏某冒充女性与同事许某网恋,并以各种理由骗取其钱财共计2万余元,被法院判决犯诈骗罪
2025-10-11 17:09:00
免签扩容叠加“超级黄金周”,China Travel迎来新增长。“来华旅游攻略”“赴华购物清单”等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搜索关键词
2025-10-11 17:10:00
“双链”驱动,集群发展,聊城有色金属产业迈入千亿级新时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近年来,聊城市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链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延链强链补链,现代产业体系结构持续优化
2025-10-11 17:11:00
【文化金家岭】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月满金家岭,邻里共芳华
鲁网10月11日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中秋的皎月邂逅国庆的欢歌,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陆续走进各个社区
2025-10-11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