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江苏南京:以创新药“铸剑” 凭硬实力“出海”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6-08 07:42: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一笔五年五亿元资金的科研投入终于开花结果——数日前,由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金陵队列”超万例多癌早筛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

“这几天,很多业内人士通过电话、邮箱联系我们,祝贺研究成果发布,表达科研合作意向,其中不乏国内外院士专家。”6月4日,世和基因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赵忞超对记者说,“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均过亿,创新永远是我们的核心。”

眼下,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重重压力下,南京生物医药企业各显神通,展现出别样的风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医药行业在新药量产带动下,4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5.9%。

创新成果持续“兑现”

产业数据的上扬曲线背后,南京创新药和医疗药械的价值兑现功不可没。

在世和基因的洁净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精准抓取、移送原料,一套套“世和一号”试剂盒高效产出。

作为首个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获批的高通量测序大Panel,“世和一号”把单次肿瘤基因检测数量从个位数提升到425个,填补了国内临床免疫治疗标志物检测的空白,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了更全面的分子检测解决方案。

赵忞超告诉记者,这款承载着企业厚望的产品,从立项到获批历时7年。“自去年年初实现量产,便迅速被全国百余所医院采购。从今年一季度签约情况看,年内有望再与100多家医院达成合作。目前,世和基因还有数个创新医疗器械在积极研发、申报中。”

创新的喜悦,也洋溢在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该公司去年6月获批上市的化学Ⅰ类创新药品种圣瑞沙甲磺酸瑞厄替尼片,在今年1—5月的销售金额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圣和药业董事长王勇曾以“创新研发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从圣和发展历程浅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为题在中国药学大会上作报告。他表示,2002年,圣和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决定研发只做创新药,当时主营收入不到3000万元,科研人员不到10位,且以本科学历为主,“因为圣和人的选择,2009年圣和进入中国5000多家制药工业企业100强。”

近年来,南京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研发补贴到平台支撑,从贯通成果转化到人才引进,全方位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目前,在生物医药领域,南京相关板块共有各类创新平台约200家,涵盖新药创制关键环节;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转化中心等服务机构持续提速,平均为企业节省伦理批件时间近40天。

“南京智造”输出全世界

一个台式电脑大小的设备,患者往设备前一靠,就能清晰“照出”其眼底细胞级结构,为患者提供超早期诊断、干预和随访观察。南京博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星镜自适应光学眼底影像系统”,在全球首次实现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前不久,全球眼科研究的顶级盛会——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2025年会(ARVO2025)召开。博视医疗凭借这一“人无我有”的项目,斩获了50多个来自美、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丹麦、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意向订单,总金额约800万美元。

不只是博视医疗。当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正从“引进”向“输出”的产业格局转变,“南京造”创新药和医疗药械成功“出海”的案例比比皆是。

作为国内肿瘤精准医学领军企业,世和基因在夯实本土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合作,目前业务网络已延伸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南京总部二期和北美临床检测中心相继投入运营,为出海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专门成立了海外事业部,以学术为纽带,与众多医药企业、国际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赵忞超介绍,企业曾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的资深教授展开前沿科研合作,双方联合研究成果丰硕,形成了高度互信的合作基础。基于此,该教授进一步牵线搭桥,促成了世和基因与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多家医疗机构的业务合作。

国际市场的博弈,是科技的角力,也是人才的比拼、生态的较量。

此前,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优化“政策+服务”推出一系列利好举措,进一步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其中,在优化贸易环境方面,南京将持续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对参加境外重点展会的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最高不超过70%的补贴;在优化制度及口岸环境方面,将持续放大“自贸+服开”叠加效应,积极推动产业开放创新,不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与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的试点,优化细胞治疗药品进出境管理的模式,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开放创新。

生态集群稳步崛起

生物医药产业是南京重点打造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2024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营收超2100亿元,增幅5%。创新种子多、孕育土壤肥沃、生态集群稳步崛起,是国内生物医药业界对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评价。

时至年中,扎根南京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产业园区,又在忙什么?

忙创新。5月19日,三迭纪“官宣”好消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该公司3D打印胃滞留产品T22(利奥西呱胃滞留缓释胶囊)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此前,该产品已于2024年1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IND批准。

三迭纪技术VP邓飞黄博士表示,T20G和T22在中美两国相继获批进入临床阶段,标志着3D微结构胃滞留平台的技术成熟度获得进一步验证。

忙转化。去年9月,教育部和我省签署协议,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落户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启动建设半年多来,该中心已接洽全国高校68家,遴选医药成果1123项,入驻项目31个,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和人才“落地生根”。

忙融资。5月27日,生物医药跨境融资对接活动在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举办,通过“政策+金融+产品”的深度融合,搭建“资本与产业对话、金融与创新共舞”的桥梁;5月21日,南京生物医药谷与华夏银行南京分行联合主办“积微成著致远未来”银企对接会,药谷园区三十余家企业参加……

据悉,为对生物医药企业实施“精准滴灌”,南京组建20亿元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在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科技领域,对临床Ⅲ期数据积极或即将进入商业化的研发项目、具备技术转化价值的优质人才、龙头企业并购重组等给予重点支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眼下,南京正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不断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企业创新打造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南京:成功出海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企业负责人分享“赶海”经验
成功出海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企业负责人分享“赶海”经验“一带一路”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安琪通讯员林倩“跑得最快”的企业,正在把目光放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2023-10-18 12:05:00
江苏9城市上榜TOP50!紫金峰会发布“全国重点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榜单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5月批复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的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举行了启动仪式。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也是知识产权创造最活跃
2023-09-10 22:00: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10月10日下午,2023中国·南京生物医药国际合作产业对接交流大会成功举办。来自芬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生物医药机构代表,驻宁医学院高校代表,医疗机构
2023-10-20 04:49:00
...医药制造业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七“首家”“首个”频现,生物医药创新潮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
2025-05-03 07:20:00
...建设高校,综合实力始终处于全国高校最前列。在化工和生物医药领域,学校拥有包括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在内的16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临床医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
2025-08-27 07:36:00
...网讯(记者李都邓露洁夏雪晴通讯员钱钰玲)近日,我市生物医药领域频传好消息:在南京生物医药谷,半个月内有两款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在玄武区,一款一类新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
2025-07-19 10:1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驱车行驶在南京各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创新的气息与创业的活力“扑面而来”。一座座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实验室“拔地而起”,一个个优质项目及企业纷
2025-03-07 07:47:00
高企超千家,“两核三极”格局初步形成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强链拓圈”□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2024年元旦钟声刚过,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就传来好消息。“我们的自适应光学眼底影像
2024-01-10 06:56:00
...能力,是自贸试验区探路重点,也是难点。近几年,紧扣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特点,江苏用好自贸试验区平台,在全国率先探索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之路,创优势产业
2023-12-07 03: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龙头链主“挂帅” 合肥“创投城市计划”升级
大皖新闻讯 9月16日,随着“科聚零碳-科大硅谷全球合伙人走进零碳中心暨‘创投城市计划’新能源投资路演对接会”的举办,合肥“创投城市计划”实现全面升级
2025-09-18 15:31:00
9月8日,一位客户神色匆匆地来到行唐联社只里信用社,称需为父母办理社保卡开通业务,且次日就要报送账号用于打款。临柜工作人员接过相关资料
2025-09-18 11:19:00
【儒商巡礼】德州彩诗禾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波: 深耕纺织,“织”出新篇
鲁网9月18日讯(记者 吴美琳)从贸易领域起步,到自建实体工厂,再到打造差异化绿色纺织品牌,他始终以“进取”“守正”“仁爱”为底色
2025-09-18 11:28:00
本报讯 日前,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市场研究与督导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跨界赋能・智创未来”专题研学活动,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办
2025-09-18 11:40:00
□ 左 鲤日前,上海博物馆以“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为原型设计的蝠桃瓶发光冰箱贴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该文创产品的瓶底开孔与发光设计
2025-09-18 11:40:00
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超高清、多模态等新科技,正以“体验重构者”“需求激活者”“边界拓展者”的角色,为旅游新消费注入强劲动能
2025-09-18 11:45:00
第三届#SpainFoodNation峰会推动西班牙美食参与中国市场
近日,西班牙对外贸易发展和投资局(ICEX)携手西班牙农业渔业和食品部(MAPA)在上海举办了第三届#SpainFoodNation峰会
2025-09-18 11:46:00
山东九羊集团携钢铁大模型亮相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
9月17日,山东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作为“人工智能+钢铁”领域的企业代表,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九羊集团)受邀现场演示钢铁大模型应用实践
2025-09-18 12:27:00
浪潮助力四川教育大数据平台荣获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智慧城市特别奖
9月5日,2025 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优秀奖名单正式揭晓,由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主办,浪潮软件技术支持的“四川省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荣获“2025 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优秀奖”
2025-09-18 12:28:00
“痛金”让年轻人“上头” 黄金消费刮起“二次元风”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牛夏风)从“痛车”“痛包”到“痛衣”,“万物皆可痛”的风又吹到了黄金饰品上。“吉伊卡哇”联名款、《天官赐福》联名款
2025-09-18 13:17:00
海南三亚信兴超级体验店重装开业 多重优惠惠及消费者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郑红梅)9月19日至21日,海南三亚信兴电器超级体验店将迎来重装升级后的盛大开业。此次开业活动以“多重优惠叠加”为核心
2025-09-18 13:18:00
深信服AD以技术之力铸业务之基,稳居IDC市场份额第一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最新报告,深信服AD斩获2025Q2中国负载均衡市场占有率第一。这已是深信服AD连续多个季度领跑市场
2025-09-18 13:51:00
不差钱的腾讯,也开始借钱了?
A时隔四年后,腾讯再次发债,首发点心债。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称,于2025年9月16日,公司已与经办人就根据计划发行本金总额90亿元的票据订立认购协议
2025-09-18 09:01:00
从“客户”到“伙伴”,济宁银行全周期金融服务构建财富管理新生态
鲁网9月18日讯济宁银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渠道,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2025-09-18 10:5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作为2025厦门国际动漫节配套活动,第三届游戏创业者路演系列活动(简称“游路演”)将于10月29日至30日举行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