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平邯郸两战赵国都差点亡国,为何还能称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16: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酷烈血时代(46)

很多人在我发前面文章的时候私信给我,说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期间赵国跟秦国拼的那么厉害,为何不调集北方李牧十余万边兵南下救援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为了防备北方匈奴。当时匈奴虽不如汉朝时有控弦40万那么恐怖,但十几万骑射兵还是有的。如果李牧边兵一旦南撤,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面对强秦压力,赵国苦不堪言,所以李牧只得布局,下一盘很大的棋,以尽快解决掉匈奴,让十万边兵参与到南方战场上来。否则秦军若再度大举入侵,后果将更不堪设想。

好在,赵孝成王对李牧付出了最大的信任,也给了他最大的自主权,大到竟可以直接任免当地的军政吏员,甚至边市的租税均不用上缴国库,可直接入其幕府(注1),充作军费。换句话说,赵孝成王几乎让北方五郡成为了李牧的独立王国。看来这个在历史上充满了争议的君主,似乎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昏庸,毕竟,将一个右胳膊有病伸不直的残疾军人当作北边长城,需要一点勇气,需要一点知人之明。

当然,赵孝成王这么做,也是因为长平、邯郸之战后秦国就开始蚕食太原地区,使得代地与邯郸的交通就只剩下太行山中一条狭窄的井陉山道,信息联系与物质运输都相当不便;况且战后赵国百废待兴,赵王也根本给不了李牧足够的军费,那么干脆权力下放,让边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长平邯郸两战赵国都差点亡国,为何还能称霸

而恰好,李牧不仅是个名将,也是一个出色的经营者;在他的掌管经营下,其总部雁门地区(注2)成为了当时赵与北方诸胡以及秦、韩、燕等国商旅周流农牧财货的最大贸易集散中心,结果没过几年,其幕府就靠边境关市贸易的商业税收积攒了巨额的财富,不但让边军自给自足,还能出一部分钱财物资支援赵国南方建设。长平与邯郸两次惨烈大战之后,赵国能迅速恢复部分元气,李牧居功至伟。

当然,赵国边市与匈奴的贸易从来都是不稳定的,因为匈奴牧民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打击,只要一场暴雪,他们就没有多余的牲畜来供贸易交换了,到时他们就会立马翻脸跑来抢掠。这时候李牧就会坚壁清野,收拾牛羊谷物退入城中固守,直到把匈奴人耗走。

总之,当时在赵国边境,李牧与匈奴就是这样边贸易边战争,打打停停,互杀互助。史书还记载,李牧大权独揽,有钱任性,每天都杀好几头牛,给军士享用(注3)。这且不算,他还亲自训练士兵骑马射箭,成绩优等的赏赐尤多,大家兵当的快活,自然训练愈加刻苦,每次匈奴来抢掠,他们都恨不得冲出城去,跟嚣张的匈奴人大战一场。

长平邯郸两战赵国都差点亡国,为何还能称霸

然而李牧忍术一流,明明军队的士气已臻极致,他却好神在在,只命令大家小心把守好烽火台,同时派出大量侦察兵打探敌情,匈奴人来了就守城,谁敢抗命跑出去打群架,立斩不赦。

如此数年,李牧都当缩头乌龟,一看到胡马,就点燃烽火台,大家统统躲起来,观赏匈奴人在城下骂娘。

这样一来,物资损失虽然少了,边郡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平稳发展,但赵国的面子却丢了个干干净净,将士百姓们也都很不爽,每次强盗来了就卷铺盖逃跑,这也太怂包了吧,大家感觉自己的民族尊严受到了侮辱。

而匈奴人也不爽,他们每次南下,都要集中大量的马匹人力,却只有抢很少的财物,这让他们都快疯了。

总之,李牧的战术让所有人都不爽,还不如痛痛快快打一场呢!

刚开始,只有匈奴人不爽骂说:“李牧,乌龟也!”

到后来,将士百姓们也受不了了,纷纷议论说:“吾将怯哉!”

最后,连赵孝成王的忍耐也到了极点,责备李牧说:“卿何惧也?”

然而李牧如固,丢面子而已,怕什么,他脸皮可厚着呢,雁门关的城墙,也要逊色几分。

长平邯郸两战赵国都差点亡国,为何还能称霸

脸皮厚也是一种难得的本事啊,世上为将者,可做到不惧人言,计划一定,不动如山,又有几人?三国时司马懿别的军事本领一般,此项本领,却是一流,故而才能成为诸葛亮的对手。

然而时间一长,赵孝成王也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了,国家养军队,可不是让李牧光用来训练和侦察来的,要知道如今的赵国,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人心了,也太需要北方的十万边军来对抗强秦了。

于是,赵孝成王喜欢换将的老毛病又犯了,一纸命令,撤了“不抵抗将军”李牧的职,另派一人去代替他。

这个新任大将到底是哪位史书没详载,不过看他行事应该是位猛将兄。这位仁兄一到任,立马改弦易辙,出战!

这位仁兄大错特错了,对付匈奴,光“猛”是没有用的,人家来去如风,比你可机动灵活多了,就好像蛮牛碰上了灵蛇,光靠几分蛮力,猛冲猛打,恐怕连人家影子都摸不到。而等你追不动累坏了要撤退,匈奴人又会突然杀回来,揍你的屁股,吃掉你的尾巴!结果,赵军被匈奴人搞得疲于奔命,数战不利,损兵折将不说,边境的百姓也没办法正常生产生活了,每日里是提心吊胆,生怕匈奴人又来烧杀抢掠。

——这日子没法活了,李牧将军,你快回来,我们大家承受不来,李牧将军,你快回来,边郡因你而精彩。

赵孝成王也后悔了,看来边郡没李牧不行啊,想来想去,他决定承认错误,派人去请李牧重新出山。

可是李牧却学白起来了个称病不出,摆明是在开条件呢!

赵王哈哈一笑,你有什么条件,但说无妨。

李牧的病立刻就好了,他神清气朗,直言不讳:“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赵王还能说啥,答应呗!从今以后,一切边务,卿自决便是,寡人再不干涉。

长平邯郸两战赵国都差点亡国,为何还能称霸

李牧大喜,再拜,欣然赴任。

这样又是几年,李牧还用老办法,狼来我躲,狼走我出,任它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

他这是在等待,等待猎物乖乖上钩,因为再狡猾的狼群,也斗不过机智的猎人。

终于,将士们的战心被李牧撩到了顶点,将军,打一仗吧,每天总躲着吃牛肉也不是回事儿啊,我们要杀敌,我们要立功!我们要打的匈奴叫祖宗!!

李牧大笑,好,本将军等得就是这一刻,兄弟们抄家伙,给胡人来个一网打尽!

于是李牧精选战车一千三,骑兵一万三,步兵五万,弓弩手十万,秘密进行战阵演练,准备给匈奴致命一击。从这支部队的组成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牧是用弓弩兵作为打击匈奴的主力,因为弩箭射程远,射速快,正是匈奴机动骑兵的克星!

总之,高手过招,无需大战三百回合,强如李牧,只要抓住战机,看准死穴,一招,即可治敌于死。

这,正是孙子所谓: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也。

这,也就是拿破仑所谓:战争的全部艺术就是一个非常合理而十分谨慎的防御,则继之以一个迅速而大胆的攻击。

长平邯郸两战赵国都差点亡国,为何还能称霸

好,现在人齐了,接下来就是撒网了,李牧便在边境草原上搞了个大集市,弄了些优惠活动购物节之类,汇集了众多物产与牛羊,吸引了大量边民前来赶集买卖,一时间,风吹草低,牛羊遍野,塞北的天空云开雾散,欢快的牧歌纵情飞扬。

冷寂的草原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匈奴狼们这些年被李牧逼得吃土喝风,早就郁闷如狂,见此情景,个个好似三天没吃饭的饿鬼,纷纷要求杀过去大扫荡一番。

匈奴的头狼单于老兄(注4)却不是个蠢物,他小心翼翼,先派出一只侦查部队去试探,结果赵边防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丢下集市上数千百姓,仓皇逃窜。匈奴人便将这数千百姓及其牛羊全部虏走,大赚了一笔。

孙子曰:“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这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诱饵要足够,演戏要逼真。

果然,单于听说前方大赚一笔,立刻将一切谨慎抛诸脑后,一下子纠集了十万狼骑,举师南下,誓要将代郡洗劫一空,鸡犬不留。

李牧笑了,多年的沉默与忍耐等的就是这一刻,爆发吧,兄弟们,让匈奴人也尝尝赵国铁骑踏碎脊柱的痛苦滋味,该收网了……

果然,匈奴狼们如风一般卷过草原,一头撞进了李牧的罗网之中。

长平邯郸两战赵国都差点亡国,为何还能称霸

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什么牛羊财宝花姑娘,而是一个精妙绝伦旷古烁今的“李牧奇阵”。

是的,史书明载,李牧所布的乃是一个奇阵,一个世上从未有人使过的奇阵,一个以多兵种协同合作而专克大规模骑兵军团的必杀奇阵。

首先,李牧用牛羊子女财帛,以及小股赵军的不断溃败,将匈奴军队引诱进入山西北部山区连绵山谷之中,谷中布有奇阵,此奇阵,以车阵从正面阻击,利用战车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山谷之上,以十万弓弩手轮射;骑兵及步兵则控制于车阵侧后待机。当匈奴军的骑阵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五万步兵调前发动总攻,同时一万三千名骑兵两翼包抄合围,所有兵种,配合无间,全阵如同一个毫无误差的精密仪器,转瞬间将匈奴十万铁骑死死钳住,然后一锤下去,爆头。

李牧是不动则已,一动则雷霆,势如万钧,置敌于累卵之境,一压即碎。

这,正是刘伯温所谓:凡与敌战,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敌必轻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法曰:“能而示之不能。”

骄傲的匈奴狼败了,大败,十余万骑全军覆没,头狼单于仅以身免,纵横草原十余载的强梁一朝尽覆,从此十余岁不敢近赵边。

紧接着,李牧趁胜大进,席卷草原,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承武灵之余烈,立不世之大功,从此赵开地千里,边患尽去,诸胡再次臣服赵国,为赵军供应大量马匹与勇士。

而至此,赵国算是基本恢复了其高峰时期的势力范围,重新成为了中原的霸主与六国抗秦的首脑。虽然由于长平一战人口损失太多,赵国已不可能恢复到战前水平,但总算被李牧这强心一针,打的是精神大振,不管是起死回生,还是回光返照,总算,前途不在渺茫了。

《史记·冯唐张释之列传》载冯唐云:“(李牧)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

说一句,李牧大破匈奴之战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都是非凡的,它不但使赵国脱离了南北两线作战的窘境,以集中精力抗秦,也为日后汉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提供了最可借鉴的范本,“敕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后击之”,成为了魏尚、狄仁杰等后世名臣抗击北方胡人的常法惯技。蒙恬卫青霍去病的功业虽耀眼,但论性价比,还是李牧的战术更好更经济,也更有借鉴意义(注5),毕竟,不是每个中原王朝都有秦皇汉武的实力与魄力。而从李牧的成功我们也不难看出,赵孝成王并非史书上那么不堪,至少在长平之战后,他就变得知人善任,从善如流,最终亦不失一代明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4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国打败秦国30万大军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长平之战赵国精锐尽损,被秦将白起坑杀了45万之多。但是后来赵国还能够打败秦国30万大军和大破匈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把这两件事情搞清楚,先说一下长平之战。长平之战首先我们简单谈
2023-12-28 15:05:00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而李牧为何能百战百胜?
长平之战,白起屠杀赵国四十万大军,赵国实力大损,自此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国的东进,秦灭六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长平之战以后,秦国未能乘胜围攻邯郸,给了赵国以喘息之机。而后
2023-02-02 20:34:00
秦国的离间计:李牧之死的背后原因
...大名将里独树一帜,可以说是用兵如神。赵国,在经历了长平战败后已经风雨飘摇。对于强秦的灭国行动,如若没有李牧神乎其技的用兵,赵国的国祚可能早就被终结。公元前243年,秦国派桓齮
2024-01-28 02:06:00
战国名将录:白起、李牧、廉颇的不朽传奇与历史贡献
...外,还有一个非常贬义的称号,叫做“杀神”。那是因为长平之战白起杀死了40万赵国将士。他罪大恶极,因此被称为“杀神”,但今天我们不分析白起。这种行为的道德是非不被大多数人认可,
2024-05-02 13:06:00
李牧白起被杀,真是因为功高震主了吗?其实不然
...奠定了基础。之后白起又发起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但是在长平之战
2023-04-23 11:52:00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为何还能北御匈奴死磕秦国30年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后,还能坚持30多年,主要原因就是秦国策略失误、赵国有两位名将坚守、匈奴的实力还比较弱小。秦国策略失误、王权更替长平之战后,白起率领大军,一鼓作气,围攻邯郸。
2024-06-11 11:46:00
揭秘战国名将廉颇、李牧的传奇与遗憾
...功勋,连续攻下防陵、安阳两座魏国城池。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廉颇率领数十万赵军与秦国相持于长平一线达三年之久,秦军久战而无功。秦国宰相范雎遂施反间计,最终廉颇受到赵王
2024-03-22 08:58:00
跟对老板有多重要?看看战国四大名将就知道
...白起大破魏韩联军24万;伐楚之战,直接攻破楚国国都;长平之战,一举坑杀40万人。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显现着白起“杀神”威名。作为武将之首,白起便引起文臣之首范睢的嫉恨。毕竟长
2024-04-22 17:10:00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不增兵救援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赵孝成王却用赵括取代了廉颇。秦国主帅白起得知这一消息后,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
2023-10-24 17: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