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丁乐坤
随着春耕生产深入扎实开展,各地对农资的需求量比较大。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这个时期制假售假,进行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活动,而且渠道隐蔽、花样繁多。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粮食的“粮食”。做好农资打假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但目前我国粮食总体上仍然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始终绷紧。
粮食产量不能滑坡,保障农资安全供应尤为重要。一旦农资质量“掉链子”,粮食生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食用农产品关乎一日三餐,关乎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种子、农药、肥料等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农资,任何质量上的不合格,都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必须以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进行监管。
迅速开展全覆盖的排查整治工作。应紧盯城乡接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等关键区域,紧盯以往发现问题多、群众投诉举报多的生产经营企业,重点检查其生产经营资质,查看其是否建立进货查验相关制度,以及产品购销记录是否完整等情况。
同时,加大农资宣传培训力度。各地应及时推送假劣农资危害及相关违法典型案例,提醒农民群众从正规渠道购买农资并索要发票,避免上当受骗。
还须保持高压态势,依法办案。聚焦重点品种,扎实开展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行为。利用群众反映、媒体监督、大数据分析等渠道,一旦发现违法线索,从严从快处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摘编自《农民日报》,原题为《农资打假松不得,粮食安全等不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7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