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汇川区:“哞哞”声成“致富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08 23:18: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九月的芝麻镇大坪村,山间林地仍透着浓绿,62%的森林覆盖率让空气里满是草木的清爽。循着几声浑厚的“哞哞”牛叫,记者来到苦竹组村民王宗华的牛圈前,只见37头黄牛或卧地反刍,或甩尾踱步,最大的一头体型壮硕,村民们笑着估算:“足有1500斤重!”

汇川区:“哞哞”声成“致富曲”

“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57岁的王宗华蹲在牛圈旁,手里攥着刚割的青草,指尖还沾着些许高粱壳。8年前,他响应村党支部号召返乡养牛,从最初几头本地黄牛,慢慢换成了长势快、出肉率高的西门塔尔牛,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汇川区:“哞哞”声成“致富曲”

“这品种好养,肉也紧实。今年牛价稳,肉牛市价13.5元每斤,母牛能卖到16元每斤。去年到现在,卖了10头牛就收入12万多元!”他指着牛圈旁的沼气池和堆肥棚说,“现在不光赚牛钱,牛粪也是宝。我们种高粱、喂牛的草,全靠这牛粪施肥,不用买化肥,庄稼长得又壮又好,病虫害还少,这循环账算得过来!”

在苦竹组,这样的养牛场景并非个例。全组38户194人,守着225亩耕地、340余亩林地,曾一度面临“好资源难变现”的困境。

“2022年我再次回到大坪村,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村支两委调研,最终确定以肉牛产业为突破口。”大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光领回忆,当时结合组里的养殖基础,推出了“3+2”核心模式——鼓励每户养殖3头能繁母牛,通过科学养殖实现年均产2头小牛,带动户均增收2万元。

为让产业落地,村两委还配套探索“三带”模式:一人带一户、一业带一组、一组带一村。“我们没让大家建新圈舍,而是利用原有设施改造,以户为单位建养殖小区,降低门槛的同时,也让肉牛产业快速成了支柱。”黄光领说,如今全组几乎家家户户养牛,少则七八头,多则几十头。

“养牛最怕生病,多亏了李朝勇!”提到50岁的李朝勇,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曾做过6年兽医的他,2003年就跟着村里的号召养牛,从三四头到十几头,如今更是村里“三位一体”技术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该体系通过“党员干部+农村技术能人+农户(脱贫户)”的联动模式,着力解决农户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养殖技术缺乏、防疫技术缺失,环保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汇川区:“哞哞”声成“致富曲”

“现在是党员干部包组、我们技术能人包户,谁家牛有毛病,一个电话我就到。”李朝勇正给自家母牛检查身体,手里的防疫针剂准备得齐全,“以前有人怕养不好,现在大家都懂技术、会防疫,一头牛能卖18000元,积极性高得很!”

顺着李朝勇指的方向,沿山间小路往上走,只见几位村民提着水桶往地里送腐熟好的牛粪。这便是苦竹组“牛粪上山下田”的实景。

眼下正是高粱收获季,田间的高粱穗子饱满沉坠,风吹过便泛起波浪。“我们现在形成了‘牛-沼-粱’循环链,牛粪进沼气池产沼气,沼渣沼液肥田,种出的高粱既能卖钱,秸秆粉碎了还能当牛饲料。”黄光领蹲在田埂上,拨开高粱叶捧起饱满的穗子,“这模式实现了‘一净二少三增’:环境干净了,化肥投入和病虫害少了,高粱增产、村民增收、产业增效,一举三得!”

汇川区:“哞哞”声成“致富曲”

产业渐成规模,销售问题也提上了日程。“目前我们正对接品牌运营公司和肉牛收购企业,还打算帮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社。”黄光领透露,合作社计划让成员共同出资设立援助经费,帮资金困难的农户渡难关,未来将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销售后顾之忧。

斜阳西下,苦竹组的牛圈旁炊烟袅袅,田间高粱随风摇曳,村民们的笑声伴着牛叫在山间回荡。从“3+2”模式到“三带”机制,从循环种养到产销布局,这个小山村正凭着一头头黄牛,走出一条稳稳的增收路,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黄玘佳 陈立果)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 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汇川区芝麻镇“红粱杯”篮球赛开启热血对决
多彩贵州网讯8月11日,遵义市汇川区芝麻镇第四届“醉美·红粱杯”暨干部职工篮球友谊赛在芝麻中学篮球场火热开赛,来自各村(社区)和机关单位的8支代表队齐聚赛场,用跳跃、奔跑与呐喊点
2025-08-13 18:03:00
汇川:现代农业发展的“蝶变”之路
多彩贵州网讯 2024年以来,汇川区精准锚定“粮烟油畜夯基础、果蔬药菌兴特色、山水林田促高效、产业兴旺富乡村”的产业发展路径,全力冲刺“6+1”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在农业现代化征程
2025-02-10 18:18:00
“生态包袱”变“绿色动能”
...要的是这种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也拓宽了农户增收的渠道。汇川区山盆镇太坪村村民敖艺说:“我种植高粱4年了,今年是第一次尝试将高粱秸秆打捆售卖,比往年多了2000多元的收入,心里很高
2023-11-02 09:54:00
秋风起,高粱红!仁怀:36万亩酒用高粱陆续进入采收期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秋风起,高粱红。连日来,贵州省仁怀市的36万亩酒用高粱陆续进入采收期,机械化收割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主角,为高粱归仓按下了“快进键”。收割机正在收割高粱。
2024-08-10 09:31:00
柚香飘满山!汇川山盆千亩蜜柚挂满枝 采摘正当时
...多彩贵州网讯金黄柚子压枝头,清甜果香随风飘。眼下,汇川区山盆镇的蜜柚进入成熟采收期。落炉村、新华村果园里,金黄饱满的柚子挂满枝头,清甜果香随风弥漫。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穿梭
2025-10-21 22:28:00
汇川:“收老点”!高粱地里开课 解锁优收“关键词”
多彩贵州网讯风过汇川田野,高粱穗沙沙作响。青红相间的穗粒饱满欲坠,阳光洒下如碎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粮食香,近日,在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上坪村优质高粱种植示范基地里,三十余人围站田
2025-08-05 18:49:00
仁怀:“高粱+”轮作耕种 “冬闲田”变“增收田”
...熟土绘幸福。为补产“种植空窗期”,仁怀市积极探索“高粱+”轮作模式,全力推进高粱收割后的20万亩闲地扩种规模,使“冬闲田”变成“增收田”。喜头镇中心村“高粱+娃娃菜”种植基地
2024-11-26 17:16: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汇川区酒用高粱进入收购高峰期今年预计收购总量达12000吨本报讯 金秋时节,汇川区茅台酒用高粱进入收购高峰期,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该区各镇(街
2023-10-12 09:55:00
遵义汇川区酒用高粱收购量预增35%
...讯(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10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遵义汇川区人民政府获悉,目前,遵义市汇川区土地有机认证面积达20万亩、绿色认证面积5万亩,培育职业农民900名,建有4个
2023-10-11 12:1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3日,西安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主持并讲话。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2025-11-03 17:47:00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机出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据统计,今年1-10月,西安机场累计已保障首乘旅客近4000人
2025-11-03 17:47:00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
11月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开幕式在创新港举行
2025-11-03 17:47:00
历史性突破!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中国青年科创“揭榜挂帅”竞赛获12项大奖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终审决赛在长沙、重庆
2025-11-03 17:47:00
河北新闻网讯 2025年承德市“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轮滑培训活动由承德市体育局、中共承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2025-11-03 17:59:00
高标准展现城市窗口形象,静安区全力护航第八届进博会
日前,记者从静安城发集团获悉,为迎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办,集团各板块近日围绕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及物业服务等重点领域
2025-11-03 18:0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教师王静岩
2025-11-03 18:05:00
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成功举办
11月2日,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800余名定向运动爱好者齐聚百里杜鹃
2025-11-03 18:11:00
汇川区:秋种油菜忙 春来花海“金”
多彩贵州网讯眼下,正值秋种关键时期,汇川区团泽镇的田间地头,锄起锄落、苗栽土覆,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移栽油菜,一幅忙碌的秋种画卷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2025-11-03 18:11:00
仁怀:30万亩冬闲田不闲 “高粱+”轮作土地生金
多彩贵州网讯秋冬时节,仁怀市高粱收割后的田野褪去“闲意”,处处是忙碌景象。作为酒用高粱主产区,当地创新推行“高粱+”轮作模式
2025-11-03 18:11:00
吉网调查|热浪奔涌 长春商业“新场景”点燃消费新引擎
前一刻还在雨林穿梭,下一刻便到了滑雪场,像这样“打破季节与场景界限”的体验,12月25日,即将在长春万达茂新奇呈现。 11月3日
2025-11-03 18:13:00
在系统治理中重塑城市韧性——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综述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和高楼林立,更体现在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当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全球性挑战
2025-11-03 18:14:00
《半月谈》近期报道的基层“跑步机现象”,以“远看满头大汗,近看原地踏步”的生动比喻,戳中了部分干部“忙而不实、虚功自嗨”的痛点
2025-11-03 18:15:00
龙岩:守护文化根脉 闽藏两地非遗同台绽放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温良卿)11月1日,由福建省对口支援边坝县工作队、福建省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2025-11-03 18:21:00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赵娜)金秋十月,龙岩“一县一品”本土品牌体育赛事好戏连台。激情在赛场涌动
2025-11-03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