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纪习尚
2022年冬的一个清晨,我把孩子送进校园,看看离上班的时间还早,决定到附近的仓巷走走。6点钟的秦淮河岸,行人稀少,我迎着太阳慢慢地向东走,想起了十几年前仓巷买书的情景。
仓巷是南京的一条小巷,不宽也不长,但因靠近古旧市场朝天宫,逐渐聚集起很多旧书店,成了远近闻名的淘书胜地。三十年前,是仓巷风光的时候,不仅南京本地的爱书人经常流连于此,外地也有人打听着找到这里。进入新世纪,仓巷所在的地块搞旧城改造,小巷两旁的旧书店面临着搬迁,店家一天比一天少了。
我就是在这时结识仓巷的。2006年我从学校毕业,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有一段空闲的时间。为了打发这段闲暇,我经常坐公交车来到这里,一家书店一家书店地逛,我的目标是连环画。
这时的仓巷,几十家书店还是有的。连环画也是店家重点经营的品种,每一家的门口都摆着几盒子小人书等候挑选。价格也亲民,普通的1元钱一本,品相好、画得也好的,不过3元。我一盒子一盒子地翻下来,买了不少,拿回家后就放在几个鞋盒子里,收藏起来了。
早晨的阳光照在我脸上,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仓巷就在眼前了。经过旧城改造,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以前熟悉的那些小店,都已变成了现代化的住宅。只在南边一角,还有两三间平房,挂着文玩收藏的招牌,兼营旧书的生意。我看到有一间的门开着,老板娘正从锅里舀起稀饭,在狭长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地凉着吃。
我走进去,翻看门口的那堆旧书。老板从外边回来,热情地对着当天的第一个顾客说:“看吧,尽管看,我给你搬开来看。你买不买不要紧,如果能给我开个张,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些旧书,大多是因为原来的主人乔迁,不想再搬动这些陈年旧物,就几毛钱一斤卖给废品收购站,又摇身一变走进旧书店,默默等待着不知道哪一天会出现的下一个主人。
我花15块钱买了10本书。这些书,都是32开本的,不厚。有上世纪80年代的《金陵百花》《南京民间传说》《白下文史》。书薄字小内容多,小说、故事、歌曲词谱、诗歌,还有相声台本都能压缩进这些小书里。1992年我读初一时,曾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演过相声,台本就是班主任从当时的杂志上找的。
还有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电影》,那时正是从铅印过渡到激光照排的时期。杂志的扉页上写着:“为了使《时代电影》更加鲜艳夺目,本刊全部改为封面塑胶压膜,以更加靓丽的面貌呈现于您的面前”。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类杂志的印刷还比较粗陋,但足量的照片还是能吸引当时的少男少女。封面上的女郎们,如今已是50+了,但那时还是青春年少啊。
那些隐藏起来的记忆,伴随着来自仓巷的这些书页,突然就复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0 05: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